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营将士埋伏的地方,令洪承畴等人感觉到吃惊。
刘铁汉侦察的埋伏地点同样是三处,大家认为最好的一处地点,距离宣州城有五十余里,这里的地势相对平坦,利于火炮的攻击,也就是说火炮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能够给代善的正红旗鞑子造成较大的杀伤,其余两处地点,不是很理想,从沙盘上看,这两处都是山谷之间,火炮难以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地方架设火炮,也没有地方能够集中发挥火炮的优势,可苏天成选择的埋伏地点,恰恰是众人感觉最不好的设伏地点。
这里是一处山谷,山谷的进口有四米左右的宽度,进口和出口两边都是悬崖,大军是不可能埋伏的,山谷的长度是三公里左右,山谷之中,就是一条独路,没有交叉口,出口的地方稍微宽一些,有六米左右。
在这样的地方设伏,洪承畴等人觉得,这等于是和鞑子直接展开正面的对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设伏的作用,而且大军设伏,也只能够在山谷之内,山谷的进出口是不可能埋伏的,难道说苏天成的想法,是在后金鞑子进入山谷的时候,与他们展开面对面的厮杀吗。
山谷之中是开放性的,两边的坡度不是很大,但一些沟沟坎坎也不利于骑兵展开冲锋,再说两边山坡的坡度,想要固定火炮,也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当然,在这样的地方设伏,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其不意。
苏天成的解释也是这样的,其余两处的设伏地点,特别是大家最为看好的地方,这里也是代善最为注意和谨慎的地方。人家难道没有任何的防备,设伏的作用,是在于令对方猝不及防,这样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至于说火炮的作用,肯定是不能够忽略的。但也不能够因为有了犀利的火炮,一切都依赖火炮了,要知道代善若是计划带领大军从一线天进逼宣州,那就是考虑到火炮的犀利了,就是有了防备了。
越是这样,就越是要在代善认为最不可能设伏的地方,埋伏下火炮和将士,给予后金鞑子最为犀利的打击。苏天成提出来了要求,与代善正红旗鞑子厮杀的地点。就在这一处的山谷,不能够让鞑子离开这个山谷。
苏天成特别强调了,燧发枪必须要人人都佩戴,尽可能将所有的子弹都发射出去,不要吝惜弹药,一旦子弹发射完毕,就准备冲锋了。
到了这个时候,洪承畴等人终于明白了。原来苏天成选定的设伏的地点,就是决战的地方。江宁营将士与后金鞑子的厮杀,就要在这里展开,双方都没有退路,这样也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苏天成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设伏。一旦代善的大军进入了山谷,埋伏在山谷之中的江宁营将士将发起攻击。在火炮轰击之后,开始居高临下的射击,最大限度的杀伤鞑子,接着从两边的山坡杀下去,与后金鞑子剿杀在一起。如此的情况下,作为主帅的代善也是没有机会逃脱的,要么和军士一起拼力厮杀,要么成为江宁营的阶下囚,至于说山谷进出口的地方,自然会在厮杀开始之后,被江宁营将士封锁住的,等待苏天成最后冲锋的命令,加入到厮杀的战团之中去的。
山谷两边设置的火炮不多,以虎蹲炮和弗朗机炮为主,只有少数几门红衣大炮和大将军炮,其实在设置火炮的时候,众人看了沙盘上的地形,大都明白了,在这样的地方,主要还是依靠小型的火炮,便于运输,便于移动,更便于找到架设的位置。
这个时候,燧发枪能够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了,不管是对人还是对马,杀伤力都是巨大的,后金鞑子窝在山谷里面,只管对着下面发射就是了。
山谷之中的厮杀,还有一点最为关键的事情,那就是骑兵的作用不是很大了,山谷狭窄,摆不开,骑兵根本无法冲锋,到时候,两边的军士厮杀在一起,完全看的就是个人的能力了,而且战马很容易受惊,因为火炮的隆隆响声,相互之间容易撞击到一起。
大战在即,苏天成没有那么多时间征求意见了,他发布了设伏的命令。
贺人龙带着两万将士,悉数到山谷的两边设伏,此时贺人龙明白了,为什么江宁营的将士,不仅仅是要求熟悉马上作战,也要熟悉步卒的作战方式,这在很多的军官看起来,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毕竟骑兵和步卒的作战方式和理念都是不同的,骑兵重点在于冲杀,展现出来锐不可当的气势,步卒重点在于协作,讲究整体作战的协调配合。
江宁营的将士做到了。
这一次围剿代善正红旗鞑子的江宁营将士,几乎都是从辽东过来的,因为不能够暴露行踪,从天津大沽口乘船直接到长生岛,根本就没有进入复州,这一批的江宁营将士,也是最为憋气的,就是因为在辽东战役之中,他们没有能够担任主力,本来还以为,可能在守卫大凌河城与锦州城的时候,与后金鞑子有着一场恶战,谁知道后金鞑子迅速撤走了。
辽东战役的失败,他们是感觉到愧疚的,毕竟和边军有过不少的接触,边军的训练,都是江宁营将士直接负责的,看着兄弟部队遭遇惨败,几乎要全军覆没,这种心情是难以理解的,将士们对后金鞑子的仇恨,也达到了巅峰。
将士的动作非常的迅速,设伏最大的难度在于火炮的架设,需要有合适的位置,不过这些问题,在将士们的眼里不算什么,他们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架设了十门红衣大炮,十门大将军炮,上百门的虎蹲炮、弗朗机炮。
到了这个时候,苏天成选定的设伏地点的优势显露出来了。
设伏的地点,出乎江宁营将士的预料,同样也出乎代善的预料。
行军的途中,代善同样是派出斥候,沿路侦查,但江宁营设伏的地点,在后金的斥候看来,根本就不是合适的设伏地点,所以这一带的侦查,也被后金斥候忽略了。反过来,渠清泽侦查的最为合适的设伏地点,有大量的人员侦查,看看是不是有明军的埋伏。
两万将士,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埋伏。
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可谓是最激动的。
大战之前,苏天成专门和他们谈话了,这也预示着他们彻底的融入了江宁营,成为众人认可的猛将,江宁营将士的数额,与寻常的卫所是不同的,一个百户指挥的将士,达到了千余人,一个千户指挥的将士,有可能达到五千人以上,比寻常的卫指挥使管辖的军士还要多很多的,一年多的时间,三人从普通的军士,成为了千户,这样的提拔速度,就算是在以前的义军里面,可能性也是不大的,这表现出来了江宁营唯才是用的原则。
这一次与代善的正红旗鞑子的对决,其重要性,三人是非常清楚的,作为协助贺人龙的最为主要的三名军官,三人也清楚自身的职责,大军设伏的时候,三人是最为辛苦的,贺人龙考虑的是两万将士如何的全部设伏到位,不能够让后金的斥候察觉,但细节的落实方面,就是三人具体来负责了,一天的时间下来,他们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路,强调了多少次,哪怕是最为不起眼的细节方面。
譬如说用树枝来做掩体,刘文秀就发现了,树枝的密度不一样,有些地方多了,有些地方少了,作为农村出来的人,一眼就可以看见蹊跷,山中的灌木丛,不可能那么浓密的,指出来了这个缺陷,将士们迅速开始纠正。
一天之后,苏天成、洪承畴和贺人龙巡查设伏情况的时候,就连近在咫只的埋伏将士,都不能够发现,两万将士仿佛与大山融合了。
苏天成重点关注了红衣大炮与大将军炮的架设,这一次的战斗,火炮的作用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火炮的作用,这是非常关键的,代善的大军,基本都是骑兵,火炮在给予后金鞑子杀伤的同时,还要完全震慑后金鞑子的战马,在山谷里面作战,战马被火炮震慑之后,将成为后金鞑子的负担,江宁营将士没有这样的担心了,两万将士,没有骑马,以步卒的方阵发起冲锋,围剿后金鞑子。
洪承畴率领的一万江宁营将士,都是精锐的骑兵,负责在山谷的进口和出口的地方,堵截逃跑的后金鞑子,山谷之内,用步卒进行进攻,山谷的进出口,用骑兵进行围剿,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全歼代善的正红旗。
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苏天成的主要精力,开始集中到正在慢慢靠近设伏地点的后金正红旗的鞑子了,刘铁汉带领的斥候,不断的送来了情报,禀报后金鞑子的动向,代善决定的行军路线,和苏天成的预计完全一样,后金鞑子选择了一线天的路线,没有走华庄那条道路,在华庄迷惑代善的五百将士,也在第一时间归队了。
(年底的检查特别多,工作上的事情拖住了,所以更新有些问题,可能还要持续几天的时间,恳请读者大大谅解了。)(未完待续。。)
read3;<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