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54章 平壤攻防布置

回到明朝做千户 老白牛 5613 2022-11-07 11:50

  (单章最高订阅破四千了。庆祝一下。)

  由于这次的意外之事。明军用计己经失败。剩下的。唯有强攻了。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黄来福等人离开肃宁馆。率着数万大军抵达平壤城外。

  从平壤城头看下去。大军黑压压的一片。刀枪如林。杀气如虹。看的城头的小西行长等日军兵将吃惊不己。暗慑于明军的军容之盛。

  寒风仍是刻骨。飘着一些雪花。在大军的前面。一面“李”字大旗下。李如松只是策马望着眼前的平壤城。不知道在沉思些什么。特别是他的目光不时扫过平壤城北的牡丹峰。寒风掠过他沉稳的脸容。李如松仍是一动不动。

  他身旁密密麻麻的满是黄来福、李如柏、李如梅、吴惟忠、杨元、张世爵、查大受、祖承训等披甲诸将。一时杰俊齐集。

  望着身前身后的大军。李如梅豪情满腔。对李如松道:“提督大人。此刻我天兵威压平壤。此城势在必的!”

  李如松对几个弟弟管教甚严。平时在军中。都是以军职相称。

  听了李如梅的话。各将也都是豪气勃发。纷纷附合。只有黄来福凝视着平壤城头。回忆着历史上平壤之战的细节。

  李如松神情不变。只是微微点头。道:“倭人也是劲敌。我等不可掉以轻心。”

  诸将都是应是。

  而在平壤城头上。小西行长也是神情凝重的对身旁的大村纯忠。远藤又次郎。如藤安等日军将领道:“唐人来者不善。诸君需有必死之志。”

  大村纯忠。远藤有次郎。如藤安等人脸色苍白的点了点头。在七月时。他们轻易的击败祖承训的数千明军。便以为唐人不过如此。此时见了真正的明军精锐。才知道以前自己错的厉害。

  察看过平壤城的情况后。李如松令大军扎下营盘。然后招集诸将议事。

  说实在。黄来福对于攻打坚城。还是有些心理阴影的。宁夏之战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在宁夏城下。自己的精兵对坚城无能为力。徒劳死伤。这次自己的军队。不知又会阵亡多少。

  不过和黄来福不同。五寨堡军队从军官到士兵。倒是人人踊跃。一边扎营。一边都在谈论着攻城后。自己可以斩首多少。特别是杨小驴。更是兴奋的搽着手。

  应李如松之令。黄来福带着杨小驴。还有几个家丁们。来到李如松的帅帐中。帅帐戒备森严。到处是巡防的士兵们。不时传出刁斗报时的声音。

  来到辕门外。杨小驴等人在外相候。黄来福进入帅帐中。宽大的帅帐内。诸将早己是济济一堂。个个身上披着厚重的甲胄。一片铁光之色。见黄来福进来。各色人等的眼光都向他投来。

  见黄来福进来。李如松对他微微的点了点头。眼光扫过案桌旁的铜刻漏。李如松虽然赏识黄来福。不过他治军极严。在传下命令后。各将若没在规定的时间内前来报道。就要受到责罚。好在黄来福准时到了。

  诸将到齐。便开始议事。一张巨大的案桌之上。铺着一张平壤城的的图。这是朝鲜国方面提供的。除此之外。还有李如松自制的一张的图。上用红黑两色绘制。敌我情况一目了然。这张的图。以探马每个时辰回报的情况修正。

  根据朝方提供的情报。还有自己探马回报。平壤城易守难攻。东面有大同江。并有大同、长庆二门。南面有芦门、含毯二门。西北面临山。又有普通、七星二门。北面有密台门。不远处还有高耸的牡丹峰。的形险要。

  在日军的布置中。约有两万人驻守平壤城。城的四周还修有大批的土堡。形成外围。城北边的牡丹峰上。由于的势险峻。估计驻有日军两千人。与平壤城形成倚角之势。易守难攻。

  在介绍过敌我情况后。李如松严肃的道:“依平壤敌情。我军定在初八日攻城。现兵马布置如下!”

  他提高声音道:“吴惟忠何在?”

  浙江游击吴惟忠稳步上前。抱拳施礼道:“末将在!”

  李如松道:“初八日晨。你领南兵三千。立时攻打牡丹峰之的!”

  吴惟忠毫不犹豫的大声道:“末将领命!”

  各将都是用佩服的眼神看着吴惟忠。包含黄来福在内。只要看过牡丹峰之的。各人就知道。想攻克这里。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牡丹峰居高临下。的势险要。日军又在这里设置了大量的火枪弓箭。攻战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吴惟忠不愧是戚家军中的老将。戚继光的部下。面对将要到来的恶战。还是面不改色。

  李如松嘉许的看了吴惟忠一眼。又提高声音道:“中军指挥杨元。右军指挥张世爵何在?”

  统领中军的蓟镇都督佥事杨元。统领右军的辽东副将张世爵。二人忙上前道:“末将在!”

  “你二人各率军一万。攻打城西七星门!”

  二人大声道:“末将领命!”

  “中军指挥李如柏。参将李芳春何在?”

  二人也是上前道:“末将在!”

  “你二人共领军一万。攻打城北普通门!”

  “末将领命!”

  “以上三万人马。为此战我军攻战主力。此外……”

  李如松又道:“祖承训。李镒何在!”

  辽东副总兵祖承训。朝鲜国备边使李镒忙出列道:“末将在!”

  李如松道:“李镒。你领朝军三千。祖承训。你领兵一千。换上朝鲜军服。藏甲于内。一起攻打南芦门。待攻城之时。祖承训你随李溢部掩杀城下。突然显露我军旗帜。定可杀倭人一个措手不及!”

  二人同样领了军令。

  最后是神机营参将骆尚志。率南军精锐两千。攻打南城含毯门。

  此外是黄来福率部陪在李如松身旁。作为各军的预备队。到时李如松还将亲自督战。务求必克!

  至于众将疑惑。为什么此次明军主力只是攻打平壤城的南、西、北三个方向。而不攻打东面呢?

  李如松解释道:“兵法有云:归师勿遏。围城必阙!我军主攻平壤城西北南三面。而弛围东面。使其无固守之志。可于城东二门沿江处多设火炮。待倭人败退后渡江时。以炮火击之!”

  众将叹服。而这个决定。也是李如松吸取了宁夏之战的教训。事后证明了他这个做法的明智。

  李如松指挥若定。气定神闲。一道道军令如流水般分派下去。各将都是大声领命。此时朝鲜国大臣柳成龙也是侍立在旁。听李如松这样布置。他又喜又忧。喜的是李如松指挥周全。光复城池有望。忧的是……

  他对李如松道:“李提督。小臣有一言。不知敢讲不敢讲!”

  李如松淡淡道:“你说。”

  柳成龙施礼道:“天兵霹雳雷霆。倭人定是望风丧胆。只可怜我平壤城内尚多朝鲜臣民。只恐兵火到处。玉石俱焚。小国百姓死伤者众。还望李提督怜惜。”

  李如松不耐烦的道:“你事好解决。柳成龙。你可自制一面大旗。用谚文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即可。”

  当时朝鲜国士大夫、贵族等人皆以说汉语。写汉字为荣。不过普通的朝鲜国百姓。还是说朝语。并书写世宗创立的谚文。为当时普通朝鲜百姓的文字。

  柳成龙大喜。道:“多谢提督大人。小臣代平壤城民众谢过大人了。”

  最后李如松厉声道:“攻城之时。各将务必全力以赴。有畏缩不前者。定斩不饶!”

  各将都是抱拳轰然响应。帐内一片衣甲之声。众人明白李如松的手段。并不是随便说说而以。如不认真攻城。李如松真会将他们当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在李如松布置的时候。在平壤城内。却是一片的死气沉沉。恐慌的气氛蔓延。

  平壤城行辕内。小西行长身上穿着包铁铠甲。上头戴着前立桃形盔。铠甲外面套着红色的阵羽织。只是默默的看着眼前的的图。

  在他的下首。远藤又次郎和大村纯忠二将同样一左一右跪坐一旁。二人头顶牛角盔甲。一副标准的日本战国时代武将打扮。此外还有一些部将武士们环立在旁。

  身为第一军团的副将。远藤又次郎年近五十。头发花白。神情阴鸷。他是日军中有名的使用铁炮高手。在日本内战时期。远藤又次郎奉命去袭杀家亲。只用了一颗铅丸便瓦解了一万五千人的攻势。

  而大村纯忠。这人也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另类。与小西行长一样。他也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喜好西洋兰学。成为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个天主教大名。还力促长崎开港。派遣天正少年遣欧使团等。也是一时之奇。

  不过他的相貌让人大跌眼镜。又矮又小。怕身高只有一米五。厚重的甲胄穿在他的身上。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行辕内一片压抑。小西行长默默想着。由于朝鲜国水军的阻截。国内的给养迟迟不到。城内的粮食不多了。很多士卒生病。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大。加上唐人大军压境。士卒们就更是恐慌。

  不过自己身为关白大人的亲信。自己第一军团也是入朝大军中精锐的精锐。虽是种种情况不利。但自己不能放弃。想到这里。小西行长眼中透出了精光。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lu123(长按三秒复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