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圣旨从南京城发出,向着北平各处而来,有给张谢贵的,有给在怀来驻军的都督宋忠的,还有很多很多,而这些圣旨的安排全都是为了一个人,也就是当今的大明天子的四皇叔燕王朱棣。
朱允命,北平指挥使谢贵同北平布政使张两人率领北平在城七卫人马,严密封锁北平九门,盯紧驻扎在北平郊外的燕山中护卫残部,并着张谢二人捉拿燕王府内上下所有人等,一个都不准放过。
另外朱允命令北平指挥使司佥事张信捉拿燕王朱棣本人,因为张信是在册北平武将当中评价身手最好的那一个,朱允很清楚自己四叔身边是有能人的,如果不派张信过去,这恐怕想要顺利的捉拿朱棣那是很难的一件事。
至于北平其他官吏,乃至北平下属的各部,四周的屯田卫所指挥使中,人人都接到了朝廷的密旨,朱允显然已进准备好要开始对朱棣挥动屠刀了。
有葛诚的密报,有张谢二人查出来的精铁一案,不仅是给朱允找到了可以对朱棣下手的绝佳借口,还发现了一直隐藏在朱允身边的叛徒锦衣卫指挥使蒋,这样一来朱棣少了一个锦衣卫的助力,和朝廷之间的差距又变大了。
不过朱允显然不清楚,朱棣自始至终也不知道有锦衣卫在帮助他,虽然他有时候也心里怀疑纳闷,很多地方都解释的不太清楚,可却完全没有想到和归属于天子亲军的锦衣卫能扯上什么关系。
这就是蒋的高明之处,不仅是为了锦衣卫的将来,也是为了保存锦衣卫的准备。
可谁能想到整个一大盘棋局,就因为一个贪得无厌的葛诚而坏了全盘计划,导致蒋现在生不如死,锦衣卫上上下下都陷入了半停滞的状态,没人会知道锦衣卫什么时候才会再一次复起,不过很显然当今天子对锦衣卫的态度可不怎么好啊。
现在在朱允看来,自己的四皇叔朱棣已经是瓮中之鳖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跑了,已经被自己牢牢地抓在手心里动弹不得。
北平城上上下下基本都在朝廷的掌握当中,而且这一次朱允还特意安排张谢二人带着数万人封锁北平城,最主要的就是封锁整个燕王府,以防止出现什么变故。
再加上离着北平不远处就是怀来县,而都督宋忠率领的三万大军正好就驻扎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所用。
更别说还有其他的屯田卫所在,这些都是作为后备的力量,生怕封锁北平抓捕朱棣的事情出现岔子,那么紧接着就需要实施第二套方案进行弥补,以达到最快速度最大效率的抓住燕王朱棣尽快押送往南京城,接受天子的审问,接受被削夺燕王爵位是现实……
调动兵马积极备战,这动静自然是小不了的,而张谢二人也没什么遮遮掩掩的意思了,整个北平城戍卫七卫所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燕王府上上下下加起来也不过才五百护卫左右,怎么和数万卫所将士相比较。
甚至就算朱棣在王府里有藏兵之所,可是这诺大的燕王府真的有那么多地方可以藏人吗,在往多了说,就算是天降一千兵马给朱棣,那相对于戍卫北平的军卒益阳市杯水车薪毫无比较的可能。
所以其实在朱允密旨下来的时候,张谢二人虽然心情有些小激动小兴奋,但也避免不了的有些虚浮之意。
朱棣是什么人,是大明第一藩王,是现在皇室当中宗亲第一位之人,是北地边军数万十数万军卒当中的赫赫燕王殿下,是数次出关北伐做战剿灭蒙元异族的将帅。
不管是从个人的功绩还是地位身份上,张一个空降的北平布政使,谢贵一个空降的北平指挥使,这两人的那点所谓功绩政绩怎么可能和朱棣比呢。
就如同他们认为朱棣的府中兵卒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北平戍卒相比较一样,他们两个单对单的和朱棣作比也是没有可比性,甚至两个人加起来都比不上朱棣。
可现在呢,比不上的两人占据了绝对得意优势和主动,手中掌握着数万北平戍卒,可以说整个北平城除了燕王府以外,都在他们两人的掌控之下,并且还有当今天子的密旨诏书,名正言顺又是以势压人,看起来怎么可能都不会输了。
所以不可避免的,张和谢贵这心里就不只是期待,还有自身膨胀所带来的虚假自信,还有那种飘飘然的感觉。
按理说既然都能够被倚重为一省文武之首的位子,这不管是心态还是性格上应该会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才对。
可这也要看是面对谁啊,朱棣能和那些小鱼小虾米一样吗,这虚浮也是属于正常的心里表现,怨不得张谢二人把持不住。
这整个北平城都变得躁动起来,朱棣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别以为北平城内的戍卒都被张谢贵掌控他就没了办法,最起码的眼线还是很清晰的。
那既然张谢二人都如此了,朱棣自然就明白是朝廷要对自己下手,却也不只是自己装疯卖傻这件事中哪里出了纰漏,被人给察觉了,不然自己那个皇帝侄儿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对自己下手的才是。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都到了这个地步,明显看来张谢二人就是要对燕王府动手的意思,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表现出出来,可朱棣相信他们仅仅可能只是因为部署还没有完全到位而已。
北平城中不算,北平周边不还有很多很多的后手存在吗,从开平调回来的都督宋忠,居庸关守将俞真等等,这些最近才调任的将领,基本上都是朱允为了针对朱棣所做的准备啊。
现在既然意图已明,那么朱棣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这时候如果再畏畏缩缩退避不进的话,那就是等着被人拿住送往南京听后发落去了。
到时候别提什么燕王府什么燕王爵位了,朱棣能够安然终老一生就已经是比较奢侈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