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所说的袁崇焕还是知道,官家不纳税则很多‘刁民’将土地挂靠在了官绅家,以此达到躲避纳税。/wWw、QВ⑸.coМ\这是损了朝廷肥了私家,官府知道则会重处,但往往很难查。官绅一体纳粮能够堵住漏洞,袁崇焕当然支持!到了他这个级别,钱财就看得没那么重了!
“阁老,于国有益有识之士当然会支持,但官绅不纳粮是开国之时留下的祖制,只怕反对的人会更加多。这样的话,即使皇上乾纲独断也不得不虑!”
孙承宗点点头道:“皇上虽然年轻气盛了点,但办事不会冲动。否则这件事也不会拖了十年之久,实施的真正难度是在地方,地方又以南方为甚!”
袁崇焕是南方人,但孙承宗说的南方是独独指江浙一带,因为这里的土地最是富饶,亩产最高,赋税所得也是最多,要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则是此处最难。不仅如此,历来科考北四南六,进士都以南方人为多,朝廷上的高官也是如此。只是当今皇上登基之后,这种地域的区别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因为皇上最不喜下边官员拉帮结派,同乡官员往来都颇为忌讳。而南京那边因为离得远反而越演越烈,如南京户部的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等都是南方人!北方人在南京任职往往都被孤立在一边很不受待见。这种情况是皇上也没有想到的,当初为了不合政见的老臣都赶到南京去,没有想到赶出个这样的结果。下头的官员虽然意识到了,但怎敢轻易起南北党争这个争端!
袁崇焕的心思不在党争,他也不是刚进官场的毛头小子,自然知道皇命虽然为天,但治理天下的还是地方官员。如果江南一带的官绅闹起事情来,那对大明影响甚是动荡,就连远在漠南的朵颜部也保不定在那个时候生出什么想法来。真是一环扣住一环,袁崇焕方才在想安抚朵颜部的事情,现在又不得不忧虑皇上的新田赋能否平安实施!
“阁老,您认为天下人如何看待这件事呢?南方又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
孙承宗摇摇头道:“这事谁知道呢?!”
袁崇焕本还想探听皇上有何法子实行新政的,是悍然下旨还是另有良策?可这些事还属于机密,连孙阁老都没有泄露的意思。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袁崇焕是兵部尚书不是户部尚书也不好贸然开口。
过了会孙承宗似乎自己这么说有点不合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又道:“这事不归兵部管,你就不用去担心了,做好分内的事情!老夫主持完驻兵改制就要致休了,你要好好干,别辜负了皇上!”
“属下知道!属下一定竭尽全力为国尽忠,报效君恩,亦不敢辜负阁老提携之德!”
孙承宗知道袁崇焕的脾气,对着皇上也只能说出这样的话。若是伶俐点的言官词臣那都是将奉承话说的花团锦簇,不过孙承宗就是喜欢袁崇焕务实的性格。不过想到这,孙承宗陡然想起天启年间他在辽东杀将的事情,又觉得他虽然军事上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但待人处事上还不够圆满,以后没自己看着难免做出些无法回旋的事情来。在这他又不由点醒下这个自己最得意的属下道:
“你的能力老夫是放心的,只是你的性子颇为自傲,当年杀杜应魁手下小校之事老夫至今记得!怕就是怕你重蹈覆辙,当今圣上英姿天纵,明察秋毫,你身居要位切不可自满自专,否则难得善果啊!”
这番话完全是一个长辈对晚辈善意的规劝,当年孙承宗让袁崇焕去监管副总兵杜应魁那支人马有无冒领军饷,结果袁崇焕查到之后竟当着杜应魁的面砍了一个冒。。。。。。
领的小校。这种越级越权的行为虽然被孙承宗压下,但也给了孙承宗一个极不好的印象。这样的官员是有才干,但用之不好的话,放到地方可能就是一跋扈大吏,提到朝廷枢辅就可能成为擅权的权臣。孙承宗所忧如此,但是考虑到一来天子英明,二来这最近几年袁崇焕在辽东事事谨慎,将这自傲的脾气似乎去掉了,他这才没有反对皇上提袁崇焕当兵部尚书。
这种内心的衡量考虑当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孙承宗旧事重提也是希望再提个醒,不要等犯了浑后悔莫及。袁崇焕当然不知道自己的老上司想了这么多,但说到自己当年斩冒领小校的事至今思来同样是背脊出冷汗,特别是随着官位越来越高,袁崇焕想的也就越来越多,对于臣子而言,自专两字可是为臣子的大忌!即使你占了十成的理也不是就可以目空一切,就可以肆意妄为!袁崇焕赶紧起身道:“多谢阁老提点,崇焕一定铭记在心!”
孙承宗见袁崇焕真心听教,欣慰的点点头道:“老夫这么说也只是给你提个醒,你明白就最好了!嗯,你还有其他事情做,老夫就不耽搁你了,本来还想留你用饭的!”
“多谢阁老体谅!”
“去吧!”孙承宗起身送到滴水檐下。
孙承宗当然知道袁崇焕除了自己还要拜会别人,他来京师后按着亲近顺序,该拜访的还是要去拜访,不然以后怎么跟人打交道,所以孙承宗没有留袁崇焕就是这个原因。剩下的两位,一位是前任兵部尚书傅宗龙,这个也是袁崇焕的上司,自然要去拜会的!另外一位则是提拔过他的人,现任户部尚书侯恂!当初如果没有侯恂慧眼识才把袁崇焕调到兵部作主事,估计袁崇焕还在地方打熬资历!后来袁崇焕主持辽东,侯恂在户部也竭尽帮忙,袁崇焕回京后自然也是要来拜访的!
一通通拜访下来,到了酉时天色将黑,袁崇焕才回到他的府邸!崇祯四年驻兵改制之后,巡抚以各地驻兵大员的家眷都要安家在京师,这同样是历代不言明的规矩,算是一种朝廷制衡地方的手段!袁崇焕当然也在遵从之列,阖家十几口人都住在京师。
当他回到家的时候,他弟弟袁崇煜以及妻子黄氏都在门口侯着他。因为知道他今日回府,所以一家人都等着他回来用饭!袁崇煜甚是热情的上前道:
“贺喜二哥荣任大司马,知道你今儿回府,妈还在等你一起用饭呢!”
“一家人不说这些话,都进去吧!”
回到家袁崇焕黑瘦的脸上浮现些笑容,自己可是三年多没有回来了。拍了下弟弟的肩膀,一家人齐齐进了府,妻子黄氏忙唤丫鬟打水给丈夫洗脸抹手。
袁崇煜又扯了些闲话道:“今儿一大早以为大哥进宫觐见后就会回府,所以兵部的大人们都在家里侯着,到了午后才散去。”
“哦,有些什么人来?”
“是梁侍郎带着几个郎中大人!”
礼多人不怪,不过就是这样也可以看得出兵部两位侍郎的性格。陈奇瑜虽然担任左侍郎,但却没有来拜会他这个新上司。梁廷栋他却是知道的,跟着温体仁一伙,在朝中风评颇差。他们在府中等候自然是有巴结上司的意思。想到这,袁崇焕放下手巾问道:
“你可收了他们的礼?”
“啊!”袁崇煜没有想到大哥问这个,顿时嗫嚅着不敢回话。见弟弟这副模样,袁崇焕的面色顿时板了起来,喝道:“收了些什么东西?”
袁崇焕是长子也是一家之主,袁崇煜打小就怕这个大哥。黄氏见叔叔受窘就开解道:“老爷,叔叔所收不过是些寻常物事,。。。。。。
就是有人告到都察院也不过是人情往来,兵部的各位大人买了些酒菜,本是想在府中整治为你贺喜,谁知你此刻方回。你常年在外,叔叔打理府邸也是不易,咱家又没其他收项,还要顾着老家的人。。。”
阮氏的一番话让袁崇焕觉得自己有点小题大做了,何况自己常年在外亏欠家人颇多,原本严厉的面孔顿时放了下来道:
“好了,既然没事这些话就以后再说吧,母亲还在等着我们开饭呢!”
袁崇焕进了内堂叩拜了老母,这才一家人围着吃饭,在座的除了袁崇焕母亲何氏,妻黄氏,崇煜夫妇,还有侍妾阮氏,以及袁崇焕之子袁兆弼。袁兆弼生于崇祯三年,袁崇焕年过四十无子,原本打算过继从弟之子兆基的,不想后来纳妾阮氏竟生得一子,所以过继的事情不了了之。如今兆基兄弟都在一心学院读书,只等毕业便可到地方任封荫。
当夜无话,第二天袁崇焕到兵部见过下属,然后又再去拜望其他六部九卿,算是报到上任!申时离署回家,有幼子在膝下承欢,这样的温馨袁崇焕许久没有感受到了。过惯了军营生活的他还有些不适应,但身心放松下来却是相当的舒爽。
“二哥,还在看书啊,小弟有件事跟你商量!”袁崇煜在书房探了探头,看见袁崇焕空闲就进来了。
袁崇焕放下手中的书,指着个位置道:“坐,你我是至亲,但说无妨!”
袁崇煜犹豫了一下,最后鼓起勇气道:“是这样的,二哥,我想去经商!”(全本小说网)
最新全本:、、、、、、、、、、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