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者(142)--合资公司的烦恼
某天早会上,董吟晓破天荒地上台。慢悠悠地说了一个事情:公司的两位老总和五个总监集体跳槽。这是很正常的一个事情,大家正常看待,没有必要每天关注这些。到处听到风就是雨,捡到封皮就是信地传播一些假消息。比如说什么马来西亚人专门来中国就是整我们。人家没有必要花几个亿的成本,千里迢迢来整谁?是不是?还有人传我也要走,我在这里给大家说我不会走。请大家放心,也请大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听到他醇厚的男中音,于远明心想这个组训的功底还是很深厚。曾经听狄胜青说过,发音啊有的人是靠喉咙,有的人是靠腹腔。所以,靠喉咙发音的人说多了声带累,靠腹腔发声的说多了肚皮痛。董吟晓发声肯定是练过的,不像自己每天和大量的人交流说话,都是硬把声带拉伤了,成了一个用嗓过度者。说话的时候自己不觉得,别人都觉得很累。
董吟晓讲话期间,于远明四处张望,发现大家都安静地听着,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和交头接耳的动作。瞬间明白了,这些天来大家的窃窃私语说明人家都知道了,只有自己还像个局外人一样毫不知情。
等到会议结束,于远明专门到吕春颖办公室聊天,吕春颖放低声音,给于远明绘声绘色地讲了最近以来公司发生的那些事情。
原来希望人寿来到中国,也是犯了一个所有合资公司的通病--水土不服。两个股东看似实力雄厚,却无法彼此融合。50%:50%的股权结构,注定了看似谁都可以做主,其实谁都无法做主的管理结构。董事长代表的中国管理方不懂保险,更不懂寿险营销。以总裁为代表的外方股东当然是资深的寿险专家,却不懂中国市场。理念,位置的差异让这个公司的运作充满了一些奇怪的味道。更因为外方真正的大老板在马来西亚,决策链条太长,内部外部的各项矛盾导致公司运作很不顺畅。
比如外勤部经理去总部办事,外方高管看到他进来了,嘀咕了一句:是谁把他放进来的?
因为总部管理很严格,电子锁把玻璃门里外都隔开了,一般人不能进去。这个部经理听到后非常生气:什么叫放进来?老子是走进来的。我是人,不是狗!
这个事情传出来,大家觉得是外国人歧视中国人,一下子就把外资的光环破坏了。虽然总裁一再解释,我祖上也是华人。我们看比赛,都是为中国队加油的。没有歧视中国人的意思。但是这个感情就像玻璃一样,一旦有了裂痕,很难复原了。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过圣诞节。因为圣诞节挨着元旦,也就把团年一块儿过了。公司也有准备,让大伙儿惊喜一把。
欧风东渐,现在的中国人也开始过一些洋节了。只不过大家只是图个闹热,并不是有什么真正的信仰。很多节日的来历,讲究都不清楚。唯一的是希望好玩,有一个理由好吃好喝。
可是那天,开完会,工作人员抬过来几个大塑料箱,拿出东西往桌子上一摆,大伙儿愣了!
每个人发了一个汉堡包,一听可乐,还有什么炸鸡腿!
这哪儿是过节啊?这是打发小朋友呢!
你想啊,洋快餐从来就不是什么正餐。虽然能吃饱,但是没有酒啊,没有你敬我我敬你的热乎劲啊!这叫什么?
还过什么节?
吕春颖一脸鄙夷:这些老外真是瞎扯淡!什么都不懂!我们自己团年的话,一张桌子一围,热气腾腾的。吃吃喝喝,酒杯一端也许业绩就不说了。你这个冷冰冰的,哪有什么氛围?还谈什么业绩?谈什么明年的规划?谈什么未来的发展?
于远明后来才知道,其实公司花钱不少。
这就是所谓文化差异吧!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还好没有弄马来西亚的什么咖喱鸡哦!
希望人寿还没开业之前,在恭州打了大量的广告。什么户外,汽车车身,电子显示屏都有。花了据说将近一千万,但是效果不太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打的广告很神奇,第一天,是一个动物的脚板印。赤裸裸的,其他啥都没有。第二天,是两个动物的脚印。第三天,出来身子了,原来是一只狮子,威武雄壮。第四天,出来一个公司的英文标识。第五天,出来公司的中文标识。
揭开谜底,原来是这样。希望人寿终于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但是没几个记得住。
人家广告公司说了,这叫悬念广告。
更糟糕的是中方为了控股权,派遣了大量的工作人员进入到合资公司。这里面就有各种关系户,也有一些国企干部平调过来。目的是为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比如一个副总裁,原来是一个乡镇干部出身,凭着多年的努力,终于脱鞋上岸成为国企的高级干部。进了城,学会了穿西装打领带,却还是无法理解保险行业的运作模式与规律。他就公开说:花了这么多钱,还是亏损。要是我们运作的话,利润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他说的运作,是炒地皮。因为中方股东就是一家国有房地产公司。以善于拿地,善于把生地变成熟地再高价转手著称。这里的核心是眼光独到,他们能够拿到看似不好的地段,却在一两年后因为规划成为稀缺地区。第二是生地变成熟地,价格也起来了,升值空间可观。
而且作为省政府旗下投资平台之一,无论是融资能力还是政策优势,各方面都占尽竞争优势,赚钱就不是什么难事。
也是因为省政府引进这个希望人寿,领导决定由他们公司合资。实际上他们都不懂保险,并不知道寿险的投资周期与盈利模式。
当关键的岗位上双方都安插了自己的人后,公司的运作就没有纯粹的保险公司那么顺畅了。
就说这个广告吧,也是关系户做的。说起来上千万,到底有多少猫腻,谁也说不清楚。
外方股东很有耐心,计划亏损十年。毕竟,大部分的外资只能在中国设一个代表处,拿到牌照开业的并不多。作为一个百年老店,希望人寿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深耕中国市场。
但是中方的就不是这么看的了。看到其他保险公司的业绩哗哗上,而自己的业绩还没有投入多,代表中方的董事长忍无可忍,终于在办公会上发火了!这一下,外方股东的反应却有些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