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正月初七,察哈尔右翼前中后旗,全部被打败了,洪承畴和秦良玉指挥作战,要求是一样,必须要全歼,因为这一次的战斗,带有很大的突袭性质,尽管察哈尔部落右翼接到了来自皇太极的警告,可因为气候的严寒,因为对火器认识的缺乏,因为过于的自信,部落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猝不及防之下,全军覆没。
察哈尔部落被誉为草原的雄鹰,号称拥有十万大军,这一次右翼被全部摧毁,损失的军士接近四万人,由此苏天成做出来了判断,看来察哈尔部落拥有庞大的大军,还真的不是吹嘘的,一般来说,左翼的军队,战斗力普遍强于右翼。
按照渠清泽搜集的情报,科尔沁部落的兵力,比察哈尔部落还要多,战斗力方面估计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因为科尔沁部落得到了皇太极鼎力的支持,发展的速度很快,而且草原上最好的草场、最好的狩猎场,基本都归属科尔沁部落了。
首战告捷,苏天成反而有些担心了,主要还是担心后面的征伐,一旦草原部落,开始重视火炮了,厮杀恐怕会变得更加的残酷了。
察哈尔右翼被全部摧毁,右翼全军覆没,这个消息,很快会传遍草原,到了这个时候,苏天成不愿意耽误时间了,三路大军会合的时候,他发出了进攻察哈尔左翼的命令。
难题是俘获的近五千俘虏,这些俘虏的消耗是少不了的,而且还要军士专门负责看守,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在进攻的时候,下手要果断很多,根本就没有遵从不杀投降军士的命令。基本都是全歼对手,不管对手是不是下马投降了,动手的时候绝不留情,就连指挥作战的洪承畴和秦良玉,也没有过多的强调,所以两个部落的俘虏寥寥无几。
难题还有察哈尔右翼部落的老弱妇孺。冬季严寒的气候条件下面,离开了部落的青壮,他们很难活下去,可江宁营不可能照顾到这么多的老弱妇孺。
草原的情况,与关内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不同于复州和宣州等地,草原部落习惯于游牧的生活,很少筑城而居,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保障系统是非常脆弱的。几乎是完全靠天吃饭,哪一年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部落没有足够的储备,就会大量的减少人口。
苏天成想不到很好的办法,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禁止将士的劫掠,将所有的牲畜和粮食,留给部落的老弱妇孺。让这些人熬过严寒的冬季,同时。苏天成还做出来了一个挽救察哈尔部落右翼的举措,那就是将右翼前旗、中旗和后旗的所有老弱妇孺,全部都集中到了原来的右翼后旗所在地,后旗一般情况下,大都是后勤基地,生活的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也正是因为苏天成的这个举措,令察哈尔右翼的老弱妇孺,能够勉强度过这也严酷的冬季。
至于说抓获的俘虏,苏天成经过了仔细的思考之后,毅然决定。让这些俘虏回到部落去,照顾家人,只是将其中的军官和指挥官遴选出来,毫不留情的杀掉。至于众人疑虑,这些俘虏回到了部落之后,恐怕要继续对抗的,苏天成没有理睬。
苏天成不会想到,他的这个举措,后来在草原部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谁都知道江宁营不杀老弱妇孺,不杀俘虏,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以至于有不少的部落,主动臣服。那些被放回去的俘虏,更是觉得,苏天成就是草原的长生天,是专门来统治草原的,要是继续和苏天成做对,那就是自寻死路。
短暂的集结之后,三路大军再次出发,朝着察哈尔左翼前旗、中旗和后旗扑过去了。
莫啜和佟差的信心大增,第一次战斗的全胜,让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希望,虽说苏天成有着要求,不准劫掠,但部落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实际好处的,譬如说战马、兵器等等,这些东西,在草原上是宝贝,价值不菲的。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胜利,出发之前,有关作战的部署,在下面发生了一些争执,有军官认为,继续采取引诱作战的方式,完全没有必要,蒙古部落都有准备了,这样的作战方式,很有可能增加伤亡,索性对部落驻地进行炮火打击,如此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夺取更大的胜利。
这个意见刚刚冒出来苗头,就被苏天成严厉的训斥了,苏天成说的很不客气,谁要是想着采取狂轰滥炸的形式,不管草原部落老弱妇孺的伤亡,仅仅是为了不择手段的取得胜利,自己就要追究谁的责任,绝不会客气的,至于军队之间的较量,出现了某些情况,暂时不予追究。苏天成说的非常严厉,尽管有些人感觉难以理解,但还是要执行命令的。
在这件事情上面,苏天成有着一种近乎固执的思路,他也知道,下面的这种建议有正确的方面,如何减少自身的伤亡,是需要各级指挥员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至于说对手的伤亡,包括平民百姓的伤亡,那可以放在下一步考虑。可熟知历史的苏天成,对于那种为了达到手段,不管平民百姓死活的做法,是深恶痛绝的。历史上一些屠城的做法,还有不少的大屠杀,说起来都是反人类的做法,不管有什么样的借口,都是难以解释的。
对于蒙古的草原部落,苏天成并非特别的反感,穿越之前,他曾经到过蒙古草原,蒙古汉子的好客与豪爽,留给了他深刻的印象,面对蒙古部落,赶尽杀绝并非是最佳的办法,战争不应该波及到太多的平民百姓,有些时候,宁愿将士对付出一些牺牲,也不要太多的伤害部落的普通牧民。
至于说军队之间的较量,以及有些斩杀俘虏的行为,苏天成不会特别的强调,只是提醒一下,需要多注意,这里面的实际问题好是存在的,加之蒙古部落之间的战斗,有着自身的一些习惯,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军士,不愿意有太多的俘虏,自己也不能够过于强求,但江宁营的将士,必须要严格的执行命令,绝不准残杀已经投降的蒙古军士。
大军行进的速度很快,气候也慢慢变得好多了。
草原上的征伐,情报工作相对滞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尽管说渠清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得到的情报还是有限的,这也是因为草原特殊的环境,大军行进的过程中,整天看不见一个人,也看不见蒙古包,到处都是积雪和草地,甚至有沙漠,在这样的条件下,想着迅速的传递情报,难度是巨大的。
掌握草原各部落的准备情况,以及江宁营开进大草原征伐的事情,是不是完全泄露出去了,只能够根据自身的分析,如此的情况下,苏天成和渠清泽共同进行分析,依靠平时积累的经验,做出来相应的判断。
渠清泽认为,尽管说江宁营、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军士,剿灭了察哈尔右翼的军队,但这个消息,还不可能在草原上广泛的流传,因为气候的关系,草原的绝大部分牧民,不可能在这个时间点有所行动的,这个时候,大军还是要抓住时机,以最快的速度,对察哈尔左翼的军队发动进攻,估计在剿灭了察哈尔部落的军队之后,消息就不可能继续隐瞒了,也就是说,接下来征伐科尔沁部落、土默特部落、准格尔部落的时候,遭遇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至于说后金鞑子的情况,还需要情报予以支持。
苏天成赞成渠清泽的分析,认为草原部落,可能还不知道江宁营已经进入了草原,开始了大规模的征伐了,能够抓住时机,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剿灭察哈尔部落的军队,对于后面的征伐,是有着巨大优势的。
至于说洪承畴和秦良玉,主要是负责指挥作战,顺利的剿灭了察哈尔部落右翼的军队,他们是非常高兴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军士,还是有着不错战斗力的,大同边军,精神面貌也是很不错的,能够指挥这样的军队作战,取得胜利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认识统一之后,大军的行动也就顺利了很多。
察哈尔部落右翼和左翼相隔的距离不是很远,草原部落之中,有着如此完整建制的部落并不是很多,其中的科尔沁部落、土默特部落、插汉部落、喀尔喀部落等,也是江宁营需要重点打击的对象。
仅仅用了四天的时间,三路大军各自抵达了目的地。
新一轮的战斗即将打响,这一次的部署有了一些调整,洪承畴指挥锡伯族部落军士,部分的大同边军,进攻察哈尔部落左翼后旗,秦良玉指挥达乌尔族部落军士,部分的大同边军,进攻察哈尔部落左翼前旗,江宁营依旧进攻察哈尔部落左翼中旗。
这里面的奥妙是很简单的,因为后旗是后勤驻地,在上一轮的进攻之中,达乌尔族部落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补给,这样的好处,该轮到锡伯族部落了。(未完待续。。)
read3;<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