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大汉非常简单,那就是由监察御史会议来管理国家。由一个乡选举一个监察御史,组成郡国监察御史会议,管理郡国地方事务。由每个郡国选举一个监察御史,组成中央监察御史会议,管理国家事务。我把这种政治制度叫做民主政治体制,我将终生为实现民主政治体制而奋斗。”
既然上天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就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且杨林觉得现在是实现民主最好的时期,皇权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天下人都是在思变。此时的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时期,不由担心任何人借民主的名义来干涉中国的内政。
“将军大人,如果由监察御史会议来管理国家,那置皇帝于何地呢?”虽然华歆也是个藐视皇权的人,可是他的目的也只是废黜昏庸的皇帝,找寻一个明君来替代,认识还是停留在皇权思维中。
“如果没有皇帝,我们就不能活了吗?”杨林冷冷地笑了笑,不屑地说道:“之所以有官府,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为我们办事的机构。什么样的官府办事效率高,我们就选择什么样的官府。事实证明,以皇帝为代表的官府并没有真心为我们办事,所以我们就不需要这样的官府了。”
“我们之所以要实行监察御史会议,就是因为监察御史是由我们选举的。如果我们认为某个监察御史不称职,我们在下次选举时就不投他的票,而投我们相信的人来当监察御史,这样就保证了监察御史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监察御史会议的工作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由监察御史会议选举丞相负责民政,选举太尉负责军务,选举司徒负责刑法。并且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信任投票,凡是不能过半数的都将被免职。”
华歆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我明白了,将军大人,在这种民主的政治制度下,皇帝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就象将军大人管辖的各郡一样,只要有郡丞、郡尉、郡曹,他们各司其责,连太守也不需要了。”
“是的,我计划在今年之内,在我们管辖的郡国里开始选举郡国监察御史会议。试行由监察御史会议管理郡国事务。并逐步向全国推广,最后在全国实行监察御史会议制度。”
杨林可不是说说就算了的,从在幽州开始,他就在开始琢磨如何在这个时代建立民主制度。他等的就是这个机动,当旧的制度崩溃的时候,人们对于新生物的接受就容易的多。
“各位先生都是当今名士,搏古通今。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你们。”杨林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虚心地说道:“我们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们谁能告诉我,炎黄两帝离我们今天有多少年了?”
田丰、沮授、华歆、钟繇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但是对于春秋战国以前的历史,由于没有正式的记载,所以并不十分熟悉。过了好一会,田丰才谨慎地说道:“中国有记载的历史,是自夏以来的二千多年,而炎黄两帝却没有正式的记载,按照推算,大概离今天在二千三多年左右。”
“田丰先生推算的不一定准确,我以前也推算过,炎黄两帝离现在大约在二千一百多年左右。”钟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他还扳起指头现场算了起来,不过怎么算也在二千一百年左右。
四个人都是学究,不一会就争了起来,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互于今,杨林算是受了一堂历史课教育,从炎黄两帝以来的历代帝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他们争了很久,华歆才突然问道:“将军大人,你问这个有什么意义?”
“各位先生,如今董卓废除了先帝年号,而我们又不承认董卓的年号,这给我们纪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变。所以我想立一个天下人都能接受、而且以后不用再改来改去的年号,我们就以炎黄两帝来纪年。炎黄两帝是我们的祖宗,谁能反对他们呢?根据你们刚才推算的结果,我决定把今年定为中元3190年。”
杨林依稀记得,汉献帝的初平元年就是公元190年。而炎黄两帝统治的时期,大概就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所以,杨林决定将初平元年定为中元3190年,以方便记忆。
“啊……”田丰、沮授、华歆、钟繇却是大吃了一惊,如果按照杨林的记年方法,简单倒是简单,而且也承继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可是也彻底地否定了刘氏汉朝。
“我认为这个办法好。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这是谁也不能否认、谁也不敢否认的。用中元这个年号谁都能接受。”钟繇最先表态同意,他接着说道:“不过这个年号由将军大人提出来不大合适,别人出于政治原因有可能拒绝。”
“钟繇先生说得对,将军大人手握重兵,身份显赫,你的这些主张都很好,但是由将军大人提出来就有了政治意义。”华歆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将军大人,北海相孔融乃当世大儒,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齐聚北海。我想到青州一趟,说服孔北海赞同上述上张,并晓喻天下,如何?”
“好主意!”如果能说服孔融同意,恐怕天下人就不会再也疑义。一来是因为孔融的名声显赫,二来是孔融没有势力,容易让大家接受。杨林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连忙说道:“华歆先生,听说北海有一年青小将太史慈,武艺高强,颇有将才。如果华歆先生能够招募太史慈加入我军,当记一大功。”
“好的。”见杨林答应的这么痛快,华歆也非常高兴。他主动提出前往青州,就是想说服孔融加入杨林集团,为杨林立下些功劳:“好的,我的家人就放在河内,有劳将军大人了。”
……
“报……将军大人,有几份重要情报!”就在杨林与田丰、沮授、华歆、钟繇的时候,陈仓、刘枝赶了过来。自从费鸿、梁鸣到洛阳之后,所有的情报工作就由陈仓、刘枝负责。
杨林打开第一份情报,脸色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原来,辽西郡太守刘备、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私自招募了几千乡勇,赶到陈留参加关东联军去了。他匆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仰天长叹:“唉……该发生的,终究还是发生了。”
田丰接过杨林递过来的情况,匆匆扫了一眼,立即愤愤地说道:“将军大人,讨伐董卓,我们已有整体布置,他们这不是捣蛋吗?我看两个人心有异志,我们应该立即派兵拦截他们,不能让他们破坏了我们的计划。”
“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杨林当然知道他们心有异志,可是杨林也不在乎他们那几千乡勇。不过这样也好,他们既然不愿意加入幽州集团,那么幽州也不留他们了。
“立即通知典韦、许褚,立即封锁幽州边境,禁止任何人进出幽州,同时命令郭彤、霍浪,一方面围剿黑山军,一方面监视冀州全境。刘备和公孙瓒既然离开了幽州,他们要想再回去,就没那么容易了。”杨林紧锁着眉头,狠狠地说道。
可是等杨林看到第二份情报的时候,不由得火毛三丈。原来,董卓为了给杨林添乱,派到辽东去的太守公孙度竟然率领公孙家族的势力,趁着关羽、张飞北上乌桓的机会,强行占据了辽东太守府。
“辽东郡的官府是由监察御史会议选举的,只能由监察御史会议罢免,任何人无权更改。”杨林把情报恼火地扔给了陈仓,厉声说道。“立即命令关羽、张飞,派一个大队增援辽东郡。公孙度要是胆敢反抗,就灭了他的全族。”
当他看到第三份情报的时候,脸上才绽开了笑容。他举起手里的情报,朝华歆、钟繇扬了扬,大声地说道:“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少帝从皇宫里逃跑了,董卓的西凉军现在到处在找他,不过至今也没有找到。”
杨林并没有告诉他们,少帝刘辩的逃跑是自己一手策划的。不管是好是坏,他都不要这个名声。他要的就是少帝逃跑后的效果,只要少帝尚在,董卓扶持的皇帝就会受到质疑。
“将军大人,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应该布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以动摇董卓的军心。”华歆兴奋地叫了起来。高兴地说道:“少帝的逃路,无疑给了董卓当头一棒,这次董卓必败!”
“将军大人,少帝跑了,对董卓是个打击,可要是让少帝落到其他人手里,很有可能被利用,甚至被重新拥立为帝。如此以来,将军大人的民主制度就要受到冲击。”钟繇想到了另一方面,连忙提醒杨林。
杨林点了点头,收起了笑容。其实他心里有数,少帝肯定在张半仙的掌控之中。以杨林对张半仙的了解,他绝对不会把少帝交给别人,很有可能连杨林也得不到,而是把少帝隐藏起来,免得杨林为难。
孙坚杀了荆州刺史王睿,顺势霸占了荆州各郡的兵马,人数一下子膨胀到三万多人,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志得意满的孙坚得意洋洋地带着荆州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洛阳开来。
然而,趾高气扬的孙坚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凶狠可以镇住荆州官吏,可是并不能让他们臣服。他带着队伍刚刚离开襄阳,襄阳的城门就关了起来,以世家大族为首荆州官吏集团断绝了孙坚的粮草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