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太和殿闹剧
“众位爱卿,对此次俄国与周...周海涛签订的和约,有什么看法。”光绪费了好大劲,才把已经到了嘴边的那句周逆给忍了下来。人家现在刚刚大胜俄国,风头一时无两,加之兵强马壮又近在咫尺,还是不要轻易招惹的好。谁让山海关离北京城这么近呢,光绪现在终于有机会体会了一把,当年他的老祖宗给崇祯造成的的困扰。
......大殿上安安静静的,一个出声儿的大臣都没有。今天皇上叫大早朝,地点还选在了举行大典的太和殿,这正是从所未有的事。(明清皇帝上朝,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乾清宫,清后期垂帘听政时在养心殿,并不是在太和殿,所以才有御门听政一说。太和殿的功能是举行皇帝登基、大婚、册封皇后、命将出征和每年万寿、元旦、冬至三大节接受百官朝贺及赐宴等盛大庆典的地方。嘿嘿,皇帝老儿的金銮殿不是用来上朝的,在大门口上朝,怪不得皇帝爱生病呢,动不动就龙体欠安,原来是让穿堂风吹着了。盗贼写的这段,时间是腊月,为了不让光绪这个倒霉孩子冻着,因病驾崩,就让他在太和殿上个朝吧。)
“周海涛在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弄出个什么自治区来,现在竟然还得到了列强的承认,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想和朕说的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光绪苍白的脸上泛起不健康的潮红,因为激动声音越发的尖利还带着丝丝的颤抖。
“皇上息怒,还请保重龙体啊。”翁同龢出班向上施礼。
“保重龙体,你们就只会让朕保重龙体,祖宗的江山社稷都要丢了,还保重什么龙体”光绪坐在龙椅上,跺着脚大声吼道。
“皇上,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您可要沉得住啊,不要未战先怯自乱阵脚啊。”群臣噤若寒蝉,只有翁同龢翁师傅敢在这时候说话。
“周逆先是在祖宗龙兴之地搞什么自治区,现在竟公开立国了,还得到西洋各国的承认,你们让朕如何沉得住?王文韶、荣禄、徐桐、孙毓汶,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执掌直隶、北洋、总理衙门和户部,你们有何话说?”光绪终于忍不住叫了周逆。
“皇上...那个...那个...周逆好像并没有宣布立国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徐桐咋着胆子出班回禀。
“没有立国?还要怎样才算立国?那份洋人转来的和约,你看过了没有,没看过朕这里有,你拿去仔细看看”光绪说着将一个折本直接扔了下去,“自立约之日起,两国各自约束国民人等,哼哼,这上面说的可是两国,还不够明白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皇上,一份和约用词不当,这个...这个好像说明不了什么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孙毓汶看徐桐满脸通红的站在那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硬着头皮出来解围。
“这只是一份和约吗?只是用词不当吗?上面有英、法、德、俄、美五国政府代表的签字,承认和约的合法有效,还要怎么才算是说的明白?”光绪气的脸都青了。
“皇上,周逆不臣之心早已显露无遗,不如早些出兵讨伐以免贼势做大...那个...那个...”王文韶出班启奏。
“讨伐?你们让朕拿什么讨伐?兵呢?饷呢?枪炮呢?北洋各军被人家像捻野狗一样捻回了山海关,你还敢说讨伐?荣禄王文韶说要派兵讨伐,你现在掌管着北洋各军,你出兵吧”光绪夹枪带棒的把站在下边半天不出声儿的荣禄也捎了进来。
“启禀皇上,北洋各军奴才刚接手不久,尚未补充完缺额,新兵的训练也刚刚开始,粮饷弹药皆无,此时出兵...奴才恐怕...恐怕难以取胜啊,皇上。”荣禄被王文韶连累了,只好也出来跪下回话。
“那就是说,你派不出兵来了?”光绪冷冷的看着跪在下面的一帮子。
“奴才有罪,奴才该死,辜负了皇上的期望。不是奴才不敢战,而是北洋各镇此时却是还没有与贼一战之力啊,皇上。”荣禄连连叩头。
“皇上,北洋遭遇连番大败,尚未恢复元气,难以与逆贼一战。素问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编练自强军,不如由朝廷下旨调往山海关进剿......”孙毓汶想岔开话题。
“张之洞?不知他那支自强军有多少人马?能不能管用还在两可之间,调往山海关进剿?呵呵,有多大把握哪?”光绪气乐了,张之洞的自强军他也听说过,不过一万余人,练得怎么样先不说,就这点儿人马,调来又能管多大用?据洋人的消息,那周海涛在辽东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三十比一,还是别去送死的好。
其实光绪并不知道,周海涛在辽东的部队是有三十万,但刨去驻守朝鲜及北边各地的军队和十万新兵之后,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兵力也就十一二万,真正准备入关对付他的是二十三四万(包括新兵,老带新,在战场上学会打仗),不过这也已经不是满清现在山海关以南的军队能抗衡的了,再加上张之洞的自强军也白搭。
“皇上,两江总督刘坤一乃湘军宿将,麾下亦有能战之兵,可一同北调,以为完全。”王文韶见皇上对自强军没什么信心,赶紧又把刘坤一的两江推了出来。
“呵呵,看来我大清不缺精兵勇将啊,你们......”光绪气坏了,让你们想办法,你们都是馊主意,现在又拿看不见影儿的湖广、两江出来顶缸,真是好盘算啊,北洋加上南洋,再饶上一个两江,这是向朕示威来了啊。
“皇上,恭王来了,现在殿外候着呢。”火冒三丈的光绪正要继续训斥这些不争气的家伙时,大殿门口值守小太监的高声禀报,暂时定格了他即将爆发的怒火。
“宣不,请恭王进殿。”光绪一个宣字刚出口,就看见翁师傅在向他使眼色,立刻就醒悟过来,这个恭王可不是个有本事的,不是眼前的这帮混账可比,急忙由宣改了请。
“奕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亲王奕上殿之后,颤巍巍的向光绪躬身施礼。(奕老头儿是光绪的叔叔,就不用跪了吧。盗贼猜的。)
“恭王免礼,来人,给恭王看座。”光绪从龙椅上站起来,伸手虚扶,又赶紧让小太监给恭亲王搬椅子。老头儿身体不好,老站着看再晕了,给个座儿吧,也显得自己尊重长辈不是。
“谢皇上。”奕也不客气,给光绪道了声谢,就坐下了。老了,身体不好,还生着病,管不了那许多了。
“恭王的病可好些了?这几日一直没见您来上朝,朕还准备这几日去府上探望探望的。”光绪说着客气话儿。
“劳皇上挂念了,奕的病不碍什么的。”奕坐在那儿,向光绪欠欠身表示感激。
“恭王,您今天来见朕,可是为了周逆与俄国人订立和约之事?”光绪现在最着急的就是这件事,有人在他的老家另立门户,准备与他分庭抗礼了,能不急嘛。
“不知皇上与众位臣工,有什么成议了没有?”奕反问道。
“哼恭王来之前,朕正与诸位爱卿商议此事,正商议着派那位能臣干吏率兵去进剿呢。”光绪冷笑着说道。
“进剿?是那位给皇上出的这注意啊?”奕用眼睛扫视着大殿上的众位。
“王文韶,王大人。”光绪替他们回答道。
“哎~糊涂啊,派兵进剿,那周海涛此时正愁着没有借口与咱们开战呢,你们到准备上赶着给他送一个去,真是...真是...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啊。”奕长叹一声,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王文韶、荣禄等人一眼。
“王爷......”几个人满脸羞愧的低下头,找不出什么话来回复。
“皇上,这时候开不得战哪,还是得以怀柔安抚为上啊。”奕向光绪拱手道。
“周逆已经公开立国,安抚还有什么用呢?朕只怕这圣旨还没到,他的大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光绪摇头叹气。
“老臣来之前,去见过皇太后了,她老人家让我转告皇上,一字并肩王亦可,兄弟之邦亦可,只要能给咱们励精图治整军经武换来时间。”恭亲王低沉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光绪以下所有王公大臣都被这个条件惊呆了。
“先稳住周海涛和他的中华新军,再联络列强,许以重利,让他们出面困住周海涛的手脚,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就能争取个三五年的时间,等咱们练出强军精兵,再与他一争长短不迟。”奕对众人的反应毫不在意,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不能啊,王爷此乃前所未有之奇耻大辱啊~”“自从圣祖爷以后,从未再有外姓王爵,此例不可开啊,皇上。”“皇上,万万不可如此啊,如此只会让狼子野心之徒更加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啊,皇上。”短暂的沉默之后,大殿上如同开了锅一般,各种强调痛心疾首的表达着它们主人对朝廷、对皇上的忠心。
“此事可行,万望皇上答允。”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一片表忠心的哀号中,显得那么的清晰与刺耳。
“逆贼”“周逆同党”“奸细”大殿上骂声一片。
“皇上,此危急关头,皇上只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我大清才有重新兴起之日。皇上,如今您忍一时之辱,方有重振乾坤之机。只要周海涛两三年之内不扯旗造反,我们就可练出一支能与之对抗的精兵,有了这支精兵,我们就有了变法维新富国强军的时间,只要我君臣一心,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就能稳如泰山。请皇上准恭王之奏,速下圣旨与周海涛,而后速速召回李中堂重掌北洋,再令张之洞大人扩编自强军,才是上策。还望皇上乾纲独断。”那个声音坚定的向皇上表述着他主人的意见,对周围的叫骂充耳不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