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夏,吕布带领并州边疆联合部队二万人,在定襄郡西北的旷野上和南匈奴三万部队展开了一场大战。
此战双方皆是准备充分,颇有一股决战的意思,斥候和分兵都被撤了回来,双方几乎是没用任何谋略算计,就这样堂堂正正地正面对战了一场。
战斗的结果,吕布在指挥部队跟着南匈奴大战了三个时辰之后,最终以少击多,大获全胜,歼灭敌军一万,俘虏一万,南匈奴剩余兵马,在呼厨泉的带领下仓皇草窜。
除去半路上的逃兵和被吕布先锋骑兵部队追杀而死的少部分人外,最终跟着南匈奴首领呼厨泉回到河套一带的,只有六千人马。
此战过后,加上此前两年在雁门郡和定襄郡其他地方损失的兵马,南匈奴的控弦之士直接少了一半,实力大为下降。南匈奴单于于扶罗直接被气成重病,呼厨泉因为大败亏输,直接被于扶罗解除了军权,暂时闲置了起来。
南匈奴虽然身处河套沃土,实力不错,控弦之士也有十万之多,但光是这一场战斗就损失了两万多人,接近四分之一的部队数量,这样的惨败,就算南匈奴势力再庞大,也有些经受不住。
再加上侵犯并州边郡时,南匈奴经常冲锋在前,这几年随着吕布的崛起,入侵并州的胡人大都有来无回,所以在定襄郡和雁门郡内,南匈奴此前已经折了两万多人马了。
更何况,如今草原上的霸主,可已经不再是匈奴人了。
南匈奴所栖居的地方接近中部鲜卑,而身为在漠北草原生存了数百年的部落,南匈奴的人对于这里的弱肉强食,自然拥有着最深刻的体会。眼前的损失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致命的是,此时南匈奴势弱,恐怕很容易有麻烦找上门来。
不管是本就是比他们强大的中部鲜卑,很有可能会挥兵南下,想要趁机吞并了他们,侵占河套平原。还是那些之前被南匈奴欺负过的小部落,此刻估计也会趁你病要你命,呼朋引伴打上门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南匈奴的高层对于吕布恨得咬牙切齿,无不想把这个给他们造成巨大损失的人给出兵灭掉,但为了自己部落的生死存亡,还是安纳下了内心的怒火,窝在河套装起了孙子。
而吕布所部,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损失惨重。毕竟,对方的兵力比他们多,战斗力也不差,此战过后,并州边疆的各支部队,加起来都不足一万人了。这也就是说,吕布一方的战损超过了一半。
经历了此次大战之后,吕布这两年来随着不断的胜利而再度变得骄狂的心情,也宛如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迅速地冷静了下来。
胜利,倒是得到了,而且对方还几乎被全灭,可以说是一场大胜。但自己这边呢?损失过半,俘虏比自己的士兵还要多,深入定襄郡后,粮草供给就有些困难了,士兵们久经战斗,身体也疲惫不堪,亟需休息。
且不说在这个时候继续作战是否在战略是个正确的选择,就是在战术上,吕布也能看得出来,他要是强行打下去的话,最终失败的只会是他自己。
看来,想要完全收复并州边郡,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解决的事情啊。
吕布摇了摇头,有些失落地想到。
半晌后,他又慢慢地抬起头来,朝着西北方向看去,从这里沿着这个方向再往前几百公里,就是他的故乡九原了。他原本还以为,再过一半年就能回到家乡去,可惜,现在看来,怕是很难了。
猛地吸了一口气,吕布强行让自己镇定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次都是一场大胜,至少定襄郡几年之内是彻底不会再有胡患了,没必要这么垂头丧气。
等到他恢复了元气之后,明年,运气好的话,或许就可以收复云中郡了。
云中郡再往西就是五原郡,而他的故乡九原,就在五原郡的西边。
这样一步一步地来,其实也挺好的,至少可以看见自己慢慢地进步,和这帮兄弟们逐渐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拼搏,保卫父老乡亲一方安宁。
至少,没了几年前洛阳城内那些繁文缛节的束缚,以及吕布完全不擅长也不明白的心机和算计,现在的吕布活得轻松了许多。
或许,当初跟着丁原去了洛阳,是他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选择吧,若非如此,那些追随了他多年的兄弟们,也不会尽数丧命在虎牢关下,客死他乡,死得不明不白。
吕布一边想着,一边迈步向军营中走去,沿途遇到的军士见到吕布后,都会恭敬得行个军礼。
哪怕吕布也曾多次解释过,他只是想要带领大家一起抗击胡人,别的并不奢求,但跟着他作战的这些人,不管是武将还是基层士兵,都已经下意识地将吕布当成了自己的主公。
这样一位武艺超绝的将军,放在军中本就是非常吸引人气的存在,再加上他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保护了一方安宁,因此,将士们对于吕布,基本上十之八九都是狂热的崇拜外加尊敬。
至于主公一说,尽管有些脑子灵光的将领也看得出来,吕布不是一块做主公的料,但如今的天下局势波谲云诡,不跟个实力强大的人混,很难活下去。
而想要彻底跟着一个人混,让他长时间的不遗余力地维护你,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认主,撺掇着自己的上司另立山头。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吕布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麾下的将领,却已经大都自然而然地将他当成了这雁门和定襄二郡的新主人。
甚至要不是雁门郡的太守对于吕布的部队一向都是大力支持,这些人都想来一个黄袍加身,干掉雁门太守,拥立吕布上位了。
至于官爵,这还是问题?这个时候的大汉天下,拥兵自重的又不是他们一家。
除非做了非常惹得皇室不快的事情,只要你实际上占据了某个地方,然后又愿意给朝廷一些利益,朝廷其实也是愿意给你给个面子,做个顺水人情直接把官位给你的。
虽然他们现在也拿不出什么东西去交好和孝敬小皇帝和朝中的那些重臣,但雁门和定襄本来就是偏远贫穷之地,也没多少油水,没孝敬钱也能理解。
再说了,这些将领虽然脑子不是太聪明,但大概的道理还是懂得一些的,吕布带着他们从胡人手里夺回了定襄郡,这本来就是大功一件了,以此作为资本,换得拥兵自重的官爵,完全不算过分啊。
不过吕布好像对这些事情并不怎么感兴趣,雁门太守又干得好好的,众人也不好意思下黑手,只能这样拖着了。
不过,他们愿意拖着,别人却不会这么做。
吕布已经来到并州边疆三年半了,就算他刚开始的一年里,他的部队数量不多,行动范围不太广,行动踪迹也不太显眼,还不太容易被人发现的话。
那么到了第二年结束的时候,并州刺史便已经注意到了在边境有着这样一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部队。
毕竟,雁门郡再怎么偏僻,那也是并州的一块地盘,并州刺史多少还是会注意一些的。
虽然在那里的边疆部队成分复杂,有些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有些是地方的世家大族豪强等组织起来的,有些是前几任并州刺史时期的官兵,但身为当代并州刺史,他在那里也是有着听命于自己的部队的。
如果说刚开始的时候,部队数量众多,相互之间又不统属,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并州刺史可能关注不到吕布的话,那么,等到初平三年底,吕布几乎是将并州边疆的一大半部队都给拉拢在了一起,共同作战,这样的大事并州刺史不管怎么样都会注意到的。
在那之后半年,他便知道了这个新兴部队头领的身份,原来是数年前威震并州边疆的飞将吕布!
他居然没死,而且再度回来了!
怪不得全天下人都找不到他,都以为他死了。原来他是躲在了这样偏僻的角落里,几乎是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专心于驱除胡虏。
从此,并州刺史对吕布的关注就多了很多。虽然骑兵作战,往往在短时间内辗转很多地方,来去如风,但这并不妨碍并州刺史对吕布的大体行踪和战斗情况的了解和掌握。
甚至,单独对抗胡人,坚持到很晚才向吕布靠拢,开始一同对抗外敌的那几支部队,也是在并州刺史的授意下才这么干的。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马,都是并州刺史的直属部队。
不过,掺进去一两支部队并不能影响到吕布对并州边疆军的掌控,对于这一点,并州刺史心里也有数,他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确实是为了更好地抗击胡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近一步地了解吕布,以及攫取他的战功。
毕竟,有了自己的部队加入,以后不管是吕布取得了什么样的胜利,都有他的一份功劳。再加上他本就是并州刺史,是这并州境内的最高长官,吕布在并州境内的战功,都有他的份。
简单来说,就是吕布的战功,他能够给顶替掉。
并州南部的上党太守张扬,盘踞上党已经有多年,最近还把触手伸进了西河郡境内,对于这种地头蛇势力,并州刺史是毫无办法。
并州东面的太行山脉附近,是黑山军的地盘,黑山军尽管战斗力有限,但禁不住人家人多,褚飞燕、张牛角这两个家伙,屡屡下山闹事,他能够招架住就不过了,更不要说收服和统治。
这样下来,他这个本来就威望不高的并州刺史,除了掌控着并州州治所在的太原郡之外,就只能向北面发展了。
而若是在自己部队的协助下,能够大胜胡人,将其驱赶出去,收复并州一二郡,那么他的政治资本就会上涨很多,声望提高,战功赫赫,到时候不管是调离并州这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还是加官进爵,成为州牧都不是问题。
在如今的大汉天下,州牧制度几乎已经完全替代了刺史制度,从名义上来说,州牧拥有着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独立性很高,许多事都可以自行决断,权柄很重。
但若是州刺史的话,基本上就只负责政事了,军权虽然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但绝对不多。
而大汉天下之所以会陷入如今各地拥兵自重的局面,在诸多原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黄巾起义后,朝廷为了迅速平叛,授予了一些地方大员可以不经过向朝廷报备而独自招募士兵的权力。
不加限制,私自招兵,这无疑会使得地方大员的军权大涨,实力大增,部队数量急剧增加,逐渐脱离朝廷的制约。但在当时,为了尽快平定漫山遍野、波及全国的黄巾之乱,给大汉朝续命,朝廷也不得不这样做了。
但这样的例子一开,后面就收不住了,就算黄巾起义被平定了下去,张角三兄弟也纷纷死掉,但是黄巾军余部还很多啊,没了这些人制约,以后再出现战乱怎么办?
况且,地方大员都已经拥有了这么强的军事实力,岂会轻易听你的话,乖乖地把军权交出去?
开什么玩笑,这样搞了之后,地方军的实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中央军和直属于朝廷的部队了,这个时候能咋办,难道派兵讨伐地方大员?
但如今的并州刺史是个特例,原因很简单,他是新来的,在当地没势力。而且,并州境内的几个地头蛇实力很强,他只是刺史,不是州牧,并没有征兵权。而没有了实力支撑,他也不太敢不经过朝廷任命就开始搞事情。
因此,他可以说是如今各州刺史和州牧里面,实力最差的一个了。甚至比当初的兖州牧刘岱和豫州牧孔伷这种已经被这乱世所淘汰掉的人,还要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