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孙姨娘(上)
孙姨娘,本名叫孙文翠,原本是殷夫人身边的贴身婢女,与秋月一起,都是殷夫人从平国公府嫁给殷嵩时,带过来的陪嫁丫鬟。她和秋月侍奉殷夫人多年,做事认真仔细,很少出现差错。顾及多年的情分,殷夫人心里也将她视为姐妹,而非奴婢。
自从殷夫人雨中小产,被诊断出毕生再无可能孕育子嗣的时候,殷夫人虽然伤心难耐,但是她深明大义,抢先想到要为殷嵩寻一个妾室。正好跟在她身边的两个侍女都到了婚嫁的年龄,与其将这个位置交给一个陌生的女子,倒不如让她身边值得信任的姐妹担当。最起码,殷夫人将来知道为殷嵩诞育孩儿的人是自己的姐妹的时候,心里不至于太过失落。
秋月与殷府的管家殷域互生好感,这个是殷夫人知道的,所以孙文翠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好的人选。在众人艳羡之下,孙文翠从殷夫人的贴身婢女,一下子跃身成为殷嵩的侍妾,她对殷嵩夫妇都充满了感激。虽然名面上她成了府里的侍妾,可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殷嵩对殷夫人一往情深心意不改,纳她为妾只不过是承了殷夫人的好意,为人丁不旺的殷家传宗接代绵延后嗣。所以府里的丫鬟婆子们在孙姨娘面前虽然毕恭毕敬,可是她转身一走就开始背地里议论是非。
这些话早晚都有传到孙姨娘耳朵里的一天,而当她知道了府里下人们对她的议论时,真是觉得恼羞成怒伤心绝望。她一直被蒙在鼓里,一如往前地侍奉殷夫人,尊她为当家主母,对殷嵩也是百般顺从,从不因为殷嵩对殷夫人情深才争风吃醋。这一切体现她贤良淑德的事情,在下人们口中都成了天大的笑话。
孙文翠一直隐忍不发,继续安守本分,直到生下了三姑娘殷雪芙。殷夫人对殷雪芙很是疼爱,见她出生时皮肤洁白如雪,嘴唇粉嫩如夏日盛开的芙蓉花,才给她赐名“殷雪芙”。看到殷雪芙可爱的娇颜,及殷夫人的呵护备至,孙文翠觉得她受到的一切歧视都微不足道。她以为她已经生下了殷嵩的骨肉,府里的人就不会在背地里肆意议论她。
可是她想错了,殷雪芙的诞生不但没有给她带来格外的尊重,反而有些不怀好意地越发对她指指点点,连带着殷雪芙也受到讽刺。对她的侮辱谩骂再多都可以忍,可是涉及到无辜的殷雪芙,孙文翠的心渐渐地起了变化。本来殷夫人让她做妾是一番好心,可禁不住日积月累的耳濡目染,她渐渐忘了殷夫人对她的恩情,对殷夫人也不再是尽心尽力,而是打算起争宠夺位的主意,她不想再作她们口中的“生养工具”,而是真正希望殷嵩能正视她一眼,这样府里的人就能将她当成一个殷府的女主子。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随着殷雪芙一天天的长大,越发出落地美丽可人,而殷嵩来她房里的日子却越来越少。殷嵩一年里大多时间都在殷夫人房里,极少数的时候会去她的院子里看看殷雪芙,即使去了她的院子,也从来不肯过夜。
下人们的话越传越难听,她的脾性也越来越大,对待身边的下人们也越来越严苛,动辄就摆出主子的架势,一有不顺心的地方就大发雷霆。下人们偷偷地将这些事情反映给殷夫人听,而殷夫人反而是思及孙姨娘服侍她的功劳,不肯相信众人的说辞,对孙姨娘越发的包容谅解。
孙姨娘在自卑与不甘中渐渐迷失了心智,她觉得她人生的悲剧就是殷夫人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殷夫人自私自利,或许她早就像秋月一样嫁给了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凡又幸福的日子。每日里伺候完主子,还可以回家与自己的丈夫儿女一起渡过美好的时光。
而不是自己一人独守空闺,等待一个不可能留宿的人!
而不是每天日出而起,去另一个院子中对着里面的女主人,卑躬屈膝请礼问安!
而不是那女人心安理得地受到众人的尊敬,而她却要受到下人们的恶意侮辱!
而不是看着她丝毫不比别人差的女儿名不经传,而那个女人的女儿就能被御封为郡主,指婚皇子富贵腾达!
这天壤之别的差距,都是源于那人是正室夫人,而她只不过是个为了生养而存在的侍妾。
所以她的女儿是殷府的正室嫡女,接受圣上的恩典,现身于人前;而她的女儿只是一个旁支的庶女,默默无闻,藏匿于背后。
孙姨娘心里的天平失了平衡,越来越怨恨殷夫人和殷嫣然。尤其是当她看到殷嫣然一身荣装从宫里回府的时候,心里简直憋了一肚子气,竟然顾不得殷夫人和殷詹在面前,就对嫣然冷嘲热讽起来。等她的话说出口,她才知道自己没分清场合,惴惴不安的心情之中还掺杂着些沾沾自喜。
她三言两语将殷夫人哄得没有办法,顾及她侍奉多年的功劳,少不得训斥殷詹和殷嫣然两句。看着殷詹没有了平日里的xxxx,那副吃瘪的样子,每每想起来心里还会偷笑。殷嫣然平日里那么多主意,面对她也是束手无策,碍于殷夫人的面子,一忍再忍。
后来殷嫣然被劫持,殷夫人因为心忧如焚大病一场,那段时间她真觉得上天开眼,派了劫匪来惩治这罪恶的母女。想不到殷嫣然命大,安然回府。她只能将她胸中的那团火气压了下去,静静地等待其他的机会。
数月之前,殷嫣然和萧旭翻脸,她瞅准了这个机会,让下人将这件事传播了出去。她费尽心机打听到了三皇子袁衍波在帝都之中的别院,派人送了封匿名信过去,本想掀起轩然大波,可事情就这么淡淡地掀了过去。不知道是不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那封信根本没有交到三皇子手上,不然没有人会看自己的未婚妻与其他男人发生情感纠葛而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