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的驱印行动还在继续,世界上只有英国一家反对王汉章建国,不过他们无力改变什么,反倒是秦国现在驱逐印度人,这些印度人纷纷逃到英日的控制区,而大量的人逃到英国控制区,去英国控制区比较好走一些。
看着四处冒出来大量的难民,英国人现在是进不得、退不得,中国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现在英国要想在插手他们口中的殖民地缅甸和秦国控制下的印度,就必须跟秦国打交到。
英国要想打交道,就必须派大使,但是这样就等于是承认了秦国的合法性,以后他们要是进攻秦国,那就是侵略,英国人自然不会这么干,因此英国人现在只能看着秦国然后自己在一边气的吐血。
秦国的成立,一个新的强大的国家就此建立,龙云也非常的高兴,王汉章建国之后,再也不会有人对他束手束脚,王汉章就再也不必考重庆的感受。
龙云知道很快就是自己在安南、交趾建国了,话说此时虽然还没有建国,但是那种理想马上就要实现的感觉令人十分的激动。
秦国正式挂牌成立之后,王汉章就开始着手整顿经济了,要良好的发展经济,就不能不用到货币,王汉章趁着德国第一批设备还没有起航,立马跟汉斯要求德国提供完善的纸币印刷设备,除了要做的模版用的模具设备,另外就是印钱用的纸张,王汉章不希望这个纸还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要求德国提供完善的造纸设备和技术。
建立完善的工业,德国人知道王汉章需要什么,所以除非特别的东西,王汉章也就不再提醒,要是德国人忘了,到时候在提醒也不迟。
国际上的大环境已经基本安定,至少目前还没有能力威胁到秦国,王汉章立马就开始改革内政。
王汉章知道一个国家要强大,除了工业,经济还有就是文化,良好的文化是精神纽带,他起到的作用是无形的。就像西方人战争要失败了,他们投降不耻辱,但是东方则恰恰相反,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王汉章的手下年轻力壮的,有思想,不迂腐的也就文人一个,因此他成为了秦国第一任内阁首辅。秦国的官制沿用了明朝的官制,官服也一样。
现在秦国分为大理寺代表最高的审判机关,都察院则是监督机构,内阁则是负责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另外兵部的职责则类似于外国国防部,当然现在战争时期,王汉章自然还有设置参谋部,和战争时期总览一切军务的军部,总之在军事和官职上面王汉章沿用了古代的官职。
不过在军队当中还是有用现代的军衔制,高级将领,除了有现代的军衔,功劳够大,自然还有爵位了。
而对于恢复古代的官职,几乎没有人反对,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大家都觉得比那什么国防部长,总理什么的好听多了,而且听起来也更加的舒服。
在经济方面,王汉章承认私有制,保护人民的合法财产,不得私闯民宅,鼓励任何人经商,办实业,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
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官员的财产和作风问题,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朝代都市被腐败击垮的,前朝不是还有一句话叫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腐败之后滋生的是所有的问题,数不胜数,这自然不利于国家的强大、稳定和繁荣。
王汉章在大秦律中严格要求官员必须申报、公开自己的财产,每年两次,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最后一个月申报。另外不允许裸官,王汉章不敢把希望寄在一个裸人的身上,秦国也不会悲惨到那种程度,要是那样,那就是整个民族的悲哀了。
尽管有很多人质疑这一条,但是王汉章坚决执行,王汉章相信这些措施有助于打击腐败,要趁着现在腐败还没有蔓延,还在萌芽当中就将他们永远的压制或者消灭,不给他们生长和存在的土壤。
另外对受贿的官员惩罚要是极为的严厉,还有一点就是行贿与受贿同罪,王汉章这样做就是有句话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要是一个人很有权利,那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肯定会想尽办法撘上这个官员,万一官员被人诬陷,然后被要挟,恐怕后果会很严重,要是你行贿的人跟受贿的人同罪,相信很多人也会乖乖的本份起来。
针对官员法律颁布后,立马收到国内外,特别是华人界的一致赞赏,特别是那些真心想为民族办事情的人,法律出来后,他们就真的可以安安心心的为国家工作,不再需要担心没有贿赂领导或者上司,而得不到重用。那某些人打算通过贿赂来办事的人也必须掂量掂量了,机会跟风险的概率是一样的,有可能你一次贿赂,一辈子翻不了身。
在秦国很多官员人人自危的时候,那些想来秦国从政、经商的人,也不得不理性起来,在中国用的那一套在秦国根本起不了作用,就算有人被你贿赂了办了事情,要是哪天被告发了,不但当官的要倒霉,就连你也要跟着一起倒霉。
综合起来说,行贿已经不值得去做了,有本事的人不行贿顶多少赚一点钱,但是日子至少安稳。
而原本发酵的移民秦国热也停了下来,但是一个月后,再一次发酵起来,因为大家想通了,法制的社会,你没有特权,别人也没有,另外也不用担心得罪某个权贵,到时候找机会收拾你,把你的财产没收,搞的你家破人亡。
而秦国在这一点上肯定比中国强,首先他们出于对王汉章的信任,毕竟王汉章的能力和人品是摆在那里的,人品不好的人,会收留难民,安置他们,分田地吗,人品不好的人会到处开粥棚,挽救人的性命吗?不会,但是王汉章都做了,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就能搞定的,相比中国的官员恨不得直接吞了他们的家产,他们认为秦国就好太多了,至少秦国的皇帝是好的,所以下面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因此把一部分财产先转移到秦国去,成了最流行的运动。
都是汉人的江山,都很强大,那把鸡蛋自然要分开放了,这样才保险。
事情发酵后,那些商人们纷纷在秦国的各大城市,乡镇购买住宅和土地,那些地主不会经商的也就派自己的某个儿子到秦国,然后等着分配土地,也算是为自己的家族开枝散叶了,今后有个什么变故,也不至于走投无路。
而王汉章建国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移民,王汉章建国当皇帝,普通民众最是高兴,原本还有人担心王汉章哪天就走了,被换掉了,可是现在不用担心了,皇帝都是终身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换掉。
另外王汉章绝对是一个好皇帝,明君,到了秦国还有粮食和田地分,这种好事自古至今也没有过,原本在犹豫的人决定全家一起去秦国。
他们在中国种着地主的地,要上交租子给地主,另外还要交给国家,叫来叫去,大半年还要挖野菜充饥,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
而去秦国有白花花的白米饭可以吃,还有田地分,而且分给自己就是自己的了,以后就再也不用给地主交租子了,再也不会有那么多苛捐杂税了,另外大家还知道秦国的稻子一年可以种三季,这种两年就相当于在中国种三年,这粮食产量也很高,加上一年还要多种上一季,这粮食恐怕天天白米饭也吃不完了,何况赋税又低,这日子实在太有盼头了,很多人决定变卖自己的家产,然后举家前往秦国,他们要去秦国过好日子。
葛二蛋家就是这样,虽然地主还算不错,但是加上苛捐杂税,他们一家四口人,他和他的父母,还有一个妹妹大半年还是要挖大量的野菜充饥,看着同村更穷的村民离开好一段时间了,据说要去秦国,葛二蛋估计他们都已经到了秦国了,现在正吃着白花花的白米饭呢。
葛二蛋二十多岁的人,还没娶个媳妇,家里也是很着急,而妹妹又太小了,只有十岁,家里原本还要把妹妹给人当童养媳换钱给他娶媳妇,不过他舍不得妹妹,最后家人在他寻死腻活的恳求下才没把妹妹送走。
葛二蛋经常听人家说缅甸,现在叫秦国有多么多么的好,而且村里和临近的村子里的穷困村民都离开去秦国了,他的心思也活络了,反正家里也很难混的下去,秦国那么好,不如赌一把去秦国试试运气。
葛二蛋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商量了一下,不过父母并不十分的愿意,原因在于他们的大儿子葛大蛋去当兵,万一回来,自己等人离开,那该怎么办呢,还有就是这里也不是活不下去,虽然饱一顿饥一顿的,但是能活着就好。
但是葛二蛋不想这样,自己的大哥去当兵,现在生死未卜,万一死了,自己一家四口留在这里干什么,他想到一个折中的注意,那就是给村里人留话,全家去秦国了,要是葛大蛋回来,要么留在村里,等以后自己回来找,要么留下自己的去处,到时候再去找。
经过不懈的努力葛大蛋终于说服了自己的父母,奔向了幸福的秦国,而他这样的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而已,在广大的中国大地上,到处都在上演着这一幕。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