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新上任的知府?”
知府祁绍元点了点头。
问完后,只见,这衙役急忙跪了下来。
“小的见过钦差、知府。”
“免礼。”
看着衙役站起来后,岑钦差一脸笑容问向了衙役:“你方才喊谁呢?”
“回钦差,小的方才喊同知呢。”衙役脸上微微一笑:“钦差还没用过饭菜吧?小的这就去多做点。”
还没等钦差岑文星回句话,这衙役便匆匆往着火房而去了。
岑钦差望着衙役往着火房走去,直到不见身影后,方才看向了一旁无话可说的同知陆庄。
“陆同知。”岑钦差喊了一声。
岑钦差的话语,可把陆同知给吓坏了,但又不知道找些什么话语来圆好这个谎言,愣住了。
“陆同知,方才本钦差好像听你说,这...连续几日一点食物甚至是水都未进入口中,这是怎么回事呐?”
看了陆同知一副无话可说的样子,再看着一旁的几位衙门小官,瞧着一个个无话可说的样子,岑钦差逗了逗陆同知。
“莫非上天知晓本钦差要来这金陵城,这才降了顿好吃的给你们?”
一听岑钦差如此说,陆同知急忙跪了下来。
“岑钦差,下官知错了,下官知错了。粮仓确实无存粮,这衙门还是有些粮食的。”
看着陆同知认错的样子,钦差岑文星微微一笑:“罢了,若是真如此,你们这些还怎么处理公务。起来吧。”
“谢钦差。”
一旁的新上任知府祁绍元见着如此,故作一番淡定,心中早已笑得止不住了。
“祁知府。”钦差岑文星看向了祁绍元。
“下官在。”
“从现在起,你就是金陵城的知府了,务必尽好你的职责,尽早将金陵城安顿好。”
“是。下官定不负岑钦差所望。”
看着祁知府信誓旦旦的样子,岑钦差也是放心了不少。
刚想走,可看到陆同知这一副模样,属实让人生气,岑钦差做起主来。
“陆同知。”
“下官在。”
“从今日起,饭菜你不许再吃了。省下来的给金陵城最需要食物的百姓吧。”
一听,可再次把同知陆庄的心吓坏了。
“岑钦差,这...这下官若是不吃,这也得饿死啊。”陆同知求情来。
“怕什么,金陵城的百姓不也饿了那么多天。”道后,岑钦差看向了知府祁绍元:“祁知府,你负责监督他。”
“是。”
“那好,本钦差出去看下状况。
“岑钦差慢走。”
瞧着钦差岑文星走了出去,可算是把对陆同知心脏不好的“恶魔”赶走了。
“祁知府。”陆同知一脸笑眯眯的看着。
“陆同知,有何事吗?”祁绍元假装糊涂。
论起年龄来,二人差不多一个岁数。
“祁知府,您看...能不能……?”
话虽未说完,祁绍元已经领悟了。
“祁知府所言是饭食上的事吧?”祁绍元笑着。
“正是,正是。祁知府就是高明,下官未说全,您就明白了。”陆同知一脸期待着。
“这个吗,放心,本官定会好好监督陆同知的,不必担忧。”
一听祁知府的话,陆同知一脸高兴的面容突然收了起来,一脸面无表情的看着祁知府。
“好了,本官还有公务,就先去忙了。”
还未说明话语,祁知府便走了去。
瞧着祁知府离去了,陆同知一脸不知所措的看向了一旁的徐通判:“徐通判,知府这是什么意思?”
徐通判假装不知,摇摇头,道了一声:“下官也去忙了。”然后便走了去。
看着一个个离去了,没人顾及自己,突然间,陆同知心脏有些受不了来。
……
“左相。”
“你来了?”
站立在两位丞相前的是位穿着绯色官服,头戴管帽之人,看着模样也就比左相小几岁而已。
面前的官点了点头,应了一声。
左相苏云起这时方才抬起头来,放下了手中的笔,望向了面前的官。
“沈侍郎,如今这粮食的事如何了?”苏云起问着。
“回左相,湖广、南中、南余三省已经将各府、州、县所有粮仓粮食送往江莱。”
“好。”
看着左相没有话要问,户部左侍郎沈钧问来:“左相,您看...这其他省粮仓粮食是否一同运往江莱?”
一听这话,左相苏云起想到几月前的那次赈灾。这次要是再让百姓没有口吃的,再继续用来播种恐怕会闹事。
“这样,离江莱近的湖广、南中、南余的粮食用来安抚百姓,剩下几个省份的粮食让各州府县拿出部分来,用于江莱百姓播种。”
“是。”
道完,左相苏云起埋起头来,继续批阅那些文武百官递上来的奏疏。
户部左侍郎沈钧本应走的,可心里还有句话,站立在地犹豫来。
余光感受到户部左侍郎沈钧还未走,左相苏云起问起话来:“沈侍郎,可还有何事?”
“左相,有些地方官拒之不肯拿出粮仓的粮食,说是许多百姓还等着这粮食活命。”
“什么!竟还有此事。”
“这样,你回去告知右侍郎,让他赶往那些不愿交粮之地,查出原因,必须给本相把这粮食拿出来,否则按渎职处理。”
“是。下官告退。”
这下,户部左侍郎方才放心走去了。
在大墨中,调取地方粮库存粮等于将百姓辛苦劳种的粮食调取。
虽交入粮仓后,存粮已经不在属于百姓,只属于地方衙门,属于大墨。
但每逢地方上出现灾情,无需上报朝廷,地方自己能解决之时由官府打开地方粮仓,用于当地赈灾。或者遇到大灾情,国家赈灾粮未能及时抵达。或百姓饥饿难耐之时同会打开地方粮仓。
地方粮仓与大墨京城延阳城粮仓相比,相差甚远。
对于地方粮仓,在弘道年间之时早就有一项对百姓很好的规定:凡是居住在地方管辖上的百姓,有权监督粮仓,当百姓需求大于地方居民三分之二时,官府衙门必须开启粮仓,用于赈灾,反之,粮仓存粮不能动。
或许,这次左相命令的所有地方粮用于赈江莱灾情的措施,也就因为这个才引起百姓不满吧。
对此,受左丞相苏云起之命,户部右侍郎昌文彦前往第一处不肯调粮的南中省林安府进行了劝解……
“张知府。”
一声喊声走进了知府衙门张得章的办公之处。
一抬头,瞧见正是同知左阜。
“左同知,有何要事?”知府张得章问着。
“张知府,这上面催得厉害,这粮怎调出去?”左同知问来。
听后,张知府皱起了眉头来,叹了口气:“不是本官不愿调啊,可这百姓反得厉害。墨朝曾有规定,这粮仓的粮食得经过三成百姓其中二成同意方能调出。百姓不答应,本官也是没办法呐。”
正当知府张得章还在为着此事担忧之时,衙门的衙役匆匆跑了过来。
“报知府,守备派人来传消息,户部右侍郎的马车正往着咱们衙门赶来。”
“本官知晓了,你下去吧。”
“是。”
道后,知府张得章慌忙的将一旁的官帽戴了起来,快步走了出去。
还没走几步,户部右侍郎昌文彦的马车已经在林安府衙前停了起来。
“林安府知府张得章见过昌侍郎。”
话一说完,瞧见穿着一身绯色官服,戴着一顶黑色长羽翼的官帽,一身微胖,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一张虽老但仍有气质面孔的户部右侍郎昌文彦走了出来。
瞧见,林安府衙的大小官员已经齐聚在自己马车前行着礼来。
“免礼。”
说完,户部右侍郎昌文彦下了马车,一张苍老的容颜看向了林安府知府张得章。
“你是知府?”
知府张得章点了点头。
“好,你即刻带本官前往你们的粮仓。”户部右侍郎昌文彦话语丝毫不带客气。
“是。”
一路跟随,户部右侍郎昌文彦便来到了林安府粮仓。
瞧见,许多林安府百姓大部分齐聚在粮仓前,个个手中皆拿着武器,有铁锹、锄头、镰刀、菜刀等工具。
正当户部右侍郎昌文彦想要上前之时,这些百姓一同上前来。
见着如此局面,林安府知府大声吼来:“放肆!”
刚喊完,瞧见户部右侍郎昌文彦的手抬了起来,示意着冷静。
“各位林安府乡亲们!本官奉圣上之命,前来林安府解决这粮食之事。当今江莱灾情严重,京城粮仓存粮早已空,迫不得已方才用地方粮仓去赈灾,望诸位乡亲们谅解。”
户部右侍郎昌文彦的话说完,本以为他们会因为此话放行,终究还是多想了。
看着面前死守粮仓的百姓们,完全看不出有一丝能够谅解之意。
“昌侍郎,依下官看,还是动粗吧。这些百姓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说这些话无用。”一旁的知府张得章劝了起来。
瞧着林安城百姓如此这般样子,昌侍郎奏起了眉头来,望着一个个手中拿着的各种劳作工具及利器,眼神中丝毫不害怕的百姓们,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