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快马加鞭,终于在腊月二十五的下午,赶到了北京城。
第一次来到当代的北京城,不止是胡啸飞兴奋,就是连吴佩孚和吴国栋、卢展杭几人也是兴奋异常。
高耸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宽敞的城门洞,巍峨的城门楼,都显示着这座千年古城的非凡和威严。
吴国栋犹如大白鹅似的说道:“乖乖的这就是北京城,皇上住的地,乖乖的这墙砖要是弄下去一块拿回家,肯定不少卖钱吧。”
真是乡下人进城,见什么都稀罕。
进的北京城,胡啸飞他们直接找了家客栈先住了下来。
几人梳洗整理过后,结伴而出,四处看看,毕竟北京这几个人都是头一次来。
北京城和后世的北京城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后世的北京再也没有老北京的韵味了,而现在正好可以体验一番老北京的韵味。
这一下午逛下来,胡啸飞他们可累的有点筋疲力尽。
刚回到客栈坐下,外边的伙计就过来敲门。
“几位客官,外边有人找。”
胡啸飞挺诧异的,自己这才刚刚到北京,什么人这么急着找自己。
不多时伙计领进来一个人,一看就是管家打扮。
来人见到胡啸飞赶忙施礼:“奴才李福给登州镇总兵山东记名提督胡大人见礼了。奉李中堂口谕,特请胡大人到聚丰楼一聚。”
胡啸飞一听之下,挺诧异的,这李鸿章也太快了吧,自己刚刚道北京才半天,他就得到消息了。
李福好像看出来胡啸飞的诧异了,急忙补充道:“看来胡大人对于京城的局势还不知吧。”
胡啸飞更是诧异了,问道:“那不知道李管家可否告知一二。”
李福就把最近京城中的一些大小事情和胡啸飞说了一通,胡啸飞才恍然大悟。
日本天皇最近下达了重新组建第二军的计划,开始征兵备战春季攻势,这让整个大清朝堂上震动不已。这才刚刚签订的停战协议还没有三个月,日本就又开始备战了,整个大清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
主和派主张利用列强发动政治攻势,压制日本,迫使其停止春季攻势。
而主战派表示日本狼子野心已经昭然可见,一个朝鲜恐怕不能够满足日本人的野心,所以强烈要求也整军备战。
可是主和派这时候拿出了没钱怎么打仗,现在国家经济实力薄弱,在鸭绿江防线和安州防线已经投入了将近三万人兵马,这已经耗费了朝廷大笔的粮饷,如果战端再起,恐怕大清朝的财政更加吃紧,所以他们还是认为通过列强给日本施压,是最好的办法。
主和派、主战派在朝堂上互相攻击,互相谩骂,始终没有拿出一个具体建议。
以皇帝、翁同龢为代表的主战派和以慈禧太后一系、李鸿章、孙家鼐为代表的主和派最后经过协商决定在腊月二十七文华殿召集各路大臣文华殿议事,商决朝鲜战事。
对于胡啸飞皇帝非常看重,在朝鲜取得的战果令在朝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加上带兵有方,光绪就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嫡系,这才有了烟台编练新军。
而李鸿章也非常好奇,能够在淮军这么多年轻将领中脱颖而出,说明这个年轻人确实有胆识,有魄力。让李鸿章最高兴的就是这个年轻人还特别能打仗,而且让日军在朝鲜吃了个大亏。所以这次光绪皇帝在召集大臣文华殿议事时强调要胡啸飞入京时,李鸿章也没有表示反对,因为李鸿章也想听听胡啸飞的意见,毕竟在和日军打仗的事情上,胡啸飞还是有发言权的。
其实胡啸飞刚进北京城,李鸿章就知道了,可是李鸿章怕白天人多眼杂,而且他所住的贤良寺又是进京官员在北京的落脚地,所以才派李福请胡啸飞到聚丰楼一聚,想要听听胡啸飞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
胡啸飞在和李福赶往聚丰楼的路上都在思考,怎么和李鸿章谈,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到底该采取什么态度。
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世的人都知道,大清败得很惨,朝鲜一溃千里,旅顺惨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造就了日本经济和实力的提升,更进一步的把中国推向了深渊。
在胡啸飞改变了朝鲜战场中日的局势后,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中日之间的战争走向。
很明显,中日之间的实力已经倾向了日本,现在的大清不可能完全阻止日本的入侵,而胡啸飞因为时间短,实力上的差距,并不能够彻底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所以胡啸飞就要思考,怎么样才能够在适当的妥协和保存实力下,尽快地、尽可能的提前结束这一场战争,来为自己的发展赢取一段稳定发展的时间。
打,肯定要打,但是规模一定要控制,不能够在扩大,尽可能的保留在朝鲜境内,或者在鸭绿江形成僵持,这是最好的战果。
所以不关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的一见和胡啸飞都有所不同,那胡啸飞这次进京就要想办法说服李鸿章和光绪两派,尽可能的把战争控制在一个范围,甚至可以付出一部分利益,来赢取尽快结束战争。
聚丰楼三楼的一个包间,李鸿章正坐在里边和自己的几个亲信讨论着未来的局势,这时候,李福从外边通告,说胡啸飞到了。
胡啸飞进道房间后,发现酒菜早已备下,正中间端坐一位七旬老翁,不用问也知道这就是李鸿章。
胡啸飞急忙翻身拜倒:“山东记名提督登州镇总兵胡啸飞参见中堂大人。”
胡啸飞在给李鸿章行礼时,李鸿章也在观察胡啸飞,他对这个二十岁出头就可以官居二品大员,掌管三地治权的年轻人非常有兴趣。
看到胡啸飞一身蓝布大褂,白净面容,炯炯眼神,带着比年轻人更加沉稳的动作,翻身施礼,这让李鸿章眼前一亮。
现在很难再见到这么有风度,不惊不乱,这么有气魄,不卑不亢的年轻人了,心中顿时欢喜异常,淮军也该有新鲜血液注入了,眼前这个年轻人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对象。
“好了,今天是私下里的聚会,官场上的那一套东西就先搁在一旁,先坐下吧。”
有了李鸿章的回答,胡啸飞有对周围一干陪坐之人行李后,才在李鸿章对面静静的坐了下来。
有礼有节,又不失稳重,让胡啸飞在在座众人心中顿时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胡总兵,你既是聂功亭的义子,在这里没外人,我就喊你一生贤侄,怎么样?”
胡啸飞赶紧站起身来,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道:“胡啸飞怎当得起中堂大人如此称呼?”
李鸿章摆摆手道:“当得,当得。朝鲜三战打得日军丢盔卸甲,为我大清军队有序撤出平壤立下汗马功劳。你又出自聂功亭的芦榆防军,乃是我淮军一系,所以老夫叫你一声贤侄,有何不可?”
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在旁边说道:“胡总兵谦虚了,对日作战足以体现出胡总兵乃我大清一员骁将,乃我淮军之后起之秀,中堂大人历来对后期新人点拨颇多,照顾尤佳。”
胡啸飞对罗丰禄的话并不感冒,一句话就想把自己绑到淮军的战车上,老子可不是朽木已经不可雕的淮军,老子是自己,跟任何人都无关。
胡啸飞并没有答话。
李鸿章继续说道:“你能够在二十几岁就做到二品大员,真是大清国开过以来的头一份,能够得到皇上的青睐和赏赐,那是你的荣幸。此次皇帝召集大臣研究朝鲜战局,还特意把你从山东调回京城,足以证明你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对于朝鲜战局我想先听听贤侄的高见?”
这就来了,直奔主题。自己该怎么回答李鸿章呢?李鸿章是北洋大佬,可不是好糊弄的。自己应该再斟酌一二,尽可能的取得李鸿章的支持。
胡啸飞并没有急于回答李鸿章的话,而是拍拍自己的肚子说道:“中堂大人,下官下午在这北京城逛了半天,可是还水米未尽,这腹中饥饿,还是先让我吃点东西吧,再说了这军国大事,我一介武夫怎敢多言呢?”
在座诸人都听出来了,这胡啸飞是不想先开口说话,所以采纳肚腹饥饿来做借口。
罗丰禄心说,既然你不想先说,那我就先说。
“胡总兵,你尽管先吃着,我们这不是在朝堂上讨论军国大事,只是私底下的交流而已,不碍妨的。日军能够在朝鲜击败我入朝三万大军,可见其实力比我大清犹盛。我大清现在国力虚弱,国内自发匪后祸乱不断,列强又环伺四周,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和日本议和,无妨答应日本的条件。我大清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乃一泱泱大国,虽然损伤一些可是底气犹在。如果我们尽全力和日军拼争,那对我国力损伤犹重,虽胜恐亦是残胜,倒时候列强再来,恐我大清将国无不国啊。日军兵锋正盛,避之一二,我看无妨。用小惠而保存实力才是当务之急。”
罗丰禄一番话,让在座的诸人都频频点头,只有李鸿章没有吭声,而是紧紧的盯着胡啸飞。
read3;<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