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因为有顾铄在,谢家分成了内外三桌,外头的这桌摆在了堂屋的八仙桌上,是谢春生带着两个儿子和谢沛、谢沁陪着顾铄,里面的炕上又摆了两桌,张氏带着吴氏、郑氏和孙氏还有尹嬷嬷一桌,谢涵和三位姐姐以及谢泽几个一桌,谢澜和谢莹则坐在炕尾由丫鬟喂饭。
“尹嬷嬷,我们乡下就这样,乱糟糟的,你老人家别嫌弃。”张氏向尹嬷嬷笑道。
原本尹嬷嬷是不想跟着来的,毕竟今天不同于往日,是一个正经的大节日,她一个外人跟着过来掺和不好,可张氏一句话就令尹嬷嬷主动抬脚跟过来了。
因为张氏当时的原话是,“想必是我们乡下地方粗陋,没什么好茶好饭招待,尹嬷嬷嫌弃上我们了。”
尹嬷嬷听了这话当即笑着摇头,“老嫂子,你要不嫌弃我老婆子是一个做下人的,我老婆子今儿就跟你走了。”
故而,这会尹嬷嬷听了张氏的话,再次摇头,“老嫂子,你再这么见外我可真要生气了,说实在的,我可没有你这福分,这些个孙子孙女还有重孙女都在跟前围着,等将来他们出息了,你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聪明的尹嬷嬷特地没有提儿子,只提了孙子孙女和重孙女。
张氏倒是也听出了尹嬷嬷话里的意思,笑了笑,“享不享福倒不敢说,有没有出息也不敢说,只求他们将来一个个能把这个家撑起来,我也就能闭眼了。”
“可惜,二小子的府试没有过,要不,咱娘也能乐呵乐呵。”吴氏还是一如既往地不会说话。
“娘,大嫂,大过节的,不兴说这些的,你们放心,咱们家肯定会越来越好的。”郑氏忙笑道。
谢沁府试没有过,在郑氏看来是意料中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谢家将来科举的希望还得落在她的三个儿子头上。
谢泽、谢鸿、谢潇三个毕竟年龄小一些,启蒙得早,又早早去了幽州的书院,怎么也得比谢沁要强一些!
还有,她二房还有一个做秀才的姑爷,说不定秋天就是举人了,将来她的女儿就是正经的官太太,因此,她二房的出头之日快到了。
大房的两个儿子基本定型了,谢沛话,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这些人在饭桌上嘴巴就没闲着,唾沫满桌飞。
这让他吃什么,怎么吃?
偏他的碗里还堆了一堆的菜,吃吧,实在是难以下咽,不吃吧,实在是不礼貌,更何况,这满桌的菜都进了唾沫,也没有他能吃的了。
想着谢涵就在这样粗俗的家庭里生活,顾铄更是坚定了要把谢涵带走的决心,他是怕时间长了,谢涵也被这些人同化了。
其实,谢春生几个还真不是故意刁难顾铄的,农村人就这风俗习惯,没有食不言的讲究,更没有使用公筷的意识,对上门来的客人一般都是不停地劝酒不停地劝吃,顾铄是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谢家长辈哪里好意思灌他的酒?因而只能是不停地劝吃了。
可顾铄不动筷子,他们自然以为顾铄是腼腆不好意思夹菜,因此便给他每样菜都夹一点。
因为这一刻谢春生父子三个并没有把顾铄当成顾家人来防备,他们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孩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大老远给谢涵送东西来,他们能不热情招待吗?
至于顾家做的那些龌蹉事,那是顾家的长辈做的,跟一个孩子有什么关系?
可惜,高高在上的顾铄根本不懂得珍惜谢春生这样最底层的农民身上这些最朴实最可贵的品质,在他眼里,这些蝼蚁般的生命都是不值得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