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覆雨翻云之飞刀问情

第一百三十章 论藩

  第一百三十章论藩

  朱元璋看着虚若无说:“若无兄,我还以为你永远不会再提起这种事情的了!”

  虚若无说:“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还是不自觉的说了出来。”

  朱元璋说:“若无兄是不是因为可怜我呢?”

  虚若无将脸背了过去,说:“是不是的,元璋你还不明白吗?”无错不跳字。

  朱元璋自嘲的笑着说:“是啊,我怎么会那样想呢?唉,垂垂老矣,有的时候,这性子往往比年少之时还要耐不住。”

  虚若无说:“是啊,老,这个字还真是让无数英雄为之折腰啊。”

  李帆这是第一次听虚若无这般看待老这个话题,虚若无的年纪到底有多大,虽然不好说,但是想想也应该是九十上下了,但是一直一来,虚若无给李帆的印象一直是精力十足,完全和老这个字连不上,而现在却让朱元璋的一句话给带了出来。

  朱元璋说:“若无兄,你先前说的那个话题,咱们争论了几十年,那么借着这个机会,不妨询问一下这年轻人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吧!”

  虚若无转过身,看了看李帆,对朱元璋点了点头。

  朱元璋说:“好,反正也只是一时之谈,无论会有怎么样的一个结果,相信我这一世是不可能改变了。”

  李帆听他们的这话中之意,好像要对那个敏感地问题。询问自己。李帆知道这个话题牵扯太大,有些拿不准朱元璋是不是真的只是谈谈而已。

  虚若无也能猜出李帆的顾虑,他对李帆说:“小帆,这里没有别人,有些话可以直说,但是出了这里,你就要忘了在这里发生的一切。甚至是你自己在这里说的话。”

  朱元璋看着李帆一脸受教的样子,也笑了。他说:“李帆,看你这个样子,我也放心小月不会被你欺负了。”

  李帆不敢对朱元璋的玩笑说,这个时候他在不停地整理思路,以便应对朱元璋可能提出的难题。

  朱元璋斟酌了一下,开口问李帆:“李帆,你对分封制度有了解?”

  就连虚若无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一下子问及这个。李帆也是一愣,看着朱元璋一脸认真地样子,知道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是李帆也不敢说不知道,那样的话说不定会被朱元璋认为是敷衍他,结果恐怕更不好。

  李帆想了一下,思考着怎么样组织话语,然后开口说:“分封制度起源古久。自秦皇统一六国之后,蒙元不算,其实每朝每代都有,不过除了西汉之外,其余几朝分封出去的藩王权势就不是太大了。”

  朱元璋听了李帆的话,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为一提到分封。总会联想到西汉?”

  李帆说:“那是因为西汉的分封制度给后世朝代地冲击实在是最大的,所以人人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汉。”

  朱元璋说:“七王之乱,这是一个多么鲜活的例子啊,是不是?”

  李帆听的出朱元璋在这个问题上的执著,李帆说:“这也是那些鸿儒文豪们口中的以史为鉴了!”

  朱元璋听了哈哈的笑了起来,他说:“以史为鉴?可笑地是那些人怎么看不见西汉建国时的豪杰呢?”

  李帆一下子就想清楚了朱元璋后一句话的意思,果然,朱元璋接着说:“西汉建国之坎坷,恐怕是读史之人都能体会的,但是这也更映衬出当时创汉的风云豪杰们的不凡。那一个个名字哪个不是名垂青史。难道这些人杰们当初定下地祖制就没有一丝可取吗?只见弊,不见益。难道这才是读史的态度吗?”无错不跳字。

  分封制度的益处,恐怕是汉后诸王朝都刻意避免谈及的。

  但是这种顾虑不适合跟刘邦有着近似建国经历的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白手起家的他们深知,既然自己可以黄袍加身,那么其他人也可以,而这种时候唯一能够让他们放心的就只有自己的儿子了。而朱元璋效法汉制,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应该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这话却不是李帆能够轻易说出口的。

  朱元璋说:“朕知道你顾虑,既然只是谈谈而已,再加上你岳父在旁,朕可以准你自由言语。“

  李帆对朱元璋地这个保证不敢太当真,朱元璋也清楚,不过看来朱元璋是想让李帆照实来说,朱元璋问:“那些千百年前地事情,咱们先不要说了,就说说本朝,你对朕分封诸皇子为王是怎么看的?”

  李帆说:“本朝立国之初,四海刚定,但是北有蒙元余孽时刻窥边,各地也有流寇处处扰民,这个时候皇上派诸皇子在各地就藩也确实是起到了不小地作用,对于迅速稳定局势,恢复民生有不错的效果。”

  朱元璋听到这里笑了,他对一旁的虚若无说:“若无兄,这两句话是不是听的有些耳熟啊?”

  虚若无也是淡笑着看着李帆,不过没有说话。

  朱元璋说:“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你们翁婿之缘还真是自有定数啊。李帆,你知道吗?当年朕就分封之事问询若无兄的时候,他的回答和你的几乎一模一样。当然了,说了这几句让朕好听的话后,是不是也要说‘但是’了?”

  李帆说:“是的,随着时局的发展,这种在建国之初有着不小作用的制度就会陷入一个死胡同了。”

  朱元璋说:“死胡同?这是意思?”

  李帆知道自己下面说地话有些直言不讳,但是看着自己的岳父若无其事的对自己点点头。李帆说:“这种分封的制度,在本朝也仅可能存在于洪武一朝了。将来即位的新皇第一个想的就是将那些被分出去的权利再收回来,即使不敢违制地废黜分封制,也会想其他的办法让这种制度名存实亡。”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若无兄,没想到连这个理由,你们翁婿都是这般地一致啊。”

  闷声了很久的虚若无说:“元璋。其实这些你又何尝不知道呢?”

  朱元璋说:“是啊,早在我有这个意思的时候。我也就想到了会有你们翁婿所说的这么一种情况,但是知道归知道,该做还是要做的。”

  李帆听了他们的谈话,也觉得应该是这样,分封制度的利弊,以朱元璋地眼光是不会看不出来的,但是他仍然坚持这么做也一定有他的想法。

  朱元璋说:“我之所以仍然坚持这么做。除了像你们翁婿所说的那样有利于建国之初的稳定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我原本是想带进坟墓中去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在这碑殿之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分封制度在国势稳定之后弊端确实大于益处,但是却有另外一个作用!”

  李帆看出虚若无撇了撇嘴角,李帆知道自己这岳父恐怕是猜出了朱元璋这隐含的深意,不过李帆却想不到除了战争之外还能带来。

  朱元璋好像也猜透李帆地心思。他对李帆说:“你是不是觉得那只会带来一场战争啊?”

  李帆点点头,说:“是的。”

  朱元璋说:“你想的没错,就是一场战争。”

  李帆听了朱元璋这话,一时间没想明白。

  朱元璋说:“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造就了汉文帝,也造就文景之治的根基,所以才有了汉武时期的爆发。这就是战争地作用。”

  朱元璋接着说:“以国制隅不是那么简单的,而当在朝的皇帝将那些分封出去的藩王制服之后,他才会发现原本让他心烦的战争却成为造就他的契机,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将有很大的提高。经历了这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大作为的皇帝。”

  李帆没有想到别的皇朝竭力避免的内战在朱元璋地心中却成为了造就皇帝地契机,李帆想起了朱棣,他说:“万一是一隅胜全国呢?”

  朱元璋眼中暴闪出一阵骇人的光芒,他说:“如果是这样地话,那么这位在朝的皇帝就不具备统领我大明的能力,这种无能之辈也注定被更有为的人所代替。”

  李帆没有想到朱元璋将优胜劣汰的观念移植到了这里。哪怕那争夺的双方都是自己的血亲。

  不过想想朱元璋这看似偏激的想法也确实有他的道理。朱棣在那场叔侄之战中获胜,这也才有了永乐五征蒙古。这也才有了郑和七下西洋。

  而这些恐怕不是建文能够达到的高度。

  朱元璋的声音又忽然低沉了下去,嘴里低声的说着。

  不过以李帆现在的功力,还是将这话听的清清楚楚,朱元璋说的是:“可惜啊,这种机会只可能有一次。”

  是啊,这种战争带来的还有副作用,这也警示了得胜的一方,所以无论这场战争以怎样的一种结果收场,削藩都是首要任务,为的就是避免再一次发生这样的战争。

  朱元璋也很快恢复了过来,他说:“好了,不说这些了,今天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我说了许多,你们翁婿也听了许多,当然了明天早上忘却的也有许多。”

  李帆也知道朱元璋这是意思,这些话真要是在外面传开了,势必会引起一场动乱。

  朱元璋说:“今夜找你们来就是想找几个可以让我放开了说话的人,而且今后这样的谈话也不会有了。”

  虚若无说:“元璋,事情的发展永远让人难以琢磨,事情都不可能绝对的发生。”

  朱元璋点点头,说:“若无兄说的是。”

  朱元璋一声咳嗽,外面走来了两个太监,朱元璋说:“送两位到京郊的那间别院休息,现在应天早已经闭门了。”

  得令的太监头前带路,往外面走去。

  朱元璋在李帆的耳边说:“三日之后,怜星舫。”

  李帆看着朱元璋,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快步跟着虚若无的脚步。

  朱元璋又对着虚若无的背影喊了一声:“再有两天,小四就回来了,若无兄那里他是一定会去的。”

  虚若无没有回头,快步的离开了这里。

  当两人重新重新坐上马车,在那太监的指引之下离开之后,虚若无才在车中对李帆说:“小帆,看清楚了吧,这才是一个帝王的心思。”

  李帆说:“是啊,想想还真是不可思议啊!”

  虚若无说:“是的,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一句,哪怕是你感觉他最真实的一面,你都要留上一个心眼。”

  李帆说:“我明白的。”

  虚若无说:“不过就我对元璋的了解,今夜你所见所听的是绝对不可能在另外一些场合能够遇到的了。当然了,他还是没有忘了试探我的目的,所以才提醒我说,过两天小棣就要来了。”

  李帆说:“那岳父你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

  虚若无看着李帆,很认真的说:“我是很看好朱棣,这没错,但是现在小月有你照顾,我的心思就放在了将来和里赤媚的决战上,对于他们朱家的事情我是再也不想费心了。”

  李帆说:“但是燕王想必不会放弃做最后的努力的。”

  虚若无说:“小棣是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因为从朱棣的身上可以看到他年轻时的影子,他也具备成为一个有为君主的能力,当然了更关键的还要看造化了。”

  李帆能够听出自己岳父的这番话里连带着其他的含义,但是现在也不是细想的时候,随着外面的一声召唤,李帆知道今晚的栖身之地到了。

  告别了那一丝的紧张,李帆这个时候竟然有些后悔了,后悔错过了细细参观孝陵的机会,这可是再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不,应该是再也没有机会了,等这孝陵等来了自己的另一个主人之后,就将彻底封死,外面还有无数的守灵人和护军,就再也不会给任何人轻易接近的机会了,就更别说到其中窥探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