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有太多说不清楚的事情,而这些说不清楚的事情,又牵扯到了很多的人。
故事的发展就像是之前那样,按照方中愈的预料。
皇家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就那样结束了,但是他留下的余波,还一直影响着的人们。
皇帝朱允文在讲话之后就坐在高台上休息,任由陈老大人在那里安排的事情。
不久之后,按照他们之前的约定,整个典礼就结束了。
皇帝带着文武大臣们离开了剩下的学生们,按照他们之前的规定在整个校场上进行打扫。
百姓们一次离场之前,吵吵闹闹他们现在却显得愈发的安静,今天他们受到了太大的冲击,而且他们也知道,如果自己能够抓住机会,可能会改变很多东西之前朝廷所做的一切都告诉他们,现如今大明不一样了。
这一次就更加不一样了,皇帝的话已经说的如此透彻的明白,也就是说,不管朝廷会给予多大的阻碍,建文皇帝朱允炆都会支持做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讲,这或许是一次机会。
没有阴谋,没有暗地里做什么事情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这么正大光明。
建文皇帝朱允炆说的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大明是要富强美好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大明的子弟想要受到庇护,就必须让大明更加强大。
离开了整个皇家军事学院的百姓们非常的高兴,因为他们发现,如果自己能够按照朝廷的政策去做事的话,可能会改变自己一家人的命运,所以大家都在激动的讨论着。
不到两个时辰,皇家军事学院所发生的事情,就传遍了整个京师和京师附近的城池,大明报,现在正在广家的宣传,都在加班加点印制今天的报纸,当然对于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讲话还特别开了一个版面,是原原本本的稿件。
皇帝的话自然是不能随便修改的,毕竟这已经是之前他们讨论过的事情,所以建文皇帝朱允炆的讲话就这样被传播了出去。
皇帝的力量还是挺强大的,至少那些百姓们愿意花钱去买这份报纸,很多人都在研究皇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虽然已经够明白透彻了,但是老百姓们只能看到表面的意思,而那些在官场上呆的时间久的人,就能看到更多的意思,他们希望能在里面获取朝廷不一样的东西。
太常寺卿黄子澄,黄大人是最不满意的,因为皇帝似乎离一个他理想中的仁君越来越远了。
在不久之前,建文皇帝还像之前他们培养的那样,和兵部尚书齐泰大人想的一样。
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了这种改变呢现在皇帝讨论事情已经很少找他们了,但是只是在事后告诉他们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现如今将皇帝朱允炆更喜欢跟那些年轻人讨论。
而那些年轻人,或多或少的都跟方中愈有关系。
国子监的学生还有那些层级比较低的官员,只要能够接触到基层的人,现在都非常的相信方中愈。
这个事情说起来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因为方中愈确实是在他们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方中玉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而且建文朝廷所表现的支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兵部尚书齐泰,大都督徐辉祖,驸马爷梅殷,大将军盛庸。
这些军方的人都站在方中玉这一边,而且因为之前军方的改革放在了北方,他们都是北方的统帅,现在军中的最早的军衔制也从他们开始,这就足以把他们拉在房中御那边,也许因为一场缘故,他们不会跟方中愈走得太近,但是有一点他们可以跟方中愈合作。
那就是因为立场,他们不可能跟方中愈走得特别近,但是现在方中愈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他们也能跟方中愈提供更多帮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互相合作嘛,而且他们的关系跟方中愈本来就不错,更重要的是,如果方中愈有什么问题他们只要声援一声就可以了。
没有人敢小瞧他们的力量。
皇亲国戚勋贵,他们的力量从一开始就是很庞大的,虽然受着种种限制,但是如今只要朝廷还用得上,他们,这些东西都不会变得特别的重要,因为没有人会去选择限制他们,限制他们就等于限制自己。
方中玉的力量是急剧膨胀的,在建文皇帝专用文,在皇家军事学院的讲话传播出来之后,大多数人都感到惊奇,但是只要思想精明一点的,基本上都能猜到皇帝的意思。
那就是大明需要发展,大明需要扩张,大明不仅要做好国内的事,还要向外考虑更多的事情。
这也跟之前当初方中愈带着兵马,深入塞外相结合,很多人都猜到了,当初方中愈去塞外到底做了些什么,似乎从现在可以看出他之前所做的事情并不一般,影响到很多的人,包括现如今的北方前线大营。
有些事情他们并没有掩盖什么,反而鼓励百姓们去讨论,去思考,去猜测朝廷的意思,没有人去阻止,反而有意引导。
富强和谐是现如今提到的最多的两个词他们都知道,国富民强,国强民富。
大明报快速的按照之前朝廷所宣告的意思,向外界发布最新的消息,甚至有不少人在解释皇帝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那就是鼓励人们一定要努力,不然朝廷发展之后可能会抛下大多数的人,这是一种大势所趋,如果你不努力,可能就被朝廷抛弃了,但是却不能责怪朝廷。
大明的国土很大,但是他们的人口还不够多,所以鼓励生育的政策,现如今正在一条条严格的执行下去。
因为吏部的巡查,因为锦衣卫的暗访,很多官员都被流放,甚至是杀头。
所以现如今朝廷的政策在地方上执行得很是透彻,那些封疆大吏们虽然搞不清楚朝廷如今具体做的动向,但是只要是朝廷的命令,他们依然在执行中,当然里面免不了跟京城官员的一些博弈。
有的人看透彻了,自然会毫无顾忌的执行,而有的人还想多争取一些,反而有一些顾忌,甚至是计较。
但是没关系,事情总是要做的,他不做总得有人来做,所以现如今封疆大吏的更换倒也没那么频繁,不过还是有一些征兆的,那就是不按照朝廷命令来的,现在基本上都被转移到其他地方了,相对稳定一些。
“中愈,怎么样,朕今天表现还不错吧?”
建文皇帝朱允炆回公道,并没有跟其他人在一起,只留下了方中愈陪同在身边。
刚回皇宫,他就忍不住问方中愈,在这之前,他一直沉浸在演讲之中,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所以非常高兴,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似乎走到哪里,哪里都有的欢乐。
“陛下自然是讲的极好的,而且深刻的阐释出咱们现在想要表达的意思,朝廷现在就需要有这种风向,那就是陛下,您讲的话他们都要听,而且只要是对大明有利的政策,他们都应该一丝不苟的执行,这也是为什么成现在坚持不断的调查那些官员们,只要他们中饱私囊,只要他们鱼肉乡里,就必须严惩。太祖高皇帝当年的政策虽然很残酷,但那也确实说明了,朝堂之上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官场之上的问题很多,虽然全部能保证他们都不犯错误,但是只要犯了错误,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也是为了警告后来人不要被猪油蒙了心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
方中愈自然,理解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意思,对于这样一个长处,深宫的人来讲,出了一次宫,还能在大家面前露脸,甚至是发表一次激情澎湃的演讲,引导大明的百姓走向更辉煌的明天,光这一点就能够让将皇帝朱允炆在史书上被大书特书。
毕竟没有其他的皇帝这样做过。
史书留名,很多皇帝都能做到,但是留下这样无数个第一次的名声,建文皇帝朱允炆,可以说是这一辈子都值得了。
“这些朕自然知道,也正是因为朕相信你能做到,而且太祖高皇帝当年的政策是非常的严厉,剥皮充草也做了不少次,朝廷官员们都非常的战战兢兢,每一次上朝都有些害怕,那个时候朕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但坐上这个江山,真知道,太祖高皇帝当年也是出于无奈,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他想做就可以做的,但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就算是血腥,就算是杀戮,他一定会做到。
朕不是说要说太祖高皇帝作的非常的对,但在那种情况下,也许杀戮才能止住那些大臣们的贪心,止住他们的欲望,让他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一番,而不是随着自己的心里胡乱做。这也是为什么朕现在支持你的原因,有些事情真不是不清楚,只是不愿意跟他们计较,但既然如今已经把这些话都挑到明处了,事情也都做了,就要做得彻底一些,真不希望那些蛀虫会把大明这个大树完全主导,真希望从里到外,朕的大明都将会是最强的大明。”
建文皇帝朱允炆似乎一瞬间就长大了,这个时候他突然明白,太祖高皇帝当年并不是要做很多事情,他只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就那样被白送,就那样被自己信任的人完全丢掉了一旁大家都沉迷于享受,沉迷于钱财,沉迷于美色。
所以他举起了自己的屠刀,不断的杀杀杀,就好比杀了这一个,还有那一个山脉,一个其他人就不敢了,这种以杀止杀的方法似乎在一瞬间得到了重用,而且效果还不错,那个时候大臣们心里还是有些惧怕的,每当上朝的时候都先给家人告别一番,生怕那就是自己最后一天,所以就算是时间隔了这么久,他们依然活在太祖高皇帝的屠刀的阴影之下,这也是为什么建文皇帝朱允文登基以后,大臣们都放松了一番,甚至是很多风气又回来了,而那些江南的士族们也认为太祖高皇帝的政策太过严厉,所以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得到了非常的拥戴。
当然,那些人的拥戴是不是真心的,谁也没办法证明,毕竟如今这个年代并不是太祖高皇帝的年代,也不是建文皇帝朱允炆被燕王朱棣打败的年代,而是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掌控着生杀大权,所有的官员们,所有的百姓们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方中愈所领导的锦衣卫,又成为了最强大的权力机构,而且侦缉天下,对于很多官员都有调查之权,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人心惊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权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太祖高皇帝的时期,那个时候锦衣卫虽然胆大,但是却要顾及皇上的面子,不能把事情做得太过火,因为太祖国皇帝随时有剥夺他们的权利,但是如今方中愈所掌握的锦衣卫,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暗藏了多少力量,谁也不能确定。就算是明明才穿了锦衣位,暗地里已经因为还剩多少力量,也没有人知晓,所以这个时候,忠心于与皇帝朱允文的锦衣卫就已经成为了举重若轻的一股力量。
这股力量可以随时的覆灭其他人,当然也有可能覆灭锦衣卫自己,所以用这股力量的人就特别的小心谨慎。
汪雨辰汪先生这一段时间特别的忙碌,他在锦衣卫内部开展自查行动之前锦衣卫扩张的太快,所以人员良莠不齐,现如今探出手来了,自然要好好的整治一番,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贬谪的贬谪,只要是他们能做的,都必须要做,锦衣卫,毕竟是一个强权机构,天子亲卫也是要脸面的,所以他必须保证这里面的人都不能丢了皇家脸面,这也是方中愈的意思,一个队伍长久以来总是要管控一些的,否则的话很多人都多年的管控,那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