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火盆中不时发出炸响。
辛苦的劳作之后,乡勇们每人分到了一大碗肉汤和两张大饼。
酥香的面饼与肉汤搭配起来简直是人间美味,三五口吞下了肚子,乡勇们甚至觉得白日间的辛苦都消失了。
兵荒马乱的日子能有这样一口吃食,对乡勇而言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入他娘的,俺觉得可以再跟鞑子大战三百个回合!”
“去你的,你以为你是猛张飞?骚鞑子力大无穷,真要是近身厮杀,大家还是多加小心吧”
“怕个鸟,有黄统领在,鞑子敢来就是送死”
……
吃饱喝足之后,乡勇们眉飞色舞,胡吹大侃,与城外博古特麾下的女真军士相比,广灵乡勇士气高涨,他们的信心空前高涨。
军心可用!
王腾刚刚填饱肚子,黄得功便捧着一件棉甲出现了,“大人,鞑子的甲胄很不错,能否让大家换上?”
王腾有些纳闷,印象中只有铁甲才是好甲,区区棉甲算什么?
许是看出了王腾的疑惑,黄得功拆开棉布,指着一块铁片笑道:“大人你看,这棉布里面还镶嵌着铁片,怪不得鞑子的命那么硬,怎么射都不死,感情都是这铁片的作用呀,现在这宝贝落到咱们手里了,都给大家换上?”
王腾接过棉甲,仔细摩挲了一番,这甲胄虽然比不得铁甲,不过胜在轻便,而且在前心后背的关键部位,甚至包裹着双层铁片。
铁片是由铜钉固定的,在战场上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王腾大为懊恼,早知道棉甲是这个构造,他就应该让匠工营多做一些。
现在倒好,匠工营只顾着打造进攻性武器,却把棉甲这犀利的护具给忘了。
幸好时间还来得及,王腾不敢耽搁,“既然是好东西,当然要给自己人用了,黄得功、黄虎,剥下鞑子的棉甲,让大家换上”。
黄虎、黄得功早就眼馋了,得到许可之后很快便将棉甲瓜分完毕。
广灵乡勇毕竟不是大明边军,军中只有三件铁甲,六件皮甲,除此之外,乡勇们无甲可用。
守城的时候,伤亡折损的二十名乡勇就是因为没有甲胄被鞑子的流失伤到了,眼下,得了女真人的棉甲,乡勇们终归有了一件防具。
棉甲在身,就算鞑子再度来袭,乡勇们也有了保命的家伙。
匠工房中,张铁匠正在修缮火铳。
白日间一场厮杀,六十杆火铳有六杆报废,剩下来的火铳当中也有三五只需要修缮保养,否则的话极有可能发生炸膛的事故。
王腾捧着棉甲径自来到这里,“铁匠,这棉甲你能造出来吗?”
张铁匠仔细翻检了一番,微微颌首,“应该没什么问题,只要铁片足够,起来简单的很”。
火铳需要精打细磨,棉甲就不需要了,对于张铁匠这样的老师傅而言,一支火铳的时间足够打造几十件棉甲。
王腾松了口气,“今日鞑子吃了大亏,我觉得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前些日子只顾着打磨火铳,却把这甲胄的事情忘了,如今事到临头却又来难为你,铁匠,你可要多多包涵呀”。
张铁匠龇牙一笑,“大人折煞我了,昔日在草原上若不是大人救了我,说不定我早已经死在了鞑子手中,又怎会有今日?如今匠工这活儿是我选的,能够为大家伙造几件保命的家伙,我便是累死也愿意”。
王腾笑道:“你可不能死,你若是死了,谁替我打造长弓、火铳?不是还有匠工营吗?你们辛苦,能够打磨多少算多少,成不?”
匠工营中的匠工也不过十三人,若想大批量制甲,这远远不够。
想到这里,张铁匠吁了口气,嘴里道:“堡中有不少青壮,如果他们能够帮上一把,速度应该会快很多”。
“没问题,黄虎,你去传令,堡中乡民今夜尽归张铁匠管辖,如有不从者,尽逐出堡!”
“诺!”
既然要造棉甲,自然要有棉衣,黄虎、黄得功总共得了一百套甲胄,各自麾下还有不小的缺额,如今听说张铁匠也能打造棉甲,他们一声令下,乡勇们第一时间送来了一百套棉衣。
这,对于匠工营而言注定是一个不眠夜。
百里开外,同样不眠的还有蔚州通判魏源。
白日间,鞑子攻势猛烈,如果不是紧要关头魏源调来了商贾大户家的家丁、亲卫,这州城已经失守了,饶是如此,城中军械匮乏,只怕也坚持不到明天日落了。
蔚州知府白恩远称病不出,唯一能够分担压力的只剩下蔚州卫指挥同知朱继勋。
“朱大人,大同府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朱继勋脸色极差,“大同府自顾不暇,只怕不会有援军了”。
唯一的希望破灭,魏源叹了口气,“我等朝廷命官死在这里也就罢了,可是城中的数万百姓该如何处置?鞑子凶狠,破城之后只怕他们有难了”。
朱继勋比魏源狠的多,他没有太多同情心,“魏大人何必忧心?只要我等尽心尽力,百姓是死是活又与我们有什么干系?屠城与否,这是他们的命!”
魏源不想再与朱继勋争吵,他眺望南方,喃喃自语:“却不知督师在豫州如何了,流寇是否清剿干净了,只要督师腾出手来,女真不足为患。”
朱继勋嗤之以鼻,“魏大人,这天下的流寇是剿不尽的”。
“这是为何?”
“如果没了流寇作乱,奸商如何哄抬米价,囤积居奇?”
魏源心中一动,“朱大人是意有所指吧”。
朱继勋自嘲一笑:“魏大人难道没听说吗?晋商手眼通天,谁的生意都做!说不定你我战死之后,女真人会将满城的百姓一个好价钱!”
已经到了这时候,能否活下来都是未知数,魏源也懒得遮掩情绪了,“晋商范永斗,国之大贼,只可惜不能手刃此贼,我心甚憾呀!”
“魏大人所言极是,若我此番不死,一定让范永斗生不如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