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也没有料到,在他即将攻下整个河西走廊的时候,会冒出来这么一件破事儿。
若是在战场上忽逢巨变,遭遇埋伏,大败亏输之类的话,也就罢了。毕竟,猎犬终须山上葬,将军难免阵前亡。在沙场上混日子的人,死生尚且预料不准,变化无常,更何况胜败?
尽管马家的实力在经过几年的扩张和发展之后,已然不弱,而河西走廊一带,尽管地方不小,但却分为很多区域,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相互掣肘,无法拧成一股绳,化为一股力量。
况且了,如今河西走廊一带的各大统领,基本上都没有野心和实力去统一整个河西地带。
因此,马超此处出兵攻打河西走廊一带,尽管难度系数很大,但那更多的是在后勤保障方面的难度,以及由于对敌方具体军情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的难度。
真要说起来沙场对决,正面碰撞,马家的实力完全不怵一盘散沙的河西走廊各大势力。
但是,就算马家的实力能够稳压河西走廊各大势力一头,那也不能说明他们就一定会必胜,尤其是在具体的战斗中会必胜。
或许,他们赢得整场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但在这个过程中间,肯定会有胜有败,就算他们每一次的实力都超过了对方,也会有胜有败。
原因很简单,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谁也不能预料到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将领只能做出预估,这场战斗打赢的把握大概是多少,这种。
但若是求全责备,让将领们一定要讲清楚,这场战斗能胜还是会败,或者说在实力超过对方的情况下,能否保证百分之百的胜利,这些其实都是天方夜谭,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儿。
因此,尽管到了即将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马超的心神已经不由自主地松懈了一些。但是,如果是在战斗上出现了一些波折,一些意外,一些不利于马家的事情,他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
然而,如今发生的这事儿,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也有些不知该如何来应对了。
虽说目前的局面也是由于战斗而引起的,由于敦煌郡内的敌军突发性地战略转移,以及马超之前为了掌控所有局面,不让这攻占河西走廊的最后一郡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所以派出了自己的两个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弟弟去攻打冥安城池,并阻挡一切来犯之敌,阻挡住敌人的退路。
所有这一切导致的结果就是,敦煌郡内的大部队忽然撤离,遇上了防备不及的马休和马岱二人。
尽管马休和马岱二人所带领的部队,原本就有着截断敦煌郡东南部分的道路,防止和消灭万一可能出现的敌军的任务。
但是,截断逃兵的逃亡之路,歼灭军心涣散、斗志全无的溃兵,和硬刚战略转移的大部队,阻挡住敌军战略转移的步伐,那可完全是两个概念。
一个面对的是人心惶惶的残兵败将,一个面临的是准备充足、士气高昂的正规部队,对于马休和马岱这样的战场新手而言,结果不言而喻。
若是前者,他们俩凭借着个人勇武,自己麾下中层将领的给力程度,马家军士卒整体上的精髓程度,完全可以战而胜之。
但如果是后者,只靠着一波莽,只靠着个人勇武,只靠着硬实力死拼,而不是靠着统帅和指挥大军,整合出大军的整体实力,灵活运用,捕捉战机,在关键时刻给予敌军会心一击,那样的话就很难取得比较大的战果了。
尤其是敌方的兵力数量还远在马休和马岱的部队之上,足有两倍之多,超过了一万。
这样的情况下,从未单独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马休和马岱,自然无法抵挡住这样的攻势。
而前几天的战斗情形,在如今看来已经很清晰明了了,马休和马岱遇上了敦煌郡内的大部队,见猎心喜,年轻好胜,丝毫没有畏惧,也不顾几名中层将领的阻挡,直接带着人马和对方硬刚了起来。
尽管马休和马岱的一波莽也给敌人带来了不小的伤害,甚至让敦煌军将领有些慌张,以为马家军早就预料到了他们会瞒天过海,早就派大军在这里阻挡他们了。
不过,等到敦煌军将领反应过来之后,整顿好心态,重新组织军队,对马休和马岱发起了狂猛的进攻。
让你惊吓老子,让你得瑟,搞的我以为有大军在这里,原来是一群毛头小子!
既然如此,那也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打不过马超的大部队,我承认,我服气。但打不过你们,那就是说笑了。
以我们敦煌军的整体实力,全力以赴,就凭你们这些人,也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反正打不过马超,正好拿你们来出出气。
自然,面对着怀有复仇心态的敦煌郡大军的全力以赴,马休和马岱二人,在刚开始的一股莽劲儿过去之后,就陷入了一个相对疲软的状态之中,完全无法招架敌军。
而作死的是,两个年轻人这个时候还有点不服输,想要鼓舞起士气,再度和敌军一决雌雄。
然而,结果就是,士气确实鼓舞起来了,战斗力也提高了,但仍然无法击败敌军。
甚至因为这些时间的拖延,马休和马岱二人的部队,还被敌人给团团围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两个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年轻人才懂得了害怕,才意识到了对方的强大,以己方的能力来说,完全不可力敌。
可惜,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已经晚了。
尽管在马休和马岱的左冲右突之下,他们的部队也曾经几度冲出了敌军的围困,但是,敌人凭借着人多势众,又重新将他们包围了起来。
如此三番五次之后,马休和马岱终于将自己的体力、麾下部队的人数和体力耗费得七七八八,彻底失去了突围离去的机会。
受到挫折的他们,终于开始愿意去听从那几名中层将领的建议。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些中层将领尽管经验丰富,但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所在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无法以主将的角度去思考和应对目前的局势。
因此,他们也给不了马休和马岱多好的建议了。毕竟,他们擅长的就是帮助主将组织和聚拢部队,保持攻势,护卫主将,留守断后等任务。
但如何从宏观角度来指挥调度大军,进行作战,攻守撤离等事情,他们却是完全搞不定的。
因此,战后的马休和马岱,就只能普通斗败了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苦苦支撑。
若非他们身为年轻人,心里有些一股极端充实的傲气,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精神矍铄,憋着一口气拼命抵挡,他们这边早就崩盘了。
当然,他们二人之所以能在战败后继续支撑好几天,其中也有着敌军放水,想要以较小的代价拿下他们的原因在里面。
话休繁絮,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此刻的马超,正在抓狂得跟对方派来的使者谈判。
对于谈判这种事情,马超实在是不太擅长。相比他在战斗上的天赋和能力,谈判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虽然他现在看起来比前身要沉稳智慧了不少,但仍然有着一股莽气,最多是鲁莽的成份大大减少,动脑子的时候大大增加,但绝对不是那种智珠在握的人。
尤其是对于人心人性的了解,对于人类心理的把握,思维的揣摩,他也只是占了后世的一些便宜而已,并不擅长。
所有的这一切就导致了,当他在面对对方的挑衅和漫天要价时,就有些无奈了,不知该如何处理,甚至经常被对方激怒,差点情绪而起。
因此,如今的谈判情形,对于他来说就很不好了。
不过,他也没有彻底乱了阵脚。毕竟,这边拖延的时间越久,典韦和候选等人就能完全将敦煌郡那边的局势掌控住,而酒泉郡那边的张辽和成宜,也能够在处理完主要事务,稳定住了所有的局势之后,率军前来汇合,给予对方更大的压力。
毕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手中有兵,气势汹汹。只要马超这边保持足够强劲的实力,就能够震慑住敌人,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压力,让他们的心态崩溃。
尽管对方如今几乎已经摸清了马休和马岱二人的身份和地位,知道了这二人的重要性。
但他们对于马超的果决也是有所了解,若是将马超逼急了,凭着两个兄弟不要,含怒出击,将他们全部围歼,然后一个个查出老家,全家抄斩,烧了送给自己的两个弟弟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在马超和对方会谈了三天之后,随着张辽闻讯后,带了三四千人马前来助阵,对方的态度迅速软了下来,再也不提要马家全部退出河西之地的要求。
纵使是漫天要价,也只是提出让马家退出酒泉和敦煌二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