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两百七十六章:科举制度重出江湖

洪武年间小神医 数沙人 6705 2022-11-07 12:09

  “谁能想到他们的胆子竟然这么大,可能是我平日里疏忽管教,不然他们也不会犯下如此过错!”徐达有些悔恨,毕竟这事情出自自己家里。

  “嗐,怎么说呢,反正我觉得吧,这件事情也不全都是坏事。最起码,陛下也趁着这件事情,将这些人全都解决了,陛下也没有太过为难。”陈松说着一些安慰的话。

  这种事情毕竟是徐达的家事,陈松也只能说一些这样的话。

  “不说这事了,这次是他们咎由自取,反正该做的我都做了,至于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也管不着了。”徐达摆摆手,一脸无奈。

  “对了,给我看看病,我额头有些烫,看看如何了。”徐达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陈松站了起来,将手放在徐达的额头,试了试温度。

  不算太高,但也要比普通人高出一些,发烧是没跑了。

  昨天晚上淋了一个晚上的雨,就算是铁打的人,也要遭殃。

  “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比如,鼻塞?嗓子痛?”陈松问道。

  徐达摇摇头,“倒是没有这些症状,就只是头疼,有些发烫。”

  “不算严重,我先去取药,国公爷在此稍待片刻。”陈松说着朝着里面走去。

  没多久,陈松拿着一个小瓷瓶走了出来。

  这里面装的退烧神药,人称“克感敏”的酚氨加敏颗粒。

  将手中小瓷瓶放在桌子上,陈松指着小瓷瓶说道:“这里面的药是退烧的,回去之后,拿一个汤匙,倒两汤匙,用温水化开之后喝下。

  先喝上一天,若是无用,再来我这里。估计,一天应该差不多了。如果还有别的症状,就需要开别的药了。”

  徐达将这小瓷瓶拿在手中,一脸神奇。

  “这药果真有这么好?”徐达端详着手中的小瓷瓶。

  这个时代的中药,药效哪里有这种西药见效快?

  尽管徐达早就知道陈松不凡,可每次来看病时,总会惊讶。

  “就是如此神奇,先喝着看疗效吧,不用太过着急。”陈松说道。

  “多少钱?”徐达将药揣进怀中,问道。

  “这还收什么钱?送你了!”陈松大手一挥,一副慷慨的样子。

  这药也不是什么稀缺东西,白送倒也无妨。

  “既然如此,那就收下了。先不说了,家中恐怕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我就先回去了!”徐达说着,就往外面走去。

  将徐达送出去之后,陈松回到了书房。

  在书房中收拾了一下,陈松带着几本习题册,带着几个随从,往学堂而去。

  ……

  陈松这里倒也没什么事,虽说应天府中的那些勋贵数量多,可上面有朱元璋压着,倒也没有多少坏事的。

  陈松没什么头大的事情,可朱元璋这里的事情却让他头大不已。

  礼部尚书任昂上书了,奏请朱元璋重开科举。

  自从洪武六年断绝科举之后,距今已有九年时间。

  这九年间,科举几近崩溃。尽管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不断的上书,可依旧没有什么作用。

  正所谓物极必反,朱元璋在洪武六年禁止科举,实在是无奈之举。

  天下草创,朱元璋接手被糟蹋了几十年的江山,面临一个非常窘迫的问题,手中无官可用。

  手中虽然有百万雄兵,可能治理地方的官员没有多少。

  万般无奈之下,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下放科举之权到地方,令全国各省连试三年,也就是连着举行三年的科举。

  而且,一旦中得举人,都可以免掉会试,直接做官。

  《明史》记载:时天下初定,令各行省连试三年,且以官多缺员,举人俱免会试,赴京听选。

  读书人的那些操守嘛,也就那样。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可好心办坏事。

  科举之权下放地方,正是弄虚作假的好时机。

  一时间,产生了大量的“举人”,而这些“举人”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走马上任。

  可代价就是,出现了很多不会写字的“举人”治理地方。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于洪武六年禁止科举,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朱元璋看着手中任昂的奏折,回想起了当初的场景。

  那种恐怖的场景挥之不绝,朱元璋犹豫不决。

  “标儿啊,你过来看看这份奏折!”朱元璋看向正在旁边处理奏折的朱标。

  朱标放下手中的活儿,来到了朱元璋的旁边。

  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交给了朱标,接过之后,朱标认真的看了起来。

  “标儿啊,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说的?科举已经有九年没有举行,奏折上说的这些话也都有道理,可是,当年的那种场景实在是让俺放心不下!”朱元璋一脸惆怅。

  尽管陈松弄出来的新学朱元璋也认同,可目前新学实在是太幼小了,幼小到都可以忽略不计。

  最起码,在目前来看,治理地方还是要这些读书人。

  朱标看完之后,将手中的奏折放下。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父亲,其实孩儿觉得奏折上面说的也非常有道理。自从科举制度诞生以来,除过战乱之时,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断了这么长的时间!

  尽管国子监可以代替一部分科举的职能,可是国子监数量毕竟有限,没有办法将整个大明所有的学子都集中起来。

  而科举制度正是从各地选拔人才,就算可能没有那么完美,但也不可或缺。不能因为洪武六年之前的那些事情,而因噎废食!

  再说了,朝廷行事应该恩威并重!之前官绅一体纳粮之事闹得沸沸扬扬,朝中恐有不小的怨言。

  如果这次能够将科举制度再次推行出来,那么朝中的怨言将会少很多。

  朝廷有威,就要有恩。这是父亲经常教导孩儿的!”

  朱元璋捋着下巴上的胡子,听得很认真。

  朱标说的这些话也非常有道理。

  朱元璋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站起身来,在御书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思考着这个问题。

  “这样吧,那就准备开科举吧!让人将任昂找过来!”朱元璋终于下定了决心。

  朱标点点头,一脸的笑容。

  朱标毕竟接受了大半辈子的儒学教导,屁股或多或少都向儒家理学那边歪了点。

  朱标飞快的走出了御书房,去安排朱元璋说的这件事。

  没过多久,礼部尚书任昂来到了御书房中。

  以往的时候,任昂来御书房时,总会忐忑不安,可今天却不一样,今天任昂脚步轻快,心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兴奋。

  他站在御书房中,冲着坐在上面的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静静的等待着朱元璋的问话。

  看着站在御书房当中的任昂,朱元璋开口说道:“科举制度乃是国家之根基,你说的这话非常有道理。

  从洪武六年断绝科举,时至今日过去九年。可爱卿知道,为什么要断绝科举?”

  断绝科举的原因,任昂非常清楚。

  他拱了拱手,说了起来:“当时天下草创,管理地方的官员奇缺,为了能够让天下在最短的时间当中稳定下来,所以陛下下放了科举之权,交由地方处理!

  可是这天下没有真真正正大公无私的人,那些贪官奸臣们辜负了陛下的厚望,以至于挑选了一些酒囊饭袋!

  可时至今日,局势早已不同,如今朝廷对于官员也并没有那么稀缺。所以朝廷也有大量的时间慢慢挑选于真正的人才……”

  不愧是清流总部,礼部尚书任昂一张嘴是真的能说。

  就在那叨叨叨,叨叨了一个时辰。

  “这样吧,既然如此,那就按照爱卿说的来办,重开科举吧!”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这话虽然说的很平淡,但听在任昂的耳朵当中,这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开心的事了。

  他当下就跪在地上,冲着朱元璋不停的磕头。

  “陛下圣明,天下学子知道此事,定然会感激陛下!”任昂跪在地上,不停的说着一些感激的话。

  朱元璋一脸的不在意,“行了,你先起来吧,你先回去吧,待会儿大诏会送到礼部,到时候就由你礼部,将此事明发天下!”

  “臣,谢主隆恩!”

  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告了一声谢,任昂退出了御书房。

  在回礼部衙门的路上,任昂一路上几乎都是蹦蹦跳跳的。

  不管看到谁都是满脸笑容,哪怕是半路里看到准备进宫禀报事情的毛骧,也是一脸的笑容,冲着毛骧不停的傻笑。

  任昂这笑容看的毛骧疑惑万分。

  等任昂走后,毛骧回过头看着任昂消失的方向,一脸疑惑的嘟囔着:“他是不是傻了?朝中官员谁看到我会笑?不哭就算是好的了,竟然还能笑出来,真是活见鬼!”

  毛骧摇摇头,随后一脸无语的往皇宫走去。

  任昂来到礼部衙门的大门前,他并没有着急着走进去。

  他站在大门口,双手背在身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

  然后哈哈大笑几声,十分庄重的走了进去。

  任昂的笑声瞬间吸引了礼部衙门当中的官员的注意。

  这些官员们也都知道任昂刚才是去见朱元璋了,所以在听到任昂的笑声的时候,就非常疑惑。

  很少有人见了朱元璋之后会笑得这么开心,今天这事情怎么看怎么有些诡异呀?

  7017k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