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小文豪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失学儿童

北宋小文豪 明日红花 8314 2022-11-07 18:38

  苏辂得知朝廷对《言事书》的安排,觉得这事不太对劲。

  尤其是知道欧阳修准备举荐苏轼和苏辙之后,他一颗小心脏更是突突直跳。

  理论上来说,这个时期应该没开始搞什么变法才对,怎么王安石才三十几岁就得到皇帝赏识了。

  这时间线不对啊!

  现在他堂哥现在就要参与到新法里去,难道要提前开垦东坡种田了吗?

  要乱套!

  等听到宋祁举荐苏不疑的消息,苏辂更慌了:好好一制科,怎么能让他们苏家这么多人去参加呢?难道要让他们苏家人霸榜不成?

  苏辂跑去跟欧阳修讲起自己的忧心,让他们别逮着苏家人搞。

  欧阳修悠悠地说道:“我记得你二哥也在地方上任职……”

  苏辂疯狂拒绝:“不成,不行,这传出去像什么样子,你们不能把我们老苏家一锅端了!”

  欧阳修哈哈直笑。他笑完了,才说道:“多少人想要这样的机会还要不来,你还瞧不上,跑来跟我挑三拣四!”

  苏辂也晓得自己有点不识抬举,可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是他们家的鸡蛋全砸进去了,往后谁负责捞他们一把。他唉声叹气地说道:“我听人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老苏家个个都是人才,摆到什么位置上肯定都能发光发热的,反正机会有的是,怎么好一窝蜂把这么好的机会全占了?”

  欧阳修说道:“行了,朝廷自有安排,你才多大一点?这些事轮不到你多操心。”

  苏辂生怕把自己硕果仅存的二哥给赔进去,连忙溜了。

  这些玩政治的,一个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人,没事还是得离他们远点。

  苏辂这边正替自家亲哥和堂哥们犯愁,又出了另一桩大事:汝南郡王赵允让病倒了。

  赵允让是赵宗实亲爹,赵仲鍼的亲祖父,这么一位重要人物病倒了,曹皇后不好再多留赵仲鍼,只得叫赵仲鍼带着太医赶往汝南郡王府邸。

  赵允让要走,资善堂自然不开了,王雱和苏辂到底是外男,不好再随意出入宫闱。

  王雱年纪差不多了,正好去国子监念书,进行科举备考。

  苏辂顿时成了失学儿童。

  苏辂狂喜。

  竟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好兄弟的亲祖父病重,苏辂也不好把惊喜摆在明面上。

  赵仲鍼回去当日,苏辂亲自送他和太医们出城,让赵仲鍼好好向祖父尽孝。

  赵仲鍼心里其实没多大感觉。

  赵允让和赵宗实父子俩的遭遇十分相似,因为在赵宗实被送回宫之后便有意待他们一家分外疏淡,好让赵祯安心。

  这种情况下,赵仲鍼能从他祖父那边分到的关心就少之又少。

  若非血脉关系摆在那,赵允让对赵仲鍼而言和个陌生人没区别。

  不过赵仲鍼性情柔软,即便是个陌生老翁在他面前病倒他也会殷勤照顾,因此即便苏辂不叮嘱他也会好好伺候病重的赵允让。

  只是要离开每日朝夕相处的好友,赵仲鍼还是很舍不得。他忍不住说道:“我们在此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见面,你可莫要忘了我。”

  苏辂连连点头:“一定一定。”

  这些家伙分别时都是这么肉麻的,苏辂如今也已经习惯了,只是要他跟赵仲鍼一样说话,没门!

  赵仲鍼见苏辂这没心没肺的模样,有些默然。他没再多留,挥别苏辂与王雱,跟着随行太医一同踏上归途。

  苏辂目送赵仲鍼一行人远去,抬眼看了看道旁已有些寥落的树木,又看了看堆着些乌云的天穹,竟也生出了几分怅然来。

  这时候的人生了病,可能缠绵病榻好几年,也可能没几天去就去了,只是不知道赵允让是怎么个情况。

  苏辂与王雱沿着御街往回走,忽地看到一群女子从宫门方向走了出来,瞧着神情各异,有的哭哭啼啼、有的眉开眼笑,周围有禁军护送着,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苏辂好奇地上前询问相熟的禁军。

  对方认得苏辂,爽快地告诉苏辂这些都是刚放出宫的宫人,有些家在城里的可以直接回去,有些家在外头的他们得护送出城让她们各回各家。

  这里头可不止宫女,还有品阶不一的妃嫔。

  这些事宫廷之事,苏辂知道自己不好再打听,便也没再多问。他挥别禁卫与王雱,与金刚一同踱步回家。

  赵允让病重。

  赵祯遣散宫人。

  这两件事看似没有关联,却与立储之事息息相关。

  赵允让这个亲爹没了,赵祯立储的顾虑就会少上许多。毕竟要是太子的亲爹还活着,将来自己有个意外,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至于遣散宫人,代表着赵祯对亲生子嗣已经没什么期盼。

  说来赵祯也是可怜,当年才二十几岁就被群臣追着从宗室之中抱养了赵宗实当预备王储,后来有了自己的儿女,偏偏又眼睁睁看着陆续早夭,只养大了那么几个女儿。

  现在赵祯也不过五十岁,便已经被逼得心灰意冷,准备按照百官他们的意思直接从宗室之中选立王储。

  看看范仲淹、韩琦、宋祁这些老臣,那个不是老当益壮,五六十岁了孩子还接连地往外蹦。

  真是个人有个人的缘法。

  种种迹象表明,赵宗实的储位怕是稳了。

  苏辂想着从赵仲鍼那里听来的只言片语,不由长长地叹了口气。

  按照赵仲鍼的说法,对储位积极的人是他娘高氏,赵宗实连个脸都不想露,怕是不那么乐意当这个王储。

  当然了,如果赵宗实是野心勃勃的性情,赵祯不会放心,韩琦他们也不会放心。

  这事无解。

  见苏辂一脸愁容,金刚关心地问:“小郎君怎么了?”

  苏辂信口胡扯:“天气又冷了,一想到天底下有那么多人又要饥寒交迫地熬过这冬天,我心里就充满了伤怀。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只恨我年纪太小了!”

  金刚闭上嘴。

  刚才他分明感觉苏辂忧心忡忡,可是这些忧国忧民的话从苏辂嘴里说出来,感觉就完全变了味!

  苏辂又嘀咕:“不知中午芸娘给我做了啥好吃的,咱走快点吧。”

  金刚见苏辂恢复如常,便也没再多言,依着苏辂的意思加快脚步。

  失学儿童苏辂回到家大吃了一顿,对未来的担忧总算少了大半。他担心个屁,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可以左右这个时代的大人物他大半都见过了,从来没腿抖过,也从来不觉得畏惧。

  傍晚苏涣从外头回来,苏辂便向他说了自己给赵仲鍼送行之事。

  赵仲鍼既然走了,他的资善堂陪读生涯也结束了。按照年龄的话,他现在还不适合进国子监!

  苏辂小心试探:“您看我这是不是休息休息?”

  苏涣无情地否决:“你想什么美事?”

  苏辂说道:“可我也没处上学啊,您看我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硬要挤进国子监去,别人会说您徇私枉法的,不如就让我先自学两年!”

  苏涣这几天也在琢磨这事儿。

  首先,放任苏辂自由生长肯定是不行的,这小子要上学都能瞎捣鼓出一堆事儿,放他在外面瞎跑哪还得了?

  其次,苏辂说得也有道理,国子监那边有入学门槛,苏辂这年纪不太适合,除非找门路强行把他塞进去。

  苏涣说道:“你先在家待着,我会和你岳父他们商量。”

  苏辂眼珠子一转,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乖乖待着的。

  苏涣一看他那模样,就知道苏辂在打什么鬼主意。他懒得琢磨儿子的想法,摆摆手让他自己玩儿去。

  苏辂被人驱赶惯了,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他离开苏涣的书房,踏着月色踱步往自己院子走。

  等走出一段路,苏辂才吩咐金刚:“明天你出城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那种破落书院,不用太有名的,也不用太大的,最要紧的是穷。到时我给他们投资,什么是投资你别管,大概就是捐几栋教学楼什么的。”苏辂随口交待完了,又给金刚强调自己的要求,“反正你给我好好找个破落书院,找好了立刻告诉我。”

  金刚依言应是。

  第二日金刚就出去打听开封府周围各大书院的情况。

  别人找书院都是求大求有名的,独独苏辂要找又小又穷的,金刚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实照办。

  反正按照此前的经验,哪怕苏辂吩咐的事再荒诞,最后结果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大多时候都是苏辂赚了个盆满钵满。

  金刚效率很高,哪怕苏辂要求那么奇葩,他还是找着了一处书院。那书院坐落于金水河附近,取名也直接,就叫金水书院。

  建立这处书院的老山长本也是个饱学之士,所以早几年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就读。

  可惜那位老山长病故之后,儿子是个不学无术之徒,一心想拿书院捞钱,嘴脸很是难看,弄得书院如今臭名远扬。

  眼瞅着兄长把父亲的名声败坏得光了,排行老二的现任山长梁怀璧忍无可忍地召集族老与书院夫子们把兄长逐出,自己挑起了大梁!

  只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位梁山长纵使有心要把书院重新办起来,却还是连夫子们的薪酬都发不出来。

  这种情况下,众人能安心讲学就奇怪了。

  留在书院里头的基本都是些别无所长,只能待在书院里混口饭吃的家伙。

  许多人心里还琢磨着既然梁山长发不出钱,将来说不准要出卖书院抵债,到时候他们正好低价买点田地屋子!

  正因为不少人存了这样的心思,书院才能勉强苟延残喘!

  金刚打听到这些东西,立刻回去禀报苏辂。

  苏辂两眼一亮。

  这可真是完美切合他所有要求的空壳子书院啊!

  苏辂说道:“走走,我们去这金水书院看看。”

  开封周围水网密集,有四条河流穿城而过,金水河就是其中之一。去金水书院也方便,直接乘船而上,出城约莫两刻钟便到了。

  苏辂带着金刚和小翠跳上船,随着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往金水河上游而去。

  沿岸不时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桥梁横跨河上,连通金水河两岸,每条桥上都有不少游人客商经过,足见开封人烟之稠密。

  苏辂舒舒服服地坐在船头,好生欣赏了一番城里城外的热闹景象,也并不觉得路上有多无聊。

  船家常年在水上讨生活,不仅船开得稳当,对周围的情况也了如指掌。见苏辂年纪小,又是通身金贵的公子哥儿模样,自是热络地给他介绍了沿岸都是什么去处,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苏辂听得津津有味,下船时让小翠多给船家不少船钱,喜得船家眉开眼笑,亮出一口偏黄的牙齿。

  苏辂让金刚在前面领路,自己点击一键追随,很快走到了金水书院附近。

  开封周围十分平坦,没什么险隘之地,这金水书院也算得上背山靠水,只是那山远远看去是个鼓包,走近一看就和平地没什么区别。

  金水书院正好坐落于两个鼓包之间,他们搞教育的有朝廷补助,鼓包周围的田地都被低价卖给他们当学田,不仅买入价低,赋税上面还有优惠。

  有这种优渥的条件居然还能把书院办砸,不得不说上一任山长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苏辂正要绕去找书院大门,就看到一个身穿麻布衣裳的小孩立在书院院墙的扇形窗之外,认认真真地竖起耳朵听里面的讲学。

  苏辂走近一看,只见小孩在窗沿铺了一层沙子,手里拿着根短小的树枝边听边写。

  苏辂好奇地侧耳跟着听,便知道这小孩是在蹭里面地课。

  小孩学得入神,直至里面得讲学告一段落才察觉苏辂几人的到来。

  小孩吓了一跳,嗫嚅着说:“我这就走,我这就走!”

  他显然不是第一次被人驱赶,看起来像极了惊弓之鸟。

  苏辂说道:“我不是赶你走的。”他看着小孩写在窗沿的字,好奇地说道,“你字写得这般好,家里怎么不供你上学?”

  小孩说道:“我家中有弟弟,弟弟要上学。”

  苏辂看了眼小孩脚边堆着的猪草,知道他是干活间隙跑来蹭听的,不由对小孩说道:“你先别走,在这等我一会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