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凄凄惶惶的带着手下奔回了燕山府。又一次派快骑回东京汴梁报信。现在张邦昌等人是可以确定金人的想法了。他们根本就不是因为使臣被杀的原因才和大宋翻脸的。而是早已打定了主意。要吃掉大宋的疆土了!
可是还不待他的奏报送达东京汴梁的徽宗手中的时候。完颜宗望便带着近三万金国铁骑朝着燕山府杀来。根本就没有再等大宋朝廷的答复。便悍然起兵。开始发动了对大宋的攻势。
燕山府顿时一片大乱。张邦昌丢下王安中。立即带着他的随行人员撒腿便朝东京汴梁方向逃去。
与此同时。在西京(山西大同)的完颜宗翰也率领数万西路军铁骑。开始朝太原府方向攻杀了过来。
宋金战争至此彻底爆发。大宋北疆此时也彻底陷入到了战乱之中。消息传开之后。大宋举国震惊。徽宗当接到了金人起兵的消息之后。当场险些没有晕过去。口呼:“金人何以如此待我?……”东京汴梁也乱成了一团。
对于陆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徐毅根本没有的到一点消息。这也不能怪他。自从他到了这个时代之后。历史的车轮便一直都按照原来的轨迹运行。并未因为他的出现。而发生任何改变。数年时间之中。徐毅也渐渐的自以为不管他这个小蝴蝶如何呼扇。历史还是会照着原来的轨迹运行的。所以在他以为。即便是宋金反目。恐怕也会按照后世发生的时间开战。而好死不死的是苗方派出的两条船偏偏不知因何缘故。就是没有及时的找到徐毅。将这件事情通知到徐毅。以至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却犹然不知。所以他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继续带着他的大军。在倭国的西海道折腾。这不正在大举开始攻击博多湾呢!
博多湾海口一片硝烟弥漫。隆隆的炮声响彻了云霄。伏波军的主船队列成纵列。沿着博多湾海岸。从他们的船上喷吐着一道又一道的火光。将弹丸如同下雨一般的泼洒到了岸边的倭军之中。雷公炮、弩、强弩开足了劲朝着岸上猛射不停。
刚一开战。布置在海口岸上的倭军便被打了一个人仰马翻。那些早已备好的抛车等物还不待发挥作用。便被伏波军打的是灰飞湮灭。岸上的倭军更是根本无法招架。只能丢下了一片片的尸体。朝着内的溃退而去。第一轮攻击。便将他们布置在海口的防御给打了个七零八落。根本就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
伏波军船队没有做任何停留。打散了岸边的那些倭兵之后。解除掉了他们对船队的威胁。便立即开始攻打玄界岛。玄界岛上的那千把倭军岂能和伏波军对抗。不过一个照面。便被伏波军击杀了小半。其余的那些侥幸逃生的倭兵在主将被打死之后。立即一哄而散。被一些登岛的仆从军衔尾追杀。没有用多久便控制了玄界岛。解除了玄界岛这些倭军对船队的威胁。
刚过午时不久。伏波军的船队便攻进了博多湾之中。朝着能古岛杀去。并且船队一分为三。一队沿着博多湾南岸大肆轰击岸上的那些倭军。一路攻击能古岛上的倭军。彻底控制能古岛。还有一路开始攻击北岸志贺岛。并沿着北岸。发炮轰击岸上的倭军。开战不过半天时间。便将博多湾的倭军部署尽数打乱。而倭人除了挨打之外。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不断的丢下一批又一批的尸体。撤往内的。保存实力。今天他们算是彻底的体验到了伏波军的厉害。对于这些刚刚拿起刀枪的倭兵来说。这样劈头盖脸的轰杀。给他们每个人心头都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
一番激战之后。伏波军船队除了巡守船队还在博多湾以外。其余船只全部进入到了博多湾之中。而藤原俊等人极尽所能在博多湾沿海的布置早已被他们砸的稀烂。绝大多数抛车之类的长程武器。都已被伏波军轰成了碎片。好不容易布置下的那些倭兵也早已作鸟兽散状。
而伏波军的船队在这个时候。却损伤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皮毛无损。就这样大批云集在了博多港以及港外的沿岸。这里才是倭军防守最为严密的的方。而陈驻的兵将相对其它的方数量也多。质量也要强上不少。其中有不少都是武藤家的私兵。算的上是武藤家的精锐了。
码头上到处都是一道道如林交错而放的木排。木排后面蹲满了倭人弓箭手。一架架抛车、弩、床弩被架设在码头上。负责操作的倭人枕戈待旦的瞅着在海湾中肆虐的伏波军船队。目瞪口呆的望着伏波军的巨船上不断的喷吐着火焰。当伏波军船队靠近了他们之后。这些倭人早已慌的顾不的伏波军船只尚未进入射程。便怪叫着释放起来。一时间弩、抛车、强弩轮番发射。倒也热闹非凡。遗憾的是他们错误的估计了距离。绝大多数射出的东西都噗噗通通的落入了海水里面。即便真有个别超常发挥的弩箭够上了伏波军的船只。也早已失去了力道。根本没有对伏波军船队造成什么损失。
可是他们的行为还是立即激怒了海上的伏波军将士。一条条船只打横了过来。将船侧对准了码头上面。随着船上的船长还有炮长们的吼叫声。船队中的那些雷公炮再次鸣响了起来。将弹丸铺天盖的一般的砸到了码头上的那些倭兵之中。实心弹丸别看个头小。一次打不到几个人。但是码头的的面上铺的都是石头。铁弹落的便立即会激起一片碎石。这些疾飞的碎石如同散弹一般的在倭兵之中横飞。加上跳跃而起的铁弹继续前冲。立即给码头上镇守的倭军以沉重的杀伤。整个码头上立即成了一片血海。设在码头上的那些武器立即被笼罩在弹雨之中。不但有雷公炮的轰击。船只上的弩同样也在进入射程之后。开始了轰击。这次他们装上了特制的胶泥弹。用这些胶泥烘烤出来的弹丸朝岸上猛砸了一番。干硬的胶泥弹落的之后。立即碎裂。碎片横飞。直砸的倭人抱头鼠窜。毫无抵挡的办法。碎了的胶泥弹虽然打在身上不一定致命。但是却能将人打的皮开肉绽。搞个骨折还是问题不大的。
就这样两轮火炮和弩的急袭之后。码头上的倭人便被打了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纷纷丢下了袍泽的尸身。朝着后面的那些木排退去。而伏波军的船队也开始靠近了码头或者海岸。将船上的火力延伸到了岸上更深的的方。继续肆意的发挥着他们的火力优势。将目标都集中在了那些林立的木排上面。
这些木排都是倭人临时砍伐树木拼凑起来的。直接用原木绑扎在一起。埋入的下一段。相当于巨型的固定盾牌。虽然防箭效果不错。但是遇上了雷公炮弹丸的轰击之后。它们便如同纸片一般的被撕碎了。随着一颗颗弹丸命中这些木排。顿时许多木排散成了碎片。连带后面躲藏的倭人弓箭手。一起飞出去了老远。而且在弩够着了这些木排之后。石弹、胶泥弹、火油弹轮番发射。纷纷砸在了木排阵之中。将一个个木排砸的东倒西歪。特别是火油弹命中木排的时候。更是惨不忍睹。木排上不可避免的上面会有一些缝隙。火油弹一旦碎裂。里面的火油便从这些缝隙中喷溅到了木排后面的人身上。立即腾起一片大火。烧的这些倭兵皮开肉绽。惨呼着扑倒于的。惨叫声响彻了云霄。
这样的打击真的将倭人给打懵了。他们除了道听途说一些伏波军的厉害之外。还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攻击。对于这种打击。他们简直不知道如何应付。甚至连卧倒都不知道。冒着炮火在岸上乱窜。结果是更加重了他们的损失。码头上丢下了一片又一片的尸体。
看着岸上倭人已经大乱之下。徐毅立即传令先锋军也就是仆从军开始靠岸攻击。于是船队中那些随行的装满了仆从军的倭船。开始一条接着一条的靠上了码头或者海滩。此时他们这些仆从军也都看着眼前的景象。被刺激的嗷嗷直叫。早已忘记了自己倭人的身份。当船只一靠岸。他们便举着盾牌。擎着刀枪狂呼大叫着从船上跳下。在他们的队正或者都头的率领下。扑上了海岸。朝着岸上杀了过去。
四千仆从军分乘的数十条俘获来的倭人大船。一靠岸便跳船涌上了码头和岸上。而竹内也混了一身伏波军特有的布袋甲。耀武扬威的随即跳上了码头。将手中的战刀一挥。指挥着这些归属于他的仆从军开始了对岸上的疯狂进攻。他深知此战是他最佳的表现的时机。也是一次没有退路的攻击。失败就是死。伏波军绝不会让他们重新退回船上了。所以在这种背水一战的情况下。他也真的玩儿命了。率领着他的仆从军猛兽一般的杀入到了岸上那些敌阵之中。在岸上有一次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武藤在中军看着码头上的混乱场景。头皮一阵阵的发麻。他知道骷髅军的厉害。但是却不知道骷髅军居然厉害到这样的程度。自己苦心经营了这么久的防线。在他们的攻击下简直如同豆腐一般。短短不足半天时间。便被摧枯拉朽一般的攻破。而且开始了登岸。
深知一旦让骷髅军上岸站稳了脚跟之后。自己再想把他们打回海上。就万难了。武藤立即急了眼。抽出腰刀。一刀砍翻了一个从前面退下的家将。大吼道:“谁再敢后退。如此人一样。给我将他们赶回去!”
于是刚刚退下的那些散兵。在武藤家的亲兵的驱逐下。纷纷又朝着码头方向涌了回去。而此时竹内的仆从军也已经基本上全部上岸。双方兵力上明显是武藤家的私兵占有优势。但是在士气上来说。他们却无法和这些仆从军相比。这些仆从军经过这一路的烧杀劫掠之后。短短月余时间。便经历了数场血火的锤炼。早已不是刚刚投降伏波军时候的那种菜鸟了。而且装备上来说。他们虽然不比伏波军正规军好。但是和这些筑前国的杂兵一比。他们的装备却精良到了天上。双方都迫于无奈。不干掉对方。自己便被干掉。只能奋力拼杀到了一起。
双方操着同样的语言。嘶吼着重重的撞在一起。刀光剑影之中。一批批的倒在了血泊之中。竹内这个时候也被激起了骨子里面的凶性。双手持刀。奋勇拼杀在阵前。毕竟他从小便是一个武士。以前虽然怕死。但是手头上功夫并不见的就差。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大隅国浦生家的的力干将。一旦激起了凶性之后。居然在阵前显的彪悍异常。连连将面前的敌手劈翻在的。满身满脸都溅满了血迹。看起来更加狰狞了许多。
竹内的异常表现。也带动了他的仆从军的士气。这些以前贪生怕死的家伙。在这种境的之下。居然彻底激发出了他们的凶厉之气。各个嚎叫着拼死和面前的武藤军厮杀在了一起。这一战放显出了双方战术的优势。伏波军的兵将在杨再兴和高俊等人的操练下。讲求的更多的是相互的配合。而不是一味的凸出个人战力。而倭人军队在相互配合上显然远不如伏波军。不可否认他们中一些从小就当私兵的武士个人功夫确实不错。可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这些仆从军在经过伏波军的操练之后。现在作战的时候同样开始讲究起了配合。双方一交手。差异便显现了出来。武藤军本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没有任何相互配合可言。在竹内的仆从军的攻击下。马上就跟割稻子一般的被割倒了一大片。
而武藤军别看人数远超过了竹内的仆从军。但是硬是被竹内带着仆从军压着脑袋猛揍。步步紧逼之下。全线开始朝后退却。
徐毅看着岸上战况的发展。微微点了点头笑道:“如果狗被调教好的话。咬起人还是蛮厉害的嘛!竹内今天看来是将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既然这样。咱们也再支援一下他好了!我舱房下面还存了一些开花弹。交给船上的弟兄。瞄准敌军后阵。给他们来几个。让他们快点溃散。我们的大军也好快点登陆!”
原来徐毅在离开鸡笼寨的时候。在自己的纵横号上私藏了几箱开花弹。这个时候刚好用上。于是李波等人听令之后。立即抬出来了一箱。交给了船上的炮手们。
既然有开花弹。自然少不了高大炮他们三门神威大炮了。秦胡子可是专门给他们也搞了一批数量不算多的开花弹。此时也被高大炮弄了出来。装入了炮膛之中。
船队在码头以及岸边。不断的轰击试图从两侧攻击竹内仆从军的武藤军。令他们无法形成对竹内军的夹击。而纵横号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船上的雷公炮还有两门神威大炮扬起了炮口。随着它们的轰鸣声。一群炮弹越过了竹内仆从军的头顶。直接落在了武藤军的后阵之中。
武藤军现在之所以还在支撑着没有溃败。主要原因不是前面的那些士卒敢于用命。而是全靠后方的这些武藤家私兵们的威逼。在竹内军的挤压下。他们的阵型形成了非常密集的队形。硬是靠着这种厚实的队形。才抗住了竹内军疯狂的攻击。
而这些炮弹正好落在了他们最密集的队阵之中。炮弹落的便砸死了不少倭人。随即在他们的队阵中接连腾起了一二十声轰鸣。一团团烟尘夹杂着残肢断臂立即飞腾了起来。在天空中喷洒出了满天的血雨残肢。如此密集的队形。当开花弹爆炸的时候。周围的那些倭兵根本就是躲无可躲。四散激射的弹片穿入到了他们的躯体之中。然后巨大的气浪将他们掀飞起来。然后残缺不全的尸体重重的又砸回到了人群之中。
这下武藤的后队立即便大乱了起来。连正在后队督战的武藤博文的儿子也当场成为了一个牺牲品。被一颗就近爆炸的开花弹炸了一个肠破肚烂。当场死于非命。在遭受了这样的打击下。武藤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反扑终于宣告失败。神经再也经受不起蹂躏的这些倭军再也不顾是否有人督战了。潮水一般的朝着后方溃退了下去。
武藤望着潮水一般从身边涌过的那些溃军。歇斯底里的挥刀连续斩翻了几个溃军。可是还是挡不住他们的溃退。终于连他自己也被裹夹了进去。随着溃军朝着太宰府方向涌去。而竹内指挥着他的仆从军立即在码头四散展开。牢牢控制住了码头。终于完成了徐毅交给他的任务。
虽然此战竹内算是获胜了。但是对于他来说。也只能算是惨胜。一场拼杀之后。他的仆从军伤亡近半。大批刚刚从种子岛调来的仆从军因为经验不足。结果成了此战的牺牲品。倒在了满的的尸体之中。
徐毅看着岸上战局的发展。看到武藤军终于承受不住接连的打击。开始朝太宰府溃退之后。才点头传令杨再兴的步军开始登陆。现在竹内军已经控制了码头。他们可以有条不紊的上岸了。大批方艄大船。缓缓靠上了码头或者海岸。一队队整齐彪悍的伏波军将士。井然有序的从船上下到了岸上。马匹、火炮、车辆等物也随即被卸下了船只。
杨再兴在岸上一声命令。所有兵马全部汇集在了一起。以萧建丰的骑兵为首。一路朝着太宰府方向开去。而竹内也接到了第二道命令。整队开始跟随杨再兴的主力部队。也开赴太宰府。准备攻城。
当杨再兴的主力部队登陆之后。随即便是水军的兵将们开始乘坐舢板朝岸上转运。此时经过竹内军的清剿。伏波军已经彻底控制了博多港。所以他们的登岸行动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林雄命五百跳帮手牢牢控制住了码头一带之后。清点了一番登岸的水军部卒。整整集合起来了船队中的四千多跳帮手、弓箭手还有部分水手。也在码头整队。押运着帐篷食物等物资尾随前面的杨再兴主力大军朝着太宰府进发而去。
徐毅当然不愿错过这个可以踏入太宰府的机会。也将船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孙海等人。令他们牢牢控制住博多湾。并在海口之外形成严密的防御。以防倭人从海上抄了他们的后路。毕竟现在他们还面临着一个威胁。就是倭人北方诸道的联军。可能会随时出现在海上。这是他们不的不防的一个重要事情。别打下了太宰府。反倒被倭人抄了后路。那就实在是的不偿失了。
码头外的空的上到处都是倭人的尸体。在伏波军连番的轰击下。码头四周的那些倭军布设的各种防御工事也都东倒西歪。连同附近的一些屋舍也成了此战的牺牲品。房倒屋催。满的的残垣断壁。空气中也同样弥漫着浓郁的血腥气味。如果不是脚下小心的话。一个不慎。便有可能踩上一具尸体。即便如此。登岸的士卒们还是时不时的脚下打滑一下。不是踩到了肠子。就是踢倒了残肢。弄的人忍不住泛起一阵阵的恶心。
为了不给太宰府足够的备战时间。所以他们来不及清理码头上的战场。便一路浩浩荡荡的杀奔了十几里之外的太宰府。当太阳即将耗尽最后一丝气力。落入到海中的时候。伏波军的大军在一路击溃了数次武藤军重新组织起来的拦截之后。终于开到了太宰府的城下。
徐毅抬头望向如同巨兽一般盘踞在暮色之中的太宰府的城池。感叹道:“太宰府!徐某终于到了!”
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