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论官制
秦皇政三十五年,或者又叫秦皇政十年。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秦朝包括秦朝之前的历史都是十分模糊不清的,兴许是项羽阿房宫那一把火将这些历史复烛成灰。在老秦人的眼中大秦的年号是自始皇十三岁即位时算起的,而在原六国百姓中大秦的年号是从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算起的。
如今已经到了秦皇政三十五年,如果历史的车轮还是按照前世的轨迹行进的话。那么还有两年,两年后历史的车轮将从李辰的脸上撵过去,
将始皇,将大秦撵的粉碎。
咸阳城,阿房宫
“陛下,扶苏公子已经在宫外跪了三天了。”
“他认错了?”
“不,百官来为扶苏公子求情了。”
这是一场苦肉计,导演李辰,男一号始皇,男二号扶苏,友情客串文武百官。
这事,要从三日前说起。
“大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生命,陛下是大脑,那这些官员便是五脏六腑,百姓便是血肉。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那一样这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
“如王老将军,如李斯李相,老一辈的在逐渐老去,年轻一代却没办法扛起大梁。如此以往,器官在逐渐走向衰竭。如今大秦继续的便是新的心脏,新的器官。可在这个过程中,老的器官自然不想被替代,他们会成为最大的阻力。”
“陛下,接下来的改革可能会触及到文武百官的利益,若是他们罢工不干,集体请辞您会怎么办?”李辰问道。
“他们不敢。”始皇信心十足的说道。
“以前不敢,是因为没有触及到他们的利益。即便他们不敢明着来,若是暗地里阳奉阴违,陛下又该如何是好。”李辰继续问道。
“爱卿方向,谁乱朕便杀谁。现在死和将来死,想必他们是掂量得清的。”始皇霸气十足的说道。
改革最需要的便是帝皇的支持和决心,对余这块始皇总能让李辰安心。
在李辰的计划中,首先要进行变革的便是大秦的官职。若说秦朝的武官还好,根据秦朝的二十级军功制晋升上来的武官可以说每一个都是确实有着自己的真本事。
可大秦的文官晋升却不成体系。或者说自周以来,春秋,战国,包括大一统的秦来说,文官的晋升都是不成体系的。
便拿大秦这满朝堂的文武百官来说吧,这些人中有些是世袭祖上的官职,有些是始皇年轻时的客卿,有些是经过官员保举上来的,还有些是从最底层的吏一步一步的爬上来的。
这些个晋升方法,说起来,最成体系,最靠谱的居然是从吏一步步晋升。可着吏是最低层的,甚至算不上官。就如同前世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干最苦最累的活,关机时刻出来背锅的。能从吏晋升为官,简直堪比鲤鱼跃龙门。
大秦的三公九卿制更像是由分封诸侯国到大一统的郡县制所转变,而形成的一个官制的草稿。三公九卿制更像是一颗大树的树干,缺少了细致的树杈。
三公九卿制由皇帝任命,若无新的任命,那么这个官制是会世袭下去。三公九卿制度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体系,行政,军事,监察权利融为一体。帝政,国政混为一谈。三公九卿制的权利基本都集中在主官手中,少数的大臣掌握了十之八九的权利。权利的集中,让下层的官员毫无话语权。
权利的集中会让整个朝堂成为一言堂,一两个人的想法凌驾在多数人的意志上,这种行为是极其危险的。
相比于大秦的官制,李辰更中意的是后世大明的内阁,六部制度。只是若实行在大明的内阁制,首先需要罢免的便是左右丞相,李斯与冯去疾二人必定是个大麻烦。
明朝的内阁,六部制度绝对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最高明的官制。君不见,明朝的那些个帝王,除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永乐皇帝朱棣之外,那是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建文皇帝朱允炆挺天真可怜的一个小子,老爹死的早,自己不想当皇帝,爷爷非让自己上。结果,那龙椅还没坐热乎,就让自己叔叔给撵了下来。
洪熙皇帝朱高炽,皇帝他喜不喜欢当不知道,反正挺喜欢吃。当太子的时候,因为好吃没少让他爹朱棣训。我估摸着当皇帝就是为了吃的时候,没人敢训他。后来不出意外,死了。据说,死的时候两百来斤,一个棺材都没装下。你死的时候很狼狈,但你吃饭的时候真的很过瘾。朱高炽,加油。
宣德皇帝朱瞻基,皇帝当的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斗蟋蟀贼牛批,人送外号蟋蟀皇帝。
隆庆皇帝朱载坖,一辈子为女色奋斗。整天开泳池派对,至于多人运动没多人运动,历史上倒是没有记载。反正黑眼圈挺重,据说是熬夜熬的。
万历皇帝朱翊钧,更是荒唐。把最能干的老张搞死之后,原本以为会发愤图强。谁知道人家是为了放飞自我,整整三十年不上朝。感情这就是我不行,你也不能上。
天启皇帝朱由校这是一位被皇帝宝座耽误的木工,这位皇帝若是穿越到二十一世纪肯定饿不死,还能去工地干个木工。毕竟现在大工三百,小工也有个一百八。
就这些个不靠谱的皇帝还不说,这明朝还要受士大夫和阉党的摧残,就这,就在这些个玩意手里,大明居然整整挺了两百七十年。这让每日审阅几车文书的始皇,都气哭了。老子成天这么累,二世亡了。你们这样,挺了两百多年。由此可见,大明的制度有多么的坚挺。
这也就是隔大明,若是在大秦试试。在大秦如果这么玩,别说两百年,能挺两个月都算能耐。这些个六国遗族,怕不不能把天给翻了。
大秦如今最需要改革的便是制度,皇帝太累,而底层的官员又太闲。权利集中在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员手中,底层甚至中层的官员更像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工具人。
而这些制定政策,手握决策权的人,偏偏又高高在上,无法接触到最底层的百姓。那么,这么人制定的政策,必然是无法保证切合百姓利益。
长此以往,大秦必将越来越腐朽,直至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