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探秘

第一章、《红楼梦》成书之谜(1)

红楼探秘 红楼说梦 2749 2022-11-07 18:10

  《红楼梦》是怎么完成的,这个问题谁都想知道,但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到目前为止可供研究的资料实在太少,能追踪的线索极其有限,要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基本不可能。即使以江宁织造府曹家为对象,把目标锁定在“曹雪芹”身上,也难有突破。作者漫长的创作经历,这部作品十年的成书过程,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在历史的记忆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现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江宁织造府的曹雪芹身上,迄今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曹家败落之后,举家迁往北京,后来曹雪芹独自定居北京香山一带,以自己的家庭为背景,创作了这本带有自传性质的《红楼梦》。但他是如何进行创作的?期间经历了什么?这部作品是他自己单独完成的呢,还是与其他人共同完成的?这些问题均没有答案,也无从考证,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也只能就此打住。

  关于这本书的来历,早在清朝时期就有人谈起过。比如宗室子弟明义在他的《绿烟锁窗集》中的《题红楼梦》绝句十二首的注释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他说: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

  明义在“世鲜知者”的情况下,已见《红楼梦》抄本,说明他是属于最早接触这本书的人。他十分肯定的说,《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其家庭背景是江宁织造府,大观园就是南京随园故址。胡适在他的《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认定曹雪芹为作者,认定其家庭出身为江宁织造府,认定《红楼梦》为曹雪芹自传,依据大概来自这里。他所倡导的考证,恐怕就是以这个事实为基础,为出发点。

  在考证过程中,他发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康熙有着不一般的关系,还发现康熙南巡时曹家四次参与接驾。这些事与《红楼梦》的内容多有相似之处,他便认为《红楼梦》中提到的江南甄家就是在影射曹家,而主人公贾宝玉身上有曹雪芹的影子。再加上,脂砚斋的批语强调“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并说:“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依稀感今”。而贾府败落正是抄家所致,与曹家的情形极为相类,这就更加坚定了胡适的这一看法。

  在清朝时期,提到过曹雪芹的宗室子弟不止明义一个,永忠也是其中之一。永忠的背景十分独特,它是胤祯的孙子,多罗贝勒弘明的儿子。他在1768年写下了《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绝句》诗,上面还附有乾隆的堂兄弟、永忠的堂叔瑶华道人(名弘许)的手批,内容是:“此三章诗(指永忠的三首绝句)极妙。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无论是明义还是瑶华道人,都提到了这部作品问世之后,并没有在民间流传,只是在少数知底细的亲友中私下观阅。这又一次印证了,这本书最早是在皇家宗室流传的事实。虽然瑶华道人强调“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但他却能对永忠的题诗给出“极妙”的评价,这显然有点言不由衷。要是他真没看过的话,怎么可能做这样的评价?又怎么可能说出“恐其中有碍语”的话来呢?其欲盖弥彰的意图显而易见。不用说,永忠对书的内容再熟悉不过,光看他所写的三首诗就知道,他对这本书多么熟悉,多么有感触。鉴于他和胤祯的特殊关系,笔者把他的原诗抄录在此,读者从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绝句》

  其一: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其二:

  颦颦宝玉两情痴,女儿闺房笑语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知。

  其三: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叫天不赋穷愁。

  第一首中的“不是情人不泪流”,说的是,不是知情者,不是局中人,很难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最后一首中的“混沌一时七窍凿”,说的是,这部作品的最大功绩在于,把历史的真相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让模糊不清的事实变得清晰可见,变得一目了然。单凭这两句我们就可以断定,永忠绝对是一个“深知拟书底里”的人。

  如果说明义和永忠对曹雪芹仅仅是知道,并不熟悉的话,那么与他熟悉并有来往的宗室子弟就是敦诚和敦敏了。敦敏的《赠芹圃》诗“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敦城的《赠曹雪芹》诗“满径蓬嵩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都是对其在西山生活的直接反映。然而,不幸的是,曹雪芹四十岁的时候,幼子突然夭折,给他带来致命的打击,不久便命丧黄泉。为此敦城专门写下了《挽曹雪芹》诗: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

  这首诗可以说为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也为《红楼梦》画上了句话。

  在承认作者为曹雪芹的前提条件下,结合江宁织造府的历史和不幸遭遇,红学研究者们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康熙死后,曹家获罪抄家,不久迁往北京居住。当时的曹雪芹年龄尚小,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并不知情,只有一些很模糊的记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渐通世事,对自家大起大落的命运有了一些了解。遥想昔日的繁华,再看今日的落魄,他从心底生出无限感慨,由此便萌生了要写一部关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兴衰史的想法。后来他定居在了北京西郊,在那里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