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实在想不通,父亲李长浩为什么在汴京有那么大连蔡重视他。
“你父亲喜欢金石,钻研古经文,极力推行礼制,尤其在学上有相当的造诣。”李清照说道,“凡修一般精通天文,擅长占卜,而你父亲就是其中的翘楚。你父亲轻易不做预测,但一旦预测,必定惊人准确,故此非常有名气。”
给人算命就能搏得声名?不会吧?我老爹就是个江湖骗子啊?李虎的尴尬表情让李清照笑了起来,“你父亲是个奇才,也是个全才,这天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过他生性淡泊,喜欢周游名山大川,结交天下俊杰,虽然名满天下,但从不经营仕途,很多时候就是为你祖父出出点子而已。”
李清照的思绪回到天真浪漫的少女季节,那个时候李长浩经常带着她徉于绿水青山之间,流连忘返……有时候她非常恨他,恨他离开她,恨他任由这个世界黑白颠倒,恨他不顾亲人朋友的生死就此一走了之。
在她的心里,李长浩就是一个迷,一团无法看透的迷雾。他有着非凡的本事,却任由奸佞横行、荼毒百姓;他可以预测未来,却铁石心肠,从不设法挽救;但所有人都以为他死去的时候,他却在辽东呼风唤雨;但北方汉人聚集在一杆大旗下的时候,他却失踪了,把所有的重任交给了他的儿子。
李长浩,你到底干什么?你想让这个世界就此毁灭吗?
李虎开始描述大宋毁灭的可怕场景。
三个女人情专注,而李虎则滔滔不绝。
三个人越听越害怕。李虎挥舞着双手,虽然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豪迈气势,但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倾覆在即,现在能力挽狂澜的,只有他一个。
李有这个资格说这样地话。
李清照在汴京和一帮朋友们议论时地时候认为李虎有实力拯救大宋;茂德公主同意远嫁塞外地时候。她地皇帝三哥就郑重告诉她。如果不和金国议和。灭亡大宋地必定是李虎;而柔福公主要下嫁李虎地时候。她地皇帝哥哥只有一句话。你嫁给他。哥哥就能保住江山。
“我愿意为大宋而战。但大却拖住了我地后腿。让我寸步难行。”李虎话锋一转。把皇帝和汴京骂得狗血喷头。
不给我钱粮给我武器。不相信我地忠诚。然后还要我镇戍陕西。要我死守大同。要我到河北参战。我拿什么打仗?我地军队没有钱粮没有武器。到了战场就是送死。虎烈军全军覆没。我拿什么拯救大宋?
“我回汴京帮你向皇帝哥哥要钱。要粮。”小公主义愤填膺。涨红着小脸气呼呼地叫道。她现在知道自己误解了李虎。李虎承受着巨大地压力。没日没夜地为大宋操劳。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但皇帝哥哥和汴京那帮无耻地大臣却担心养虎为患。在不给虎烈军钱粮武器地情况下还逼着虎烈军在数个战场作战。这不等于是送死嘛。皇帝哥哥在骗我要回去找他算帐。
“你即使回去。也要不到钱粮。”李虎苦笑道“朝廷地财政危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到如今更是处于崩溃状态。”
“我大宋会没有钱粮?”小公主根本不相信,“你以为我当真一点不懂啊?我大宋赋税九成出自黄河以南,其中江淮、两浙、荆湖更是占据其中的六成以上。大运河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把东南的钱粮调运到北方。现在打仗都是在北方打,那里的赋税本来就少本影响不到我大宋的赋税收入。”
“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李虎笑道,“大宋的财政主要用于军队、官员、官府和皇室的开支军队、官员数量庞大,太上皇这些年又大兴土木政早就入不敷出了。随着北伐的开始,军资支出更是惊人。几年的仗打下来国库已经严重亏空,虽然朝廷横征暴敛,但根本解决不了缺钱的问题。”
“江南、河北、山东为什么爆叛乱?很简单,百姓活不下去了,而活不下去的原因就是被官府的苛捐杂税逼的,不得造反。造反的人多了,仗打得更多,地方也遭到严重破坏,朝廷需要更多的钱来平叛和稳定地方,于是进一步横征暴敛,如此恶性循环,结果一塌糊涂,再也没有挽救之策。”
这番话简单明了,三个女人都听懂了,心情异常沉重,尤其两个公主,更是愁云密布,这可关系到自家的江山社稷,怎能不着急。
“皇帝哥哥没有钱粮,你也没有钱粮,
办?我们是不是打不过蕃虏了?是不是要亡国了?”眼泪水都涌出来了。
“有办法。”李虎说道,“国库没有钱粮,军队没有钱粮,但地方州县有钱粮,地方上的贪官污吏有钱粮,地方上的富豪地主有钱粮。我们从百姓那里抢不到钱粮了,但可以从地方州县和地方官僚富豪那里去抢,而且一抢一个准。”
“抢?”三个女人惊呆了。这个人从举旗造反就开始抢,开始烧杀掳掠,开始血腥屠城,从辽东抢到辽西,从辽西抢到幽燕,从幽燕又抢到代北,现在终于要从代北抢到西北,抢到中原,甚至抢到东南了。
“你要烧杀掳掠?”小公主瞪着李虎,声调骤然提高,几乎是尖声叫喊了,“这个时候了,你还要烧杀掳掠?你成心要亡我大宋啊?”
“你不要激动,先听我说完。”李虎神态自若,笑嘻嘻地说道,“你听我说完,就知道该不该抢了。”
宋富甲天下,自宋辽澶渊之盟签订之后,边境安宁,赢来了高速展的机会,但很快,它的财政危机出现了,而造成财政危机的原因就是大宋的国策。
宋官制的最大特点就为了中央集权而想方设法削弱和分割地方权力,地方上的军政财监各成一系导致权力过度分散,这迫使地方上对中央过度依赖,失去了因为地域差异而必须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继而导致体制严重僵化,行政费用极高而效率极低,贪污更是愈演愈烈。
这种情况了大宋中、后期越来越严重,三冗弊端尤其突出,财政陷入危机,而财政危机则是大宋变法的缘由和动力,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随即应运而生,但变法必然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于是大宋在变法和不变法、推行新政和废除新政之间反复折腾,并演化出新党和旧党之争,演化出以党争为表象的权力争斗。
朝廷政策上的摇摆和反复,新旧两党在权力上的血腥斗争导致中央权威降低,导致中央权力弱化,而相对应的则是地方得到了更多的权力,而地方上之所以得到更多权力,则是因为中央朝令夕改,两党针锋相对轮流执政导致地方官僚如走马灯一般更换,导致两党士人的利益严重受损,于是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开始明目张胆、变本加厉地掠夺国家财富。
财是国之命脉,利益集团要掠夺国家财富,先就要削弱中央财权,加强地方财权。把中央的钱变为地方的钱,再把地方的钱变为自己的钱,这是合法掠夺国家财富的最好办法。
中央集权财政体系的原则是“天下一”,即各地财赋要通融均济。大宋初期地方财政相对宽裕,中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天下财赋通融均济。
财政危机出现后,变法先想到的就是加强中央财权,经济上进行国家垄断,开源节流,增加中央财赋,而反对变法则坚持固有政策,增强地方财权,经济上更加放任自由以增加财赋。这两种理论归结到具体政策上,就是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财权。
新旧两党激烈交锋的结果是,大约从大宋中期开始,中央对于地方财政的管理原则明显生了变化,每一转运使路开始基本依赖本地财政收入,实行独立核算的理财政策。
在各转运使内部,推行“以一州一县之力,供一州一县之费”。在这种各路、各州郡独立核算的理财格局下,各地财政收入与开支~轻~重局面随之出现。相应地,州郡为了应对各自独特的财政局面,在财政的收与支方面也会因事创制,自行其事,从而使得本属天下一体的财政体制呈现一人千面之相。这种财政政策直接导致各个地方为了本地利益,创谋财路,形成贪赃枉法的根源。
各方在财政管理方面的因事创制,自行其事,集中体现在国家财务制度地方化,也就是中央和地方妥协,中央调整国家财政制度,使之适应于地方需要。
李虎这几年在研读大宋国策上花费了不少功夫,加上最近几个月和童贯有过多次的深入讨论,理解更深,因此说起大宋的政经制度上的利弊也是头头是道。
三个女人对财政危机、赋税制度都很陌生,这时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但心里对李虎的评价却高了一大截,这个人能成为王,的确名副其实。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