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二十一章 传承(四)

大宋帝国征服史 cuslaa 7983 2022-11-07 14:37

  第二十一章传承(四)

  大宋洪武三十年九月廿一。乙丑。【西元1155年10月18日】

  凛冬将至,而西山脚下的一处院落中,却有夏日炎炎。

  巨大的钢铁机械正安置在院落中,紧贴着中心的水井。黝黑的机器,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少特别。但唐辉看着这台凝聚了他多年血汗的造物,现在的心情,却是比成亲的那一天掀开新妇盖头时还要紧张。自半年多前又一台原型机的锅炉爆炸之后,经过半年的改进,他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巨大的锅炉中的火焰熊熊燃烧,在煮沸锅炉中的存水之余,也将热量散布到院子的每一处角落。两名肤色黝黑的天竺奴工赤luo着上半身,汗水在他们身上汇成了河流,但两人仍在奋力挥舞着铁铲,将一铲铲的煤块送进炉膛中。

  炽热的蒸汽从锅炉中喷出,通过铜质管道送入蒸汽机中,推动着这台钢铁怪兽发出隆隆的吼声。蒸汽机的顺利运转,一面飞轮被曲柄连杆带动,飞速的旋转着。

  唐辉、赵师弘、吴陆、沈胜等人,站在院落一角,在他们的身前还有一堵临时搭起的护墙,用来抵挡锅炉可能的爆炸。唐辉本想表示自己绝对的信心。站在蒸汽机旁,但硬是给赵师弘拉了回来,一名能独立开发蒸汽机的工程师可比什么蒸汽机金贵得多,赵师弘半点风险都不会让他去冒。

  蒸汽机轰隆隆的从院中井内抽取着清凉澄澈的地下水。飞轮和曲柄连杆往复循环,晶亮的水流从管口喷涌而出,溅满了整个院子,最后沿着地势,顺着流入了院墙边的排水沟。

  水流潺潺如泉,终于见到了投资成果的赵师弘对唐辉笑道:“这可比用水桶打水要方便多了,再造得精巧些,就可以拿出去卖了。”

  唐辉摇摇头,他是个严谨的性格,心中的喜意并没有表露出来,“这只是初步成功……还没有在船上做过实验。”

  “就算是初步成功,我也已经很满意了。”赵师弘真的很满意。现阶段,只要能跟工程院的产品打个平手,已经让他高兴得不能自已。他的投资并不算多,真正起到帮助作用的还是现在的这处宅邸。唐辉的确是个天才,以一人对一队,照样,“工程院阎卓大工四个月前好不容易拿出来的蒸汽机,也不过是在滦州煤矿中用来抽水。我已经看过了,真的是只能用来抽水,根本用不到船上。”

  沈胜惊讶道:“大王,你到底什么时候去的滦州?”

  唐辉关注的是另一个问题,“究竟那台机器究竟是什么结构?”

  “从结构上看,与这一台差了许多。但我对机械一窍不通。也看不出哪里的问题。”赵师弘想了想,问道,“要不要我去想办法将图纸弄来。”

  唐辉考虑了一阵,摇了摇头,“算了,不过是个抽水机。我的发明可是能上船的,没必要让大王你冒风险。”

  现在工程院发明的只能用来给矿井抽水的蒸汽机,唐辉从来就没放在眼里。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船舶和轨道车辆的动力上。而洪武天子用实封伯爵之位来悬赏的蒸汽机,也是注明是用来作为驱动船舶行进的动力。所以机械大工阎卓虽然在半年前,拿出来一台实用化很高的试制品,但到现在为止却没能弄上船去。

  “那什么时候能上船进行实验?”赵师弘问道。

  “只要船只能配合的上,这两天就能上船做实验了。”唐辉说道:“不过,一旦蒸汽机上船那就再瞒不了人了。而且还得先将那艘使用蒸汽动力的明轮船打造出来才行,不然也是没有任何用处。只是个摆设罢了。”

  赵师弘却笑道:“不管怎么说,我会进宫向皇爷爷提起此事。去向工程院报备,让他们派人来验收……一个大夫应该是跑不了的。

  在研究开发蒸汽机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进步,都是可以拿到一定的赏赐。凭着蒸汽机上机械传动用的曲柄连杆和飞轮,就已经不比阎卓发明锅炉的功劳差多少。

  赵师弘站起身,对唐辉和沈胜道。“你两人就等着好消息罢!”

  ……………………

  半个月后。寒霜已经降临。

  清晨,阎卓按时起床,走进了院中。他抬头看了看竖在院子中的金属杆,那其实是个气压计,杆顶密封的玻璃盏内指示气压的木造小人,比起前两日的阴雨天,要高上了几个刻度,

  “今天的天气看起来不错,应该不会下雨。”阎卓自言自语着。

  低气压主阴雨,高气压主晴日。对于大气压力的波动可以预示气象的变化,大宋的科学家们很早以前就有了认识。虽然在家中放一个注满水银的气压计效果更好,但立在外面,如同是个广告,当年阎卓还没成名的时候,便在故乡的家中竖起了一具,给他拉来了不少赞助。

  阎卓的两名学生疾步走进院子,“老师,比赛时间快到了!”

  “你们等等!”阎卓丢下一句,便回屋去更衣。对着镜子亲手佩戴好机械大工的金质徽章,他大踏步的走出房间,对着自己的学生们,“走罢!”

  作为当时仅有的三名机械大工程师之一,阎卓对自己的发明有着足够的信心。能获得实封伯爵悬赏的只有一人,他绝不会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因为就在一个月前,他刚刚改进了蒸汽机的结构,使得其能够上船使用。对于他今天的对手,阎卓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得到了岐王赵师弘的资助。要不是有岐王在他背后,也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这个闹剧。

  位于京城东南角的工程院。属于机械学会的高大厂房内外,已经云集了多达两百余人的观众。虽然是秘密测试,但对于消息灵通之人,这根本算不上一个秘密。陆游、宁易很早就到了,他们对蒸汽机很感兴趣,同时,对今天胜负的结果更感兴趣。谁让其中一方的资助人是岐王赵师弘。两人换了便服,潜藏在厂房外的人群中。

  “不知要怎么测试?”两人一边看着厂房中,两方安装调试机器,一边交头接耳。

  “应该就是按着天子悬赏上的那几条。稳定、适用、易修理,同时还可以大批制造。当然,成本越低越好。”

  有了稳定性,机器就不会三天两头损坏。实用性,为了能让战舰不受风力影响,实用性的蒸汽机至少能拖动千料左右的船只,或是带动有轨马车。而易修理,也是为了防止蒸汽机在远洋损坏时,能及时顺利的修理。因为需要用到蒸汽机的地方很多,也便必须拥有大批量制造的可能性。

  “但这几条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定下分数的。”

  正说着,陆游、宁易的肩膀突然间被重重的拍了一下,身子一震。猛然回头,却见是秦王赵伯铭,顿时吃了一惊。“大王,你不是大清早就入宫去了吗?”

  “我是刚刚出宫来。”赵伯铭对着两人轻声道,“我也是方才在父皇那里听说了此事,才特意赶过来的。还开始比了吗?”

  “正在组装呢,还要一阵子。”陆游也是轻声问着赵伯铭:“大王,你觉得哪个能赢?”

  赵伯铭对着两台蒸汽机左右看了半天,最后才道:“更有才华的那一方。”

  “说跟没说一样。”宁易嘟囔了一句。三人都是熟不拘礼,闲谈时也没那么多忌讳。

  “我倒是觉得阎大工能赢。”陆游说道,“也许唐辉的蒸汽机某一个项测试能胜过,但整体性应该是阎大工更强。”

  “这样的公开对决根本不应该做。若是今天哪一方败了,那他名声就完了!”

  “并不是说在对决中失败了就没用了。唐辉能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就造出实用型不差的蒸汽机,水平不比阎大工稍差。父皇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这么一个人才。”

  陆游点了点头,算是表示同意。又指了指厂房内的前台,“大王,不坐到里面去吗?”

  “用不着,在这里看看就够了!”

  就在赵伯铭三人低声说话的时候,唐辉已经结束了一切的组装和调试,走到了赵师弘和沈胜的那一边。

  “有把握没有?!”赵师弘低声问着。

  “把握?”唐辉冷笑了一声,“不,我赢定了!……我造的蒸汽机比工程院的要更加省煤。如果是放在煤矿里抽水,那无关紧要,但若是用在长途运输中,煤炭用得越省,那就代表船只走得越远……”

  ………………

  赵伯铭和宁易、陆游从工程院里出来,三人都无意继续参观后续的实验。虽然胜负依然没有决出,真正要评判两种型号蒸汽机的优缺点,分出高下来,至少还要测试几个月的时间。但在前面的几个实验中,已经表明了唐辉的发明的确更胜一筹。这名以一己之力,就压倒了由一个大工带领的研究团队的年轻机械师,在今天的测试上便已经一举成名。

  秦王的马车此时正停在工程院外,三人上了车后,宁易随即敲了敲马车车厢壁,对车夫道:“回府!”

  清脆的几声鞭响之后,马车掉头离开。

  寂静笼罩这车厢,三人沉默的坐在马车中。对于横空而出的赵师弘,让宁易和陆游都有些觉得不妙。虽然唐辉的成功,除了资金以外,与赵师弘的关系并不大。但能从提拔出唐辉这样的人次啊,代表着他用人的眼力。而蒸汽机这样的一个关系到大宋未来的发明,有一半的权利是控制在资助人赵师弘手中。可以为他引来许多新兴工商势力的支持。而赵师弘本人,在去年秋后,便学着赵伯铭当年的所为,改名换姓,加入了军学。近一年来。他的表现也是足够出色,论成绩,在年级中还是数一数二。

  宁易看了看半阖着眼皮的赵师弘,突然打破了沉静:“大王!”

  “不用担心!”赵伯铭知道宁易想说什么,笑着比出手势,让他不必再说。他笑得很轻松,并非是强颜欢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意。

  赵伯铭已经走出了去年江南变乱的阴影。他为了迎合军方的渴求,成功的推动了远征西域的战争。他的努力虽然直接引发了江南金融风暴,但并没有得罪任何一个有能力干扰储位制定的权贵。而他的父皇在给了他一个教训后,又及时出手保住了他。最后,将朱熹等一众谣言惑众之辈流放海外,使得民间怨有所归,六大王的民间口碑也并没有怎么下降。

  去年的江南金融风暴影响到的仅仅是江南本地。如楮币局、三大银行,还有东洋、西洋商业协会,这些控制者大宋财计命脉的巨无霸,都是毫发无损,甚至在其中赚够了利润。三大银行、两洋商业协会的股东,是以天子为首,云集了天下的顶级豪商和各大藩国。比起江南的富户,站在这些银行、商业协会背影中的大人物们,才是真正掌控大宋命运的中坚力量。

  至少现在赵伯铭在这一番变乱中,已经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了,在他父皇还在的时候,决不能随意向军中插手——这一点他虽然一直都有所自省,但还是比不上亲身经历带来的教训——父子间虽有血脉相连,但天家岂有私情,一旦与皇位有上瓜葛,再多的亲情也是一团狗屎。

  赵伯铭终于知道,一名真正合格的太子,应该像他的那位已经过世了的大哥那样,处处以父皇为先,远避军方,偶尔表现一下仁心,那就足够了。太子并不是天子,作为皇位储备和保险,在皇帝尚在的时候,要懂得藏身于阴影之间。太过放纵自己的权欲,便会引来天子的雷霆之怒,而天下所有人的命运却取决于九五尊,太子也不可能例外。

  ‘幸好父皇只是想给我一个教训罢了,并不是嫌弃。’

  马车迅快的在道路上疾驶,不过坐在厢壁厚近两寸的车厢中,却是一片寂静,甚至听不到什么声音。寂静中。赵伯铭突然开口,对自己的左膀右臂道:“你们怎么不问今早父皇唤我入宫究竟为了何事?!”

  陆游和宁易抬起头,看了看赵伯铭的表情,便问道:“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父皇想下诏征集天下英才,编纂一部《皇宋百科全书》!”

  “《皇宋百科全书》?!”宁易皱了皱眉头,问道,“是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那样的大典?”

  赵伯铭点了点头:“对!就是集合天下所有学科的大通典。”

  典籍不是单一的书册。而,对于尊崇以教化、传承为上的儒家,从而稳定皇权的历朝历代来说,任何一次大规模编辑综合经典,都是一项保证天子权柄、象征朝廷文治的巨大工程。

  为了彰显朝廷的文治之功,更为了让自己坐上皇位更加名正言顺,赵光义和他的儿子赵恒,都下令编纂炫耀文治的大典集。而另一个世界的后世,明成祖编纂《永乐大典》,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至于满清乾隆时的《四库全书》,更重要的用意还是放在毁禁对统治不利的书籍上。

  在大宋初年,赵光义和赵恒的统治期间,一共有四大典籍部书被编纂。有百科全书类的《太平御览》、史学类的《册府元龟》、文学类的《文苑英华》,以及小说传奇类的《太平广记》。

  不过洪武朝已经三十年了,虽然因为教育普及的缘故,国中文风浓郁,好学成风。但一部权威性的大典章,却始终没有编纂。有许多士子曾经上书,请求天子下诏。如今赵瑜便趁着六十大寿,准备召集天下各行各业的英才,编写一部《皇宋百科全书》。

  “按照父皇的意思,这部《皇宋百科全书》不属于传统的经史子集目录系统。而是融合收集大量科技类的图书。而且并不是编纂出来就算完的,日后还要十五年一修订,一甲子一重修。在皇宋百科全书中,无论文史经典,还是各类科学、创造,同时还有人物。用类似于字典、辞海那样的条目注释,一起编辑起来。”

  “这可是项浩大的工程,绝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而且无论谁来主持,都做不到糅合所有人的意见,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才能是一回事,身份地位其实更……”陆游话音突然顿住,盯着赵伯铭,而在他之前,宁易早已将目光钉在赵伯铭脸上。两人一齐难以置信的问道,“难道?……”

  “没错。”赵伯铭唇角上翘,“父皇打算让我挂名领衔,作为主编来主持编纂。”

  宁易、陆游对视一眼,几乎是喜不自禁。这个任命政治意味很浓。甚至可以与当年懿文太子代替皇帝登坛祭天相提并论。编纂百科全书的工作肯定很是繁重,但可以让赵伯铭趁机避开日后的风波。而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要与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共事,当然也会结下深厚的人脉关系。这可以让赵伯铭了解到大宋现有的各色人才,为他日后登基用人打好足够的铺垫。

  虽不能说太子之位已经确定,但赵伯铭的确是想着他梦寐已久的位置,前进了一大步!

  [奉献]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