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八月,马超带兵返回金城,并将战后留存下来的三千羌人兵马遣回了湟水谷地。
羌人虽是盟友,实力也强劲,战场上颇为好用,但想要称王称霸,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力量。
一次两次的友情援助或许可以,但次数多了以后,必然会出问题。要么得付出不少报酬,要么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马家如今还未做过帮羌人平定内乱之类的事情,一味接受羌人援助,使其将士死伤,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羌人头领内心不满。
马超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做得很主动,没有等羌王开口,就把这些人送了回去,并从汉阳郡西部几县的府库里拿出了一部分粮草,作为赠礼送给他们。
上次与张济大战,收编了不少敌军,而张济在如今的冀县兵力也不甚多。因此,遣回羌人兵马之后,除开马超的三千骑兵,剩下来的人马,在徐荣的统领下,依旧足以和张济勉强对峙。
反正已经不再敌对,派两三千人马看住那几个县城就好。
至于武威的那三千羌人,却是暂时无法遣回去。武威一郡之地,目前只有七千汉军,而且民生凋敝,人口稀少,青壮所剩无多,自然是要全用在农业生产上,征召不出多少新兵。
不过韩遂本就坑过羌人好几次,直接间接害死的羌人何止数万。因此,对于合兵一处,击败韩遂并占领其地,只是赔上三千士卒的话,羌人心里应当不会太介意。
而早在马超返回金城的前几天,派往朝廷的信使也已经成功返回,带来了朝廷的旨意和赏赐。凉州之地的大小官员、势力头目,也都得到了天子下达的命令。
只不过如今韩遂已死,这样的消息,也只能彰显出朝廷对马家的重视和抚恤罢了。想要让其他凉州小势力奉马家为尊,凭这一封诏书可是做不到的。
不过,别的都可以先放一边。天子诏书中所说的剥夺韩遂平西将军和武威太守的职务,将之赏赐于马家,对如今的马家父子来说,可是大好事一件。
欣喜若狂之后,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二人一致决定,由马超领了平西将军的爵位,由庞德领了武威太守的官位。
自此之后,马超也算是以未及弱冠之年,成为了大汉少数的高级将领了。这在整个大汉四百年中,也不多见。
至于马超原来的破虏将军的爵位,天子也没明说要回收,于是马家父子便悄悄地将其赏赐给了徐荣,一应符节印绶,全都派人送往了汉阳郡。
庞德这种老人,能力又强,忠诚度又高,自然需要赏赐。但这几名新加入的将领,也需要笼络人心,尽管他们的忠诚度有限,能力也不一定比庞德高。
除了这几人之外,凡是在此战中出过力的人,根据其具体功勋大小,也都统统有赏。
一番赏赐下来,众人莫不千恩万谢,心满意足,誓要为马家父子继续竭尽全力,征战四方。
而马家也在此之后,再次恢复了练兵、慢慢征收新兵以及治理地方的发展之中。
两郡百废待兴,如今正是韬光养晦之时。
九月,马家父子得到消息,北中郎将卢植统率朝廷的一万兵马,于七月时出渑池,入弘农,攻入函谷关,兵逼潼关。一路浩浩荡荡,气势汹汹,震慑得董卓等人惊诧不已。
本来,关中之东的那些地方,在去年年底诸侯联军散去之后,就被董卓慢慢渗透。有些地方如潼关被直接占领,有些地方则是派了少数兵力前往驻扎。
整个弘农郡,如今已经成了朝廷和董卓之间的过渡地带,说不清究竟属于哪一方。
不过朝廷此次趁着董卓着眼于和马家的争端,派出老将卢植,一举拿下整个弘农郡和函谷关,并兵逼潼关,也算是自从董卓之乱后,第一次在天下诸侯面前秀了一下肌肉。
董卓对此自然暴怒。不过潼关本就易守不易攻,卢植论起资历辈分和沙场经验,比他都要高出一截,更不要说是樊稠这个在他麾下都不算顶尖的武夫了。
能够守住潼关已是不易,同等兵力下想要指望樊稠带兵击退卢植,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虽说在历史上,时间稍稍往后推移,也有董卓麾下诸将作乱,其中的李傕还是谁带兵击败了老将朱儁的事情。
但那个时候朱儁手里的兵马,几乎都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和朱儁本人也没有太大的契合度,用起来不顺手,仓皇应战,士气不高,军心不齐,战败难以避免。
而此时卢植统帅的一万人马,乃是精心准备后而来,本身也算是一支精锐之师,至少在士气和军心上没有任何问题。
面对这样的配置,董卓觉得,就算是巅峰时期的自己上去,同等兵力下,获胜的几率最多也就一半。
当然,潼关之所以到现在还能守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卢植放水了。
至于为什么要放水,原因也很简单。放着潼关在这里,虽然阻挡了他们西进的道路,但反过来想,也相当于是限制了董卓军的发挥。
诚然,有潼关在这里,只要不被攻破,卢植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关中之外,进不了关中,更威胁不到董卓。但董卓想要派人出关再次威胁弘农乃至河洛,也就只能从这里出来。
如此一来的话,卢植只需派一支兵马在潼关之外安营扎寨,看住樊稠,就可以限制住董卓势力的肆虐。毕竟,关卡这种东西是用来防守的。
这就如同蜀地一样。都说蜀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是蜀地之人想要出蜀,同样也很困难。道路难行限制的可不只是外人,连自己人也给限制了。
如果身处关卡之内的人只是愿意自娱自乐做个土皇帝的话,那倒还好。但若是想要称王称霸,虎踞天下,那么这关卡反倒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累赘。
卢植在上表给朝廷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就将麾下兵力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驻扎在潼关之外,震慑樊稠,使其不敢妄动,一部分退守函谷关,守卫河洛西线。
对于卢植的做法,朝廷基本没有异议。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皇室,在面对董卓这个共同的敌人时,还是很容易步调一致的,尤其是在目前他们双方的实力加起来都没有董卓强的情况下。
至于董卓本人,虽然有过愤怒,但既然和马家都选择了和谈,那么和樊稠根本打不过的卢植,继续对峙也行。反正自己目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安心发展。
等到几年后治下发展繁荣起来了,就厉兵秣马,拼命暴一波兵,训练成军后,直接出关大战。
到时候,不管是朝廷还是马家,都将在他的威风下瑟瑟发抖。
至于调兵对抗,目前的问题也跟马家那边一样。如今李傕郭汜等将领在关中瞎胡搞,不得人心,关中各处至少得留两万人马镇守。
如此一来,派往援助潼关的兵力有限,虽然强于对方,但不能保证稳赢。若是万一输了,还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
总之,董卓一方目前的状况就是,比两边的马家和朝廷都要强,但这种强还没有达到碾压的程度。
因此,在两边树敌、内部不稳急需发展的情况下,面对敌人的挑衅,是打是和就会比较难处理。而最近几年,董卓正好喜欢享乐安稳了,那就和吧。
……
西北之地平静了没多久之后,便迎来了秋收的季节。
此番马家治下,金城郡内算是丰收。尽管年内发生了和韩遂之间的大战,但由于持续时间并不长,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并不大。
马家父子自从去年冬天回到金城之后,励精图治,在这金城可是花了不少功夫,今年天时也还算可以,丰收是必然的。
但武威相对而言就没那么好运了。数万青壮被韩遂征发,大都死于战乱,使得武威之地原本的许多农田无人照料,荒芜废弃之地很多。
尽管庞德后来组织人手加急处理,但收成也不算可观。
不过韩遂此前治理武威的几年间,倒也算是战事稀少,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武威郡内各县城积粮不少,用来赈济灾荒和供养军队还是毫无问题的。
到了冬天之后,就是农闲了。马超在思索之后,想出了一个扩充实力的好办法:训练民兵。
如今的金城和武威两地,人口不足,生产低下,若是强行征兵,只会自绝后路,断绝以后的发展潜力,而且他们也撑不起这么多军队的粮草消耗。
但如果发展民兵的话,就可以农闲练兵、农忙生产,自给自足了,也不需要官方专门拨发粮草和金钱。农业生产和发展军事两不误,两全其美。
甚至如果不是马家麾下兵力有限,必须得驻守各处要地的话,他都想像诸葛亮那样,直接拉着大军找一处地方屯田了。
而这套屯垦戍边的办法,被马超稍微改造之后,就相当适合当前的马家治下两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