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宠爱无边:皇妃逆袭

第三百三十三章 招降反将

宠爱无边:皇妃逆袭 十玉 7593 2022-11-07 21:06

  殷詹身着一副银色精铁铠甲,胯下骑着一匹膘肥体壮毛发油亮的黑马,一骑当先的带领着羽林军大军朝着前方秘密地挺进,他命令全军禁止发出任何声音,连马蹄上也都被裹上了粗布。

  人衔草,马衔枚,殷詹带领的大军黑夜中如暗行的狼群,整个过程中没有惊动任何敌人,犹如神兵天降一般,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离青黛山南侧的出口处不足五百米的地方。

  在一片夜色的笼罩之中,殷詹隐隐约约看到前方出现了兵马燃起的火光,在这茫茫的夜色中显得十分的显眼。由于前方突然出现了敌情,寂静的夜中,几乎是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殷詹眼看时机成熟,决定不再隐藏行迹,只一个命令下去,他身后的四万羽林军全部点起火把,火把的光亮一直蜿蜒了数里,照的整个黑夜恍若白昼,声势十分惊人。突然出现的火光惊动了前方的叛乱军队,敌方的领军之人正是安国公刘强麾下的参将魏宏远。

  “魏将军,前面这是——”魏宏远身边的从将见前方突然间火光冲天,浩浩荡荡的不知到底来了多少兵马,一时被吓的面如土色,慌里慌张地开口提醒道。

  魏宏远何尝没有注意到前面突然出现的大军,他目光悠长,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对于安国公刘氏的计划他早已经是心知肚明,虽然被形势所逼迫,明面上不敢违抗安国公刘强的意思,但心里对于犯上作乱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是很有抵触的,因此心中毫无战意,只不过是为了敷衍安国公刘强而已,对目前的局面也是持有观望的态度。

  按照计划,刘强的大军不可能突然出现在这里,既然如此,前方来的十有八九是前来平叛的军队。魏宏远细细地打量着前方的大军,在内心盘算着当前的形势,双手无意识地攥紧又放松,攥紧又放松,如此反复几次,将牙关一咬,终于下定了决心。

  魏宏远转身对着他身后的从将吩咐道:“你速速派人前去打探消息,看看带兵前来的是哪位将军。”

  “是。”那从将应了一声,立刻派出了两三个机灵的侦察兵出列。

  没过多久,那三个人就毫无损伤地返回,向着魏宏远汇报查探到的消息:“报告魏将军,前面的大军是殷统领所带领的四万羽林军,说是奉了皇上的旨意,特地前来救驾的。

  若是将军能幡然醒悟,忠君爱国的话,大家都是天龙国的子民,殷统领与将军便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免得动手自相残杀了。

  但如果将军继续执迷不悟,铁了心助纣为虐的话,殷统领说他倒是很想见识下将军当年征战东北时的风采,想要与将军一较高下,看看到底是长江前浪推后浪,还是姜还是老的辣!”

  “魏将军,属下不懂这殷统领的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大军带兵前来不是奉了皇上之命吗?为何羽林军又要插这么一脚?既然都是前来护驾,为何还要与将军一较高下?”魏宏远身边的从将不明所以地问道。

  魏宏远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话,而是陷入了沉思,一方面他感激安国公刘强多年来对他的提拔和重用,才让自己有了今日的成就;另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内心不想谋反,不想背负不忠的骂名。

  但是自古忠义两难全,如果他要归降殷詹,那就对不住安国公刘强多年来的赏识,而且万一安国公刘强在这次谋反中成功,那他将会更无立身之地。

  可是如果他要跟着安国公刘强谋反,必须要带着身后不足两万的弟兄们与那四万的羽林军兵刃相见,以少敌多不是不可能,可纵然能够侥幸得胜,这又将要牺牲多少人的性命呢?

  魏宏远的心中真是十分万分的纠结,看着前面那四万羽林军,又看了看身后跟着自己南征北战了多年的一众兄弟,终于还是决定效忠当今天子,归顺殷詹。想通了这一点之后,他整个人就释然多了,回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一众弟兄们道:

  “大家不必大惊小怪,既然殷统领也是奉了皇命为救驾而来,那便是与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大家都是自己人,大可以放心,不要乱了阵脚。”

  安定了身后士兵们的情绪之后,魏宏远又吩咐身边的从将道:“备马,本将军要先行一步,前去会一会殷统领,也好提早统一一下救驾的方案。你带领剩下的兄弟们准备准备,跟在本将军后面,前去与羽林军汇合。”

  “末将遵命。可是将军,之前刘将军不是吩咐我们驻守在这边,不可以擅离职守,天亮之后才准拔营返回帝都吗?”那从将虽然不敢违抗魏宏远的命令,可也不敢将安国公刘强先前的嘱咐当成耳旁风,生怕魏宏远因为私自行动,乱了大局而被安国公刘强迁怒。

  魏宏远听他的从将又提起安国公刘强,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整个人都带上了几分怒意,没好气地出言训斥道:“本将军的命令你竟然也敢不听了?

  可现在本将军负责眼下的一万八千士兵,所有一切都必须听从本将军的安排,日后倘若他人因此怪罪下来,一切自有本将军撑着呢!还不快去!”

  那从将见魏宏远已经有些动怒,便不敢再多问,只得老老实实地去将魏宏远的坐骑牵了过来。

  魏宏远接过那马缰,飞身一跃上了马,朝着前方殷詹带领的四万羽林军急驰而去。

  魏宏远一来投诚,殷詹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句:“灵郡王袁衍波果真是料事如神,这刘强麾下的五名参将,最好对付的果然是魏宏远。先前袁衍波就告诉自己此人深明大义,只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便可收服,如今果然是不用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

  魏宏远投降殷詹之后,殷詹又按照袁衍波事先的安排,朝着下一个目标,有“牛鼻子将军”之称的朱大志前去。魏宏远与朱大志是一起从军的兄弟,一路上从军中最卑微的小兵做到了今日威震四方的参将,可谓是同甘共苦,共同驰骋沙场多年,有过出生入死的兄弟情。

  朱大志此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空有一身蛮力却没有什么心机,很多事情在拿捏不定之时,都是征求的魏宏远的意思。初见魏宏远投降了殷詹,还有些气不过,嚷嚷着要与魏宏远断绝十几年的交情,宁死也不肯背叛刘强对他的知遇之恩。

  殷詹又想起袁衍波对他的嘱咐,放任魏宏远私自前去朱大志的军中,让他与朱大志谈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那朱大志在魏宏远的点拨之下,好不容易才洞悉了安国公刘强的阴谋,真是气得吹胡子瞪眼,很是不耻他背主弃义的行为。由于恨刘强刷了自己,更是将刘强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遍才解气。

  没过多久,朱大志麾下的一万五千士兵,也归顺了殷詹。

  在相继收服了魏宏远、朱大志两路兵马之后,殷詹手下的大军人数一下子扩展到了七万三千人,这样子下来,即使剩下的三个参将拒不投降,非要与殷詹死磕的话,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参将杨全思了,他是安国公刘强十分信任之人,对刘强也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想要收服他恐怕要费些功夫,不会像前面那么简单。

  殷詹先是派了言和的兵使过去,杨全思耍诈假意答应了殷詹的劝降,但等到殷詹率领的大军到了跟前的时候,突然命令全军放箭。还好殷詹早有准备在先,但也没料到他会如此狡诈,还是折损了百余名羽林军兄弟,也多亏了自己身手敏捷才毫发无损。

  殷詹见自己的兄弟无辜丧命,不禁怒火中烧,眼看劝降是行不通了,便直接带兵过去与杨全思带领的两万大军交战。

  一时间人仰马翻,扬尘四起,双方火拼的十分惨烈,由于殷詹一方在人数上占优压倒性优势,打了大约小半个时辰,终于将杨全思掳获,但殷詹一方也有不小的伤亡。

  殷詹看着被反手绑在身后的杨全思,上去就是一脚,将他狠狠地踹到在地,恶狠狠地骂道:“本官好意给你指条明路,没想到你不识好歹,竟然假意投降,为虎作伥,甘为刘氏爪牙为祸天龙国同胞,真是可恨!

  若不是王爷有令在先,吩咐我暂且留着你这条狗命,我殷詹一定将你碎尸万段才能解恨,好为我白白牺牲的所有天龙国士兵们报仇!”

  杨全思听罢仰天大笑,对殷詹的唾骂好似充耳未闻,高声反问道:“安国公刘氏为袁氏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为何皇上大肆科举,选拔贱民入仕,肆意践踏天龙国贵族的脸面?安国公只想拥立更加明智的太子登基,从未想过取而代之,何故被冠上乱臣贼子的骂名?!”

  殷詹见他依旧是痴迷不悟,气得拔出腰间的佩剑,指着杨全思,反驳道:“皇上治国有方,天下太平,实乃是千古明君。安国公刘氏弑君立太子,实际上是要太子做刘氏傀儡,此等行为不是乱臣贼子为何?”

  “殷统领,万万使不得啊。杨将军前些年也算是护国有功,不能杀他啊!”之前投降的魏宏远迫不及待地劝阻道。

  朱大志见状也在一旁求殷詹网开一面,饶了杨全思的性命,谁知道杨全思不但不知道感激他们,反而开口怒骂道:“魏宏远、朱大志,你们原本只是一介贱民,若不是将军提拨,哪里有今日的成就!你们忘恩负义,猪狗不如!”

  魏宏远与朱大志本来的确就是降将,虽然是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可也被杨全思骂的颜面全失,在一旁好不尴尬,当下也不方便再开口多言。

  好在殷詹平复了心中的怒气,想起了袁衍波的嘱托,这才收回了手中的剑,对着左右下属吩咐道:“把这糊涂将军带下去,好生看管!”

  殷詹这边三战全部告捷,另一边,灵郡王袁衍波带着来自边关的五万大军,面对的则是安国公刘强麾下最为强大的两个参将,分别是李聪盛和窦钟。

  李聪盛手中握有两万大军,而窦钟手中则有两万两千大军。这二人无论是从英勇善战上,还是才思睿智上来说都是一等一的大将,对安国公刘强更是誓死效忠毫无二心,所以他们此番所带的士兵数量比其他人更多,而且士兵的战力也更加精锐,驻守的出口也是更为重要。

  袁衍波带着的五万边关大军,虽然在数量上略胜一筹,可那些士兵在来此之前,毕竟跟随的是镇远大将军刘成钊,实实在在的是一支刘家军。

  此番他将这支刘家军带到帝都已经是在冒险,一方面万一边关发生突变,云海国突然来袭的话,边关将会因为守军不足而失守;另一方面带着刘家军打刘家军,万一他们临阵反戈,他自己将会面临前后夹击无法脱身的危机。

  加上他自己又从来没有带兵的经验,与这些刘家军之间也只是磨合了小半月的时间,面对李聪盛和窦钟两个强敌,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碍于形势所迫,不得不兵行险招。

  漆黑的夜色中,晚风在青黛山中的树林中穿梭,发出一阵阵“沙沙”的声音,林中有春归的八哥鸟时不时发出几声啼叫,在这夜里听起来十分突兀,更显得整个夜分外的寂静。

  夜色深沉,到了人人都会犯困的时刻,这个时候的李聪盛却比白天还要精神百倍,只因为他知道今夜的厉害,为了不在这关键的时刻坏了刘强的大事,他丝毫不敢有一点懈怠。

  看着自己周围将士的精神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些许的萎靡,李聪盛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冷厉地声音在夜中犹如修罗的怒吼:“眼下还不是松懈的时候,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谁要是再有一丝松懈,军法处置!”

  “嘎嘎嘎”“嘎嘎嘎”

  寂静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几声乌鸦的啼叫声,在这空寂的山林中回荡不已,乌鸦夜啼在众人听起来真是显得十分诡异。

  就连李聪盛听到也皱起了眉头,小声的叫骂道:“真是有些邪门,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乌鸦叫?晦气!”

  “回将军,兴许是青黛山这边有地热的缘故,那些乌鸦便提前出来活动觅食了。”李聪盛身边的从将解释道。

  乌鸦的啼叫,向来是不详的征兆,尤其在这个大战一触即发的当口,那几声乌鸦的啼叫,更是让人听得心里发毛。

  李聪盛对异常情况有着天生的敏锐感知,这让他的心里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总觉得这夜静得实在是有些诡异,于是对周围的情况又格外的上了几分心,吩咐道:“你,带几个人去前面看看,去打探下另外的几个将军处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那从将应了一声,便随机从队伍中叫了十个人,策马扬尘疾驰而去,打探情况去了。

  “哒哒”的马蹄声回荡在夜中,一声声地好像都敲击在了李聪盛的心底,让杀伐经验丰富向来处变不惊的他,也忍不住在心中产生了几分慌乱之感。这种感觉让他想起来数年前平定庆合王叛乱的时候,中途遇到叛将聂不飞的突袭的情景。

  那场战役最后虽然是他赢了,可他带领的平乱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在这个时候突然产生这种感觉,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李聪盛眺目远望,却被漆黑的夜色阻隔了视线,没看出什么异常,可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声,似乎又渐渐清晰了起来,离得他越来越近。

  他的心跳不由得越跳越快,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声音的来源处,不一会便听到方才那从将慌里慌张的声音:“将军,不好了,不好了,前面有数万兵马,正往我们这边来了!”

  李聪盛心跳骤然漏跳了一拍,果然一切不出他的所料,一定是出现了异常,他几乎是分秒不误地转身,对他身后的大军传令道:“全军待命!准备出击!”

  就在那前去探视情况的几个人返回他身边的那一刻,李聪盛就注意到不远处似乎有些黑影攒动,整个地面都产生了微微地震动,李聪盛的眼中产生了一丝莫名的恐惧。

  袁衍波带领的大军,在离着李聪盛的人马一段安全距离的时候停止了前进,他的队伍中无人发出声响,寂静地就如同根本不存在这黑夜之中。

  李聪盛估摸这对方的人马远远的超过自己所带的人马,若是要交战自己不保证能占得上风,所以他不能拿手下兵士的性命开玩笑,不敢轻举妄动。

  沉思了片刻之后,李聪盛吩咐身边之人:“你速速去窦钟将军所在之处,就说我军遇到了强敌,让他从后面绕路过来,与我前后夹击共同杀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