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罄第二日被院中的吆喝声吵醒,他起身来到屋檐下,见众人正在合力搬开昨夜被劈断的那棵树。只是那树两个汉子才能合抱住,况且雨势又逐渐增大,根本奈何它不得。童家的管家见树纹丝不动,又气又恼,却也只能招手让人回来躲雨。
“待雨停了翻墙出去,向附近村民借斧头来将枝丫劈掉方才挪得动。”李罄道。
那管家急道:“我们等得,可是我家姑娘等不得了,一连烧了两三天,再这样下去,不是傻的都要烧成傻的了。”
李罄微微皱眉,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如今又遇上这个情况,着实棘手。他想了想才斟酌道:“在下倒是看过几本医典……”
“相公,可要救救我家姑娘啊!”管家一把拉住李罄的手,“如今也就只有仰靠您了。”
李罄挣扎不开,却也是犹豫再三,“在下并不通医学,也只是略知皮毛,看病救人是万万不可的……”
“相公,事到如今就莫要推辞了,您好歹看过医书,总比我们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升的强,您就帮我家姑娘看看吧。”
李罄本想只是说哪几种药可以治疗伤寒,让管家派人去寻,却被推拉着当了大夫。但他连脉都不会诊,只是简单问过那姑娘的症状,便打着伞外出寻药了。一路上,自家随从桂生嘀咕着说他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他看了桂生一眼,将衣袍挽起,沉声道:“也不可能见死不救。”
“万一出了什么事赖到您头上怎么办?”桂生一脸苦恼,认真地给李罄打伞,雨点差不多都落到了自己身上。
“不过是普通伤寒,用的也是寻常的药,怎么会吃死人?”李罄抖了抖连翘上的土放进布袋中。
桂生还想说什么,就听见有人喊道:“李相公,您过来看看这是不是甘草。”
李罄闻言走过去,桂生便没有再说话了。
一行人冒着大雨找了一个多时辰才带回一些药,留下诸人忙拿药去洗了。李罄被冻得发抖,换了衣服坐在火堆旁喝童家人熬的姜汤。管家换好衣服,又过来对李罄千恩万谢。
李罄累得精疲力尽,挥了挥手说要休息,裹着毯子便翻身休息了。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傍晚,还是桂生喊他吃饭才将他喊醒。
他端着粥问:“那位童姑娘好些了吗?”
“高热退了下来,可以勉强撑起来喝些粥了。”
李罄看了眼碗里的粥,笑了笑说醒了就好。用过晚饭,李罄正准备看书,童家的管家又进来了,拿了些糕点,说是答谢李罄为他家主子看病。
桂生在一旁调侃道:“救了人一命,一些糕点就打发了?”
管家失笑,“小哥说笑了,李相公是我童家的恩人,万不可怠慢的,只是这里荒郊野岭,在下也就只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糕点,还望李相公不要嫌弃。待到了京城,一定重谢。”
“先生言重了,粗人不知礼数,还望相公海涵。”李罄起身双手接过糕点,“请问尊姑娘好些了吗?”
“精神好了许多,现在用过药已经歇下了,若是明日不下雨,把树挪开便可以启程上路了。”
李罄点点头,“那先生也早些歇息吧。”
童管家应了一声,后退了两步便离开了。李罄看着手里的糕点,拿了一块,剩下的分给了车夫和桂生,倚靠在柱子上看书。
……
第二日醒来,雨已经停了,太阳从山间升起,将整个寺院笼上一层金色的光,众人不知从何处找来一把生锈的斧子,正在劈树的枝丫。童管家见李罄醒来,忙上前打招呼,“把枝丫修剪好了,才好把树挪开。”
李罄点点头,这时就见侍女扶着一身素色的姑娘出来。姑娘病了许久,面色苍白神情憔悴,倒是看不出一点好。但周身的气质,却不如其他的闺阁小姐,宛如从四书五经中走出来的一般。
童管家见状,忙上前让她回屋歇着。
“我也想到屋外换换气,没事的,已经好了许多,路上好好调理便是。”姑娘轻言细语道,转眼就见李罄望着自己。
四目相对,李罄有些尴尬,笑着点了点头。姑娘亦是温柔地笑了笑,管家看了这二人一眼,对童姑娘道:“姑娘,正是李相公冒着雨为您采药。”
闻言,童书颜曲身行了一礼,“多谢李相公。”
“姑娘无需多礼。”
童姑娘低眉颔首,侍女轻声在她耳边说了什么,扶着她离开了。李罄得到管家的允许,去正殿收拾自己的书待他收拾好出来,断树的枝丫已经被修剪干净,正在挪树。李罄见此,也忙上前帮忙,十几个人合力,才将树挪开。
这时,侍女拿了些糕点出来分给众人,说是吃了早饭好赶路。童管家邀请李罄与其同行,李罄本想婉拒,但见童管家一脸恳切的表情,也没有忍心拒绝。童管家的心思他再明白不过了。童姑娘病重如此,也不知何时才能走到有药店的地方,有他在好歹还能应付一二,他也就只有好人做到底了。
大家赶了一天的路,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驿站,吃过晚饭,童管家过来问李罄,姑娘的身体好了许多,用药是否还一样。
这可就问倒了李罄,治好都已经是侥幸,他哪里还懂什么药量的增减?想了想只得斟酌着开口道:“再吃吃看吧,刚有转好的迹象如若停了药病情反复了就不好了。”
管家神色有些犹豫,却还是点点头退下。李罄随着管家的身影望去,这才想起来药中有一味黄连,那个真的苦得让人张不开嘴,遂差桂生去与童管家说,若是童姑娘不再发热,黄连便可以停了。
因着赶了一天的路,众人都疲惫不堪,倒在床上便睡着了。李罄第二日醒来的时候童家的人都已经在吃早饭了。他瞥到一旁的童姑娘,气色相较于昨日已经好了许多。这时,童姑娘忽然抬头向李罄看过来,四目相对,李罄一阵尴尬,忙欠身行礼。
童姑娘见此,倒是有些惊讶,对着他笑了笑,便低头吃早饭了。李罄深吸一口气,也开始低头吃早饭。
早饭后,李罄等桂生上楼拿行李,来到院中,正巧看见童姑娘和侍女在摘梅花。绯色的梅花开了满树,绯红一片,看起来甚是喜人。童姑娘拿了一枝梅花在手中,指着另外一枝对侍女道:“那一枝,还没完全开,可以在路上养着玩。”
侍女跳起来试了几次还是够不着,童姑娘有些泄气,转眼看到李罄,不禁眼前一亮,但转眼又暗了下去。
李罄见此,想了想才上前几步,对童姑娘行了一礼,“若是姑娘不嫌弃,在下愿意效劳。”
童姑娘看了他一眼,点点头柔声道:“多谢李相公。”
说着,拉着侍女退到一旁。
李罄抬手折了几枝,躬身双手奉给侍女,再由侍女交到童姑娘手上。
童姑娘拿了花,笑着对李罄说了声谢谢,便拉着侍女走开了。
李罄看着二人离开的背影,淡淡地笑了笑,转眼看着满树的梅花,抬手摘了一枝放进袖中。
童姑娘拿着花,听着侍女在一旁说李相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她悄悄回头看他一眼,恰巧看见他折了一枝梅花放进袖中,不知怎地,她竟鬼使神差地想起那一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她轻叹一声,又扬眉笑了笑,由侍女扶着上了车。
此时还在正月里,春寒料峭的时节,童书颜看着养在瓶中的梅花,不知在想些什么。侍女雅兰掀开车帘进来,提醒她吃药。
她接过药碗,似想起什么问道:“我听管家说,那位李相公也是清平人?”
雅兰点点头,“说是清平城中的,家中是做小生意的。”
“做小生意的?”童书颜皱眉问道。
雅兰不以为意,“他是这样说,但看他的谈吐,应该是谦虚之词。”
童书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想起李罄的行为举止,吃穿谈吐,倒不像小门小户出生。她抬起药碗,蹙眉将药饮尽,“回京后应好好谢谢人家。”
雅兰笑了笑,“这是自然。”
童书颜饮完药便不再说话了,看着那几枝梅花出神,雅兰拿了碗退了出去,掀帘再进来的时候笑着对童书颜道:“刚才在外听了件好玩的事。”
见她眉飞色舞的样子,童书颜也来了兴致,笑着问:“何事让你这么开心?”
“刚才路边池塘里鹅叫了两声,李相公念了首诗。”她顿了顿,学着李罄的语气道,“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点火盖上锅。”说完,捂着嘴笑了起来。
童书颜闻言,亦是噗呲一笑,笑得前仰后合,直说肚子疼。幸得此处没有外人,不然该说这姑娘没有教养了。
笑罢,她掀开车帘,说是透透气,实则是想看看李罄那副一本正经的模样,是怎么说出这种俏皮话的。这人确实给她太多的惊喜。
掀开车帘,恰巧看见李罄正站在池塘边与管家说话,他笑得温和,管家矮他半个头,管家说话时,他都低下头听。童书颜笑了笑,正欲放下车帘,却见李罄回过头来恰巧看见她。
四目相对,童书颜心头猛然一跳,放下车帘不是,不放下也不是。李罄倒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冲她淡淡一笑,点了点头。她也只得点头微笑,再缓缓放下车帘。
雅兰看着自己主子,有些奇怪道:“姑娘的病又犯了?脸怎么又红了?”
经雅兰一说,她只觉得脸上更烫了,下意识摸了摸,忙说没事。
雅兰看着不放心,“还是请李相公过来看看吧。”
闻言,童书颜更是心如擂鼓,一把抓住雅兰的手道:“车内有些闷,并无大事,不要惊动他了。”
雅兰握着她的手,觉得体温正常,这才放下心来,“那就更不要吹风了,待会儿着凉就更麻烦。”说着,抬手将车帘系上了。
童书颜心中叹了一声,到底也没说什么,转而靠在车厢上,看着那几枝梅花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