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和孙承宗、陈新甲听了刘云威的话之后,都是振奋不已,如此一来此战的胜机就非常大了。但是接下来,崇祯帝和孙承宗、陈新甲又是沉默了下来,都在仔细思考刘云威的方略。
身为兵部尚书的孙承宗首先问道:“镇国公,按照你的方略来说,不但需要征调汉威军、荡寇营数镇兵马,而且还要从各地督抚、总兵征调数支大军,可否说得具体一些?”
刘云威说道:“是这样的,陛下、陈阁老,我准备征调我麾下的标兵营、蓟州镇总兵官温破虏、辽阳镇总兵官吴兴、广宁总兵官赵开山、辽南总兵官李定国、泰宁总兵官高宏光、海西总兵官皇甫明、塔山总兵官艾能奇、临洮总兵官曹文昭、宣府总兵杨国柱、陕西总督孙传庭、湖广巡抚卢象升进行北伐。汉威军、荡寇营之中剩下的山海镇总兵官赵率教、通州镇总兵官陆英、沈阳总兵官李天昊、建州总兵官王敢当、吉林总兵官李来亨各率本部大军镇守地方。”
“而我准备征调的这几支兵马将分成两路,其中左路大军由我亲率麾下标兵营、蓟州镇总兵官温破虏所部、陕西总督孙传庭所部、湖广巡抚卢象升所部、广宁总兵官赵开山所部、临洮总兵官曹文昭所部组成,我将亲率左路大军将横扫蒙古诸部,兵力大约为十五万左右。”
“右路大军由辽阳镇总兵官吴兴所部、辽南总兵官李定国所部、泰宁总兵官高宏光所部、海西总兵官皇甫明所部、塔山总兵官艾能奇所部、宣府总兵杨国柱所部组成,主将为辽阳镇总兵官吴兴,右路大军将在定辽右卫陆续集结,横渡鸭绿江出征朝鲜国,兵力大约为二十一万左右。”
说到这里,刘云威深呼一口气,对崇祯帝、孙承宗、陈新甲说道:“此番,左右两路大军合计兵马三十六万,初步定于明年开春出征,大概会在三月至四月之间。”
崇祯帝此时皱着眉头说道:“那朝鲜国虽然地狭民疲,可毕竟是东方一国,而且蒙古诸部也不是一触即溃的小邦小国,我军三十余万将士兵分两路出击,在兵力上是不是有些分散啊?”
陈新甲也是担忧的说道:“是啊,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可是不能忘了啊!虽然此前辽东大战之时蒙古诸部损兵折将、实力受损,但是依旧拥有铁骑二、三十万,丁口上百万啊,实力不可小觑!而那朝鲜国虽然国力弱小,但也是号称拥兵百万、国土三千里,不可轻视之!”
一旁的孙承宗则是皱眉思索,并未说什么。
刘云威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和陈阁老所担心的不无道理,但是如今的情形和当年萨尔浒大战之时并不相同,那蒙古诸部、朝鲜国不是满清鞑虏,而我北伐大军也不是当年缺衣少食、士气低落的十万大军!”
陈新甲疑惑的说道:“镇国公,这左、右两路大军都是我大明首屈一指的精锐兵马,可是面对数倍的敌军,恐怕也是有些吃力啊。依我之见,是不是将两支大军合兵一处,先横扫蒙古诸部,之后再攻打朝鲜国,如此一来则是万无一失啊!”
这时,孙承宗却是说道:“不可!如果按照陈阁老所说,大军合兵一处先蒙古、后朝鲜依次进兵的话,不但战事时许的时间将会无限期延长,大军将士所需的军费也将增加数倍。最为主要的,大军出征蒙古诸部的时候,短时间内不可能结束战事,在这期间朝鲜国一定会得知消息,待到我军挥师东进的时候,恐怕朝鲜国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以逸待劳了!届时我军再去攻打已有准备之敌国势必事倍功半!”
陈新甲闻言虽然心中暗暗不悦,但还是微微点头,不得不承认孙承宗说的在理,自己无从反驳。
刘云威则是笑着说道:“孙大人所言极是,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才会分兵两路、同时进击!”
崇祯帝微微点头,显然也是赞同刘云威提出的分兵之策,只是担心两路大军的兵力不足,以至于被敌军各个击破,导致大军惨败。
于是,崇祯帝问道:“镇国公,朕看不由再从各地征调一些兵马好了,比如说川兵,如何?”
刘云威沉吟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已经从各地征调了四支精兵随同出征了,其实在兵力上两路大军已经是足够了,完全可以应付即将展开的战事。陛下提出的川兵也不宜再行征调,蜀道艰难,调动川兵非常不易,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还有一点,这……”
崇祯帝看到刘云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笑着说道:“镇国公但说无妨!”
刘云威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今年冬天到现在都没下一场雪,大明各地都是非常干旱、异常寒冷。微臣在前来京城的路上已经注意到,就连北直隶的农田都已经被干冷的天气冻得荒芜无比!陛下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听到这里,崇祯帝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非常难看,一旁的孙承宗、陈新甲、王承恩的脸色也是异常凝重。
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明年的大明一定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景,大明各地在连续天灾的打击下,说不定还会烽烟再起!
刘云威有些痛心地说道:“陛下,除了微臣征调的四支兵马,大明各地其实还有多支精锐能战的大军,比如说川兵、江宁总兵黄得功所部、三边总督洪承畴所部、广东总兵官郑芝龙所部等等,其实都可以出征塞外的。可是,微臣担心明年各地大灾不断,以至于再次出现民变,甚至是流贼大军卷土重来,所以大明各地必须留下足够的精锐大军镇守内地。像是川兵、江宁总兵黄得功所部、三边总督洪承畴所部、广东总兵官郑芝龙所部都不可轻易调动,必须留下镇守大明南北各地,以防不测!”
崇祯帝见镇国公刘云威已经安排好了后路,心中稍稍宽慰了一些,但还是有些担忧,便说道:“朕看,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北伐之事暂且停下,先等明年的大灾之年顺利渡过去之后再提上日程的好。”
刘云威和孙承宗闻言几乎同时出口说道:“陛下不可!”
二人对视一眼之后,刘云威便上前说道:“陛下,微臣说一句杀头的话,如果明年之后,我大明年年都是大灾之年又当如何?那我军何时才能挥师北上?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到时候不但朝鲜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连蒙古诸部都已经恢复了元气!”
孙承宗补充道:“陛下,到了那个时候再发兵北上的话,我大明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要翻上十倍不止!”
崇祯帝闻言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镇国公和孙尚书所言极是,是朕想得简单了!也罢,既然镇国公已经谋划妥当,那此次大战的兵事就依镇国公所言,朕准了!”
刘云威、孙承宗、陈新甲三人齐声说道:“陛下英明!”
接下来,崇祯帝又与三人商议了一下大军北上的后勤事宜。
刘云威说道:“陛下,微臣已经具体核算过,此战国朝将出动大军将士约三十六万,征集民夫八十万,每月所需军费约合白银一百三十万两,军粮约六万石。大军北上之前,朝廷应当至少筹集出半年所需钱粮、军械。”
崇祯帝听闻刘云威报出的一连串数字,心中猛然一惊。之前崇祯帝还以为如今国库之中的巨额钱粮足以支撑很长时间,可以让自己做许多大事。可是,崇祯帝万万没有想到,一场大战就要消耗如此多的钱粮,如果战事迁延不决,就算是只打上一年的时间,就要花费一千五、六百万两白银,这还不算阵亡将士的抚恤,以及有功将士的赏赐!
崇祯帝心中暗道:“也罢!只要打赢了这一战,那大明就可以喘口气专心内政了!就算是花再多的钱粮也是值得的!”
想到这里,崇祯帝站了起来,看着众人,眼神之中满是坚定。
而刘云威、陈新甲、孙承宗也是急忙起身,静静地的待着崇祯帝下达旨意。
“朕,决意!出征塞外,让我大明虎贲踏平蒙古草原、朝鲜三千里江山!”
刘云威、陈新甲、孙承宗见崇祯帝下定了决心,也是大声说道:“陛下英明!臣,领旨!”
话音刚落,崇祯帝便走到了镇国公刘云威的身边,拉起刘云威的手,说道:“镇国公,征战之事,朕尽皆托付于你!朝廷也会竭尽全力保证两路大军的钱粮补给,绝不会让前线将士用度短缺。朕,就在金銮殿上等着镇国公捷报飞传!”
刘云威重重地点着头,说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然会横扫蒙古草原、荡平朝鲜国,为我皇明打下一个百年安宁!”
是日,刘云威从皇宫中出来之后,立即汇合了早已经等在宫外的郭毅等二十名亲卫将士,然后便马不停蹄的出朝阳门离开了京城,朝着通州城一路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