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兵荒马乱,世道很不太平,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百姓的日子过的是苦不堪言。正所谓乱世出英豪,那个年代可讲的故事简直多不胜数。有农民起义、有满清反明、此外,更有江湖绿林道上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而本书要说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在今江苏省与山东省的交界,有一个沿海的小城镇,叫做白水镇。镇子不大,人口也不多,依山傍水,土地丰饶,民风淳朴。由于这地方比较偏远,并没有受到战火的侵袭,因此在当时来说,这白水镇也算是一方乐土了。
某天,一大群外来人避难至此,打破了小镇以往的平静。这群人像是某个大户人家举家迁徙,他们赶着数十辆马车,有几十个家丁打手护驾,还有不少丫鬟佣人随行,浩浩荡荡的。前面几辆马车颇为华贵,里面坐着的应该是老爷、夫人、少爷。后面车上则堆满了一个个硕大的木箱。
这群人来到白水镇上的时候,是一大清早,街上没有什么人,就几家卖早茶的伙计,正顶着惺忪的睡眼,懒懒散散的干着活儿。他们远远的看见这一队人马,都觉得非常稀罕。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像青山镇这种偏远地带可是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所以镇子里的人没几个见过这等阵仗的。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户人家的老爷姓吴,名叫吴大富,已有七十高龄。吴老爷原本有一正房和两个小妾,不过正房早死,小妾也跑了一个,如今跟着他的就还有一个女人,叫做冯妮儿。当然,这冯妮儿守着吴老爷这么多年,早已扶正罢了。
吴老爷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已嫁人,俗话说出了门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所以她并没有跟着吴老爷一起逃难至此。至于儿子,则是属于那种典型的公子哥儿,早在不满三十的时候就得花柳撒手人寰了,不过他倒也替老吴家争了口气,生前留了一根独苗。
要说的就是老吴家的这根独苗,他叫做吴不凡,当时仅有七岁。小不凡生的是机灵可人,聪明伶俐,深受吴老爷宠爱,据说他们老吴家之所以不远千里的逃难至此,就是因为不想让这个小孙子受牵连。
吴家老爷不知何故看好了白水镇镇南十里处的一块高地,他花了一大笔钱请来工匠在那里建了一座宅院。宅子占地数亩,高墙大院,里头设有花园水池,布局摆设异常考究,绝非寻常人家能比。当时建宅子的时候,白水镇里的不少年轻人都被雇去帮忙了。回来后他们无不感慨吴家大宅的奢华,简直是堪比皇宫了。当然,在那个年代,这些偏远地区的人哪知道真正的皇宫是什么样儿呢。
老吴家在镇南安宅落户之后,行事异常低调,极少与人往来,平日里家里头的一对朱漆大门总是紧闭着。偶有家丁、丫鬟去往镇子里置办一些生活用品时,他们也很少跟外人交谈,谨慎的有些令人咋舌,就好像是在刻意回避着什么似得。
久而久之,镇子上的人们出于好奇,就开始胡乱猜测起老吴家的来历。有人说他们一定是在外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们之所以如此小心低调,就是怕走漏了风声把仇家引来。也有人说吴老爷原本是朝廷大官,现在见朝纲不稳,生怕满清入关推翻大明,自己也会受牵累,所以带着家眷跑路了。
这些猜测是真是假谁也不知,权当饭后闲话,说说便罢,没有谁胆敢往细处寻思的。毕竟老吴家的那些膀大腰圆的家丁镇上人都是见过的,万一惹了吴家不高兴,像他们这种小老百姓八成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那个年代的人对于权贵之家还是惧怕的。
就这样,吴家在白水镇外落了户,并且一住就是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家人虽说行事作风依旧低调,但是比起刚来那会儿显然要好多了。逢年过节,吴家人也会去镇子上的集市逛逛,跟一些常见面的人也偶尔交谈几句。他们出手非常阔绰,也没有那种官宦人家的架子,因此人们对吴家的印象也是极为不错的。
只是好景不长,该来的终归要来。就在吴家迁移至此的第三个年头,除夕夜这晚,一把莫名的大火将这堪比皇宫的巨大宅院付之一炬,更叫整个白水镇人心惶惶的是,吴家上下百余口人,上至吴老爷,下至丫鬟家丁,尽数葬身火海,无一生还!
据说那场大火烧了好几天才灭,豪宅成了一堆废墟,废墟之中掩埋着的是百余具烧焦的尸首,一时之间没有人胆敢靠近那块地方。甚至有人说吴家上下都是被仇家杀害,怨念很重,死后亡魂不散,时常还会出来游走……
对于白水镇的人而言,这吴家人就好像是一群匆匆的过客,他们的家世背景,以及为何会在一夜之间被人灭门,那杀害吴家百余口的凶手又是何方人士等等,这一切都只不过是茶余饭后胡乱揣测的话题罢了,没有什么人会去深究。毕竟青山镇这种小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加之世道又乱,大明朝廷自身都难保了,因此也不会有官员前来调查。
因此,这件事仿佛注定就要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漩涡,转瞬即逝,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最终彻彻底底的成为空白。但是实际上,吴家的灭门之灾,仅仅是我所要讲述的故事的一个开始罢了。
这天,乃是大年初一,凌晨三点钟左右,一骑快马沿着泥泞的官道飞奔至白水镇南十里处,马上之人乃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此人虽鹤发却童颜,身着青灰道义,背三尺青锋,腰间别着拂尘,脚踏黑白相间的皂靴。一双眼眸犹如星辰般明亮,在这漆黑的夜幕下,仿佛能够看穿世间的一切。
此人名为王天罡,是一个云游四方的老道,也是吴老爷的至交好友,前不久他接到吴老爷的求助信件后,随即掐指一算,心道不妙,这卦象显示吴家如今命犯天冲,吴大富本命星辰遭黑云遮蔽,左辅右弼双星隐没,此乃大大的凶兆,乃是灭门之相。只不过这遮星黑云并不浓厚,右弼星虽也暗淡,却时有半点星光显露,由此看来这凶卦中还是存有些许变数的。
吴大福曾有恩于王天罡,因此当王天罡得知吴家有大难降临之际,便火速赶来,自东北大兴安岭至青山镇,一路上快马加鞭,不知跑死了几匹快马,最终却仍旧晚来一步。
他策马止于熊熊烈火近处,看着已经陷入火海的吴家新宅,不禁长叹一口气道:“劫数啊劫数,真是天命难违!”
哪料这时,火海内突然传来了一阵哭喊声,听上去像是一个男童。王天罡一听,顿时纵身下马,想都没想直接冲进了火海之中,循着声音,他很快的在快被火势蒸干的小池塘里找到了一个十岁见方的少年!按理说在如此烈火之中,哪有人能撑这么久的时间?可当王天罡见到这少年时,他却并无半点异样,只是眼神中充满了害怕与绝望。
这少年正是吴家的那根独苗,吴不凡。案发前,为人老辣警觉的吴老爷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遂急忙让小孙子躲进了密室之中。吴不凡独自在密室里不知不觉的睡着了,后来被一阵浓烟呛醒,他才发现周围早已是一片火光,大惊之下他急忙跑出密室,然而当他出来之后,入眼所见却是满地的尸体,其中有爷爷的,也有二奶奶的……
小不凡是又惊又怕,向来娇生惯养的他这那一刻像是丢了魂儿一样,根本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抱着爷爷的尸体放声大哭。周遭火势越来越猛,浓烟弥漫,很快小不凡就昏了过去,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却莫名的发现自己正趴在院中池塘的边上,身子浸在水中,不知所措的他只有放声呼救。
王天罡将吴不凡自火海中救出,并没有在此多做停留,直接带着他策马远去,因为王天罡知道杀害吴家上下的凶手定在近处,若是他们得知老吴家还有一独苗的话,势必会斩草除根。
就这样,年仅十岁的吴不凡一夜之间成了孤儿,他年纪虽小,但也到了董事的年龄,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已经没有了亲人,而救了自己的这个老头,他从来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爷爷提起过,不过他心里头明白,现在自己唯一的依靠就是他了。
王天罡带着吴不凡离开白水镇后,径直去了鲁地的泰山,也就是山东,在泰山的西麓有一个叫做桃花峪的地方,这桃花峪间有一个破旧的道观,名为桃花观,观中无人,处处落满了积灰,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没有人来的地方。
来到桃花观后,王天罡仿若松了一口气,他将吴不凡带进破旧的观中,先是细眼打量了一下这小伙儿,心道好一个唇红齿白,俊俏玲珑的娃娃!随之首次开口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吴不凡”吴不凡心魂不定,魂不守舍的道出了自己名字。
王天罡似乎并不在意他叫什么,随口说道“以后不要叫这个名儿了,你们老吴家气数已尽,你再姓吴的话,只怕日后也担不住,同样会遭杀身之祸。”
吴不凡惊奇道:“啊?那……那我以后叫啥?”
王天罡道:“以后你要拜入我的门下,按照门规,你需当跟我姓王,以后你就叫王不凡吧。从今天起,你在外人面前断不可提起有关吴家的任何事情,更不能说你姓吴,还有以后你要叫我师父。”
“师父!”不凡心里万千疑惑,但不敢多问,只是乖巧的叫了一声。
王天罡点了点头道:“今日你拜入我道门王家,以往的俗世就当过眼云烟,为师知道你刚经受过一场浩劫,如今必定是万分悲痛,但事已至此,已经无法改变,多想皆是业障,今后你跟着我只需潜心修道,将来降妖除魔,造福百姓,你懂了吗?”
当时在不凡的心里,只以为师父就是先生,记得爷爷以前说过,先生的话不论对错都是要听的,所以他也没有多想,只是强忍着泪水使劲的点头。
王天罡见他这副可怜的模样,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好了,你先去偏房休息吧,明天再来见我。”
实际上,那桃花观里头只是一个破破烂烂的草舍,共有三间屋,中间比较大的这间算是大殿,里头供奉了一些木头牌位和三张神像,左右两间便是卧房了。王天罡住在左边那间,不凡住的那个偏方自然就是右边这间了。来到房里,只见卧房中仅有一张木板床,跟一张破旧的八仙桌和两把椅子,这其中一把椅子还少了一条腿,斜靠在桌子边上。
当天夜里,不凡根本无法安睡,只要他一闭上眼,爷爷那副死不瞑目的模样就会出现在他的脑子里,而一想起爷爷,他就止不住的想要放声大哭,毕竟那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他的人啊,几天前还抱着他要给他买这买那的,如今却已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如此反差对于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而言,如何承受?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egegengxin(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
<更新更快就在笔趣网www.biqu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