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入学第一天
一转眼到了乐民路小学开学的那一天。即便是在那个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年代,新入学的孩子们从头至脚仍然少有地被家长们布置一新。
那天早晨,对学校不算太陌生的周洁,一如往常地被逼着喝完那碗鸡蛋牛奶,背着那只几乎挂到了大腿旁,里面只装了一个铅笔盒的新书包,同阿哥一道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她不急不忙地跟在小清的身后,笃定地等着阿哥帮她找到了自己应去的教室。报了到之后,顺着老师所指点的方向,找到了自己那个靠着窗户的第一排座位。
住在老式弄堂里的李媛媛也很快地吃完早餐,由爷爷奶奶陪着,第n次正式走进学校。前一次是跟着小爷叔来报名,后来又跟着奶奶走到小学门口张望过几次,而这次确确实实是入学了!同样穿着一身的新衣裳,背着一个新书包到了教室。等不及阿爷奶奶在老师那里问东问西没个完,媛媛照着指点,先行走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最后一排座位上。
陈晓晴的早上被奶奶耽误了一些时辰,因为当日的早饭买得有些晚了。晓晴仔细地在饭后换上了几天前选了又选,试了又拭的新衣裤,整装待发。临走到了门口,她堵着后门,坚决不让奶奶送她上学。其理由只有一个:奶奶那双三寸金莲的小脚(虽然已经放开多年),会让孙女在别人面前觉得丢脸!
斗争的结果虽然是晓晴赢了,但等她终于来到小学门外时,却看到学校的大门已然关上。她从门外听到大喇叭里的广播,从门缝中发现许多人列队在操场上,看来已是早操时间了。这个阵势可吓到了晓晴,她犹豫不决地站在门外:是进还是退?
正举棋不定,突然看到一个女孩,急急忙忙地朝着学校跑来——而且,晓晴认得她!
那位同样迟到了的女孩叫刘莲,就住在晓晴家对面的平房里,平时晓晴早就注意到她了。只要天气晴朗的下午,刘莲就会在小弄堂里和一些年邻较大的孩子一起玩,但大多数的时间她总是在给别的女孩拉着橡皮筋,有时还要做些“打杂”的活。虽然如此,长着红扑扑的圆脸,看着比同龄孩子高的刘莲,总是既不怕累也不抱怨,整天跑东跑西的乐在其中。
虽然当时的刘莲并不认识晓晴,但为难之际来了一位“同盟军”,何况还是熟人,两人同时增强了一些进校的胆气。
“我认得你。你叫刘莲,住在我家的对面”,晓晴看到那女孩停住了脚步迟疑不前,便抓紧机会拉拢合伙人:“我们两个人都迟到了。”
“是吗?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呀?”刘莲一脸的困惑,但立刻回过神来面对现实:“我们现在还可以进去吗?”
“应该可以吧。。。。。。我们可以从旁边的小门里进去”,看来晓晴已经明显地探过道了。
两个女孩鼓足了勇气走到学校的门卫室,有个中年人一边打量着她俩一边和气地问到:“迟到啦?你俩是几班的?”
两人急忙拿出早已捏在手中的入学单递了过去——
“哦,都是一年级三班的新同学啊”,门卫边看边说:“好,等同学们做完广播体操以后,我就带你们进去。”
两个小姑娘相视一笑,到了这一刻,她们才晓得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等了大约十分钟后,她俩乖乖地跟在门卫伯伯的后边,来到了自己的教室。
老师显然在孩子们申请入学的时候了解过每个人的情况:那个长得娇小隽秀的陈晓晴被安排在第二排一个男生的旁边;而个子很高的刘莲,她的座位是在最后一排靠墙的那个位子。
第一天开学没有太多的活动,无非是老师作个自我介绍,新生挨个点名报到,发放一些学习课本和材料,参观一下教室特别是预先准备好的墙报等等。虽然没有大事,但孩子们的心头都突突地在奔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兴奋和新奇的热情。环顾四周,教室的一面全是大玻璃窗,另一面是一半白一半绿的墙;前面是一大块被称作“黑板”的绿色写字板,后面墙上嵌着的才是真正的“黑板”,不过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字画。其中有个带顶军帽的叔叔的大头像,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早已熟识——雷锋叔叔。
的确如此:“向雷锋同志学习!”和“为人民服务!”——这两句口号是每个孩子从小所学到的第一个做人行事的准则。所有进过幼儿园的同学不仅仅是认得这几个大字,更知道自己在行为上要常做“好人好事”,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当然她/他们自己,同样处在一个需要得到全社会保护和帮助的年龄。
举个例子来说,从孩子开始学会写句子的那天起,学校老师便规定学生每天都必需上交一篇小作文。这篇小文有个很直观的名字,叫做“日记”。在那个年代上过学的孩子,没有一个可以逃避这份“功课”。那时的“日记”所记录(或者更确切地讲是汇报)的亲身体验或感想,必须包括两个极其重要的内容:第一是汇报自己“学雷峰做好事”的经过和感想;第二是汇报他人学习雷峰做好人好事以及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由于这样的行为和思想每天都要以“日记”的形式汇报一次,因此孩子们个个热衷于在日常生活甚至是走路过程中,去“发现”或“参与”好人好事。例如有一次当刚放学的孩子们在马路上,看到一个男人正在吃力地拉着平板货车,爬上斜坡之时,他/她们都会争先恐后一拥而上,用微弱的小手集结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帮着叔叔把车推上斜坡。
又如当一位老人家在路上跌倒之时,会有许多正在上学路上的孩子奔跑上前,共同搀扶起这位在日记中被具体描述成“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或老大爷,一起互送她/他走到安全的地带。。。
总之,在孩子们入校之后的许多年里,老师们会在她/他们的日记中不断读到学生们的进步行为,以及发生这些行为之前的指导思想,例如“向雷峰同志学习”和“为人民服务”等崇高理想,而且最后总是以“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作为思想总结。
现在回到新生开学后的第一堂课。
当时,每个孩子按照要求但完全是自觉自愿地笔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带热情和微笑,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话。其实那个时候更忙的是自己的眼睛和心跳,老师在那天所说的话,不晓得有多少被储存到了记忆当中。
不知不觉中小学的第一堂课临近结束,下课的铃声响起。也许是太突然了,有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首次听到下课铃声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宣布“下课”并离开之后,没有很快反应过来。大家呆呆地坐在原位,过了几秒中,才突然地意识到:刚才那个铃声,将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最最期待最最怀念的声音了——因为它所代表的是“自由”两字!
而在那个年代,那些年轻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马上学会了争分夺秒!
住在楼房、内心早已对弄堂窥探和羡慕已久的陈晓晴,看到教室里开始出现骚动和声音,便站起身向后排看去。她想去找刘莲说话,希望可以交到新的朋友,并加入她们的阵营。心有灵犀,看到坐在最后一排的刘莲也正对自己微笑,晓晴不失时机地跨出课椅,顺着窄窄的走道来到莲莲的身边,再次作了自我介绍:“我叫陈晓晴,我认得你!”
“我怎么不记得见过你呀?”刘莲的表情依然困惑。
“我家在你们对面,我们是新搬来的。家里人平常不让我出门。”晓晴急忙解释,并补充了一句:“我以后可以去找你们玩了。”
就在她俩互相介绍的时候,一群稍高年级的男生来到了教室门口:“小洁!”
原来安安静静独坐窗口的小洁,看到阿哥周清他们一群人的到来,立刻喜形于色。她连忙站起身,朝着门口迎了过去:“你们怎么来啦?”
“来看看你啊!”总是有人抢答在哥哥小清之前。
看到这么些“大哥哥”把前门堵得水泄不通,新班的学生都好生羡慕:同穿得簇新整洁的自己相比,那些衣着随便的“老同学”却显得神气得多,自然得多,当然也霸气得多!
差距不是用来压制自己,而是用来提高自身的——开学的第二天,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新同学坚决不肯再穿新衣裳上学了。
从孩子跨出家门走进学校的那一日起,家长已不再是他们眼里的至尊唯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