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乌尔是一座位于土伦西北方的城市,控制着通往土伦最快、最便捷的通道,当然,从海上坐船过去显然比绕道更快捷。
可是有鉴于法兰西海军多年来一直“英雄气短”,总是被英国人压上一头,而这一次地中海舰队更是因为土伦保王党叛乱而全军覆没,就算借韩幸一百万个胆子,也不敢走海路去触英国人的霉头啊!
整个土伦城市被土伦湾环抱在其中,如同一只有力的臂膀般的塞佩半岛从西方一直延伸至正南方,而塞佩半岛范围内的海域被称之为大停泊场。
之所以称之为大停泊场乃是为了和小停泊场进行区别,在土伦湾内更靠近土伦的位置,还有另一个半岛,这个半岛就小的多了,从地图上看几乎就是海岸线上的一块“凸起”,称之为半岛都勉强!由于太小,因此它并没有单独的名字。
所幸友好的英国人为它取了一个名字——小直布罗陀,因为除了和大陆衔接以外,它的各方面都和直布罗陀巨岩类似,中间高、四边低,英国人在高地上建立了一个堡垒,猜猜叫什么?没错,当然叫小直布罗陀堡垒咯!不得不说英国人在起名方面的创意真是让人觉得无力吐槽啊!
而小直布罗陀半岛内的区域被称之为小停泊场,这一大一小两个停泊场,大的在外,小的在内,形成了两道天然的防线,拱卫着位于后方的土伦。
土伦的正北方和东北方拥有法郎山脉和塞拉斯河构成的天然屏障,仅仅在正东面的布吕奈平原提供了沿海通道,可是在这一望无际的开阔平原,只要冒头就会变成英军舰队的活靶子吧!所以要想拿下土伦,要么靠着海军优势从南面的土伦湾进行突破。要么就只能从西面的奥利乌尔一路打过去。
从奥利乌尔的残垣断壁来看,这里必然经历过一场大战,韩幸甚至看到了几具穿着典型英国“龙虾兵”红色军装的尸体。整个奥利乌尔的街头巷尾都有大量的烟尘,这恐怕是火器产生的硝烟和建筑物被破坏产生的粉尘混合杂糅而成。
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潮湿木头被燃烧的刺鼻气味,有些木质建筑尽管看不到明火,焦黑的栏杆和墙壁上还在飘起一缕缕青烟,一些穿着法兰西革命军制服的士兵灰头土脸,神色木然的瘫坐在地上,有的抱着自己的武器,有的干脆将武器扔在一边,嘴唇微微颤动着,似乎是精神方面受到了打击。
显然,这个年代的战争残酷(xìng)远超韩幸过去参加过得冷兵器战争。排枪时代被认为是战争史上最愚蠢的时代,以至于有些人直接戏称为“排队枪毙时代”,这个年代的战术就是用密集的人群和弹幕齐(shè)来保证(shè)击的杀伤力,而距离越近自然效果就越好·······
事实上,并不是这个年代的军队不知道排着密集的阵型冲向敌人堪称“自杀”。最好的证明就是这个年代存在一个兵种叫做“散兵”,装备高精度步枪,以松散队形在侧翼或背后对敌人进行打击的精锐步兵。
只不过这个年代的大多数火枪精度委实上不了台面,如果双方都玩卧倒,找掩体,排成松散的队列,怕是对(shè)上十几天也别想分出胜负!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排成密集阵型有利于抵挡骑兵的冲锋。
在这个年代闻名遐迩的英国红衣军,乃是排枪时代最著名的劲旅,以正面“骑脸”著称!在著名电影《(ài)国者》(讲述北美独立战争)《巴里·林登》(七年战争时期,战争篇幅少)中就可见一斑,英国红衣军会奏响《掷弹兵进行曲》,硬扛着对方的齐(shè)前进,直到进入最佳(shè)击位置和(shè)击距离才开始还击,而这种残酷、但却有效的战术的确让红衣军一跃成为排枪时代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对手。
所以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听到《掷弹兵进行曲》,少年,奉劝你还是赶紧躲躲吧!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美国民兵就在红衣军的齐(shè)下伤亡惨重,多次在正面战场被挫败,直到后来他们开始打游击,最终才撑到法国海军援军封锁北美海岸。
英军被切断补给线,被迫投降,这才艰难获胜。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戏称路易十六为“美国国父,卖头援美”的原因。
其实美国民兵的失败并不出人意料,他们只是一些一腔(rè)血的小伙子,论起实战经验来压根就是小白,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枪械装填是需要时间的,这点前文提到过。
而枪械熟练度低的结果就是装填速度慢!小白美军装填一发子弹要20秒,而人家老手英国红衣军装填一发子弹只需要15秒,这就意味着一波对(shè)以后,双方的差距立刻就体现了出来。
小白美军还没装填好子弹,英国佬已经开火了!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恶(xìng)循环,美军来不及反击,就已经噗通倒地,变成一具尸体了!
即假设双方军力相等,美军1000人,英军1000人,双方每次(shè)击可以造成己方人数五分之一的敌方伤亡,即200人。
第一轮对(shè)后,双方均变成800人。第二轮对(shè),由于英军率先开火,导致美军骤降至600人,于是美军的下一轮齐(shè)只能造成区区一百多人的伤害,英军军力将比美军高100,为700人。结果不言而喻!
这还是理论上的说法,考虑到双方,武器、士兵素质方面的具体差异,这个数字只会变得更大,所以骄傲的美国独立战争,实际上从未在正面战场上以公平的对战,挫败过哪怕一次的英军!最多就是后期人多欺负人少,前期基本是被吊打。
不过抛开这种排枪战术的愚蠢不说,其实排枪时代是所有战争中最浪漫的时代,也许你会说:挨枪子有什么好浪漫的啊!
其实很简单,在排枪时代,作为士兵,和其他时代不同,冷兵器时代,考验的是你的战斗技巧、反应速度、还有装备好坏,比如韩幸就是典型的骑士流,神兵宝甲,再加上一匹一流的战马,杀进敌军里就是一个人形坦克。
在冷兵器时代,就重要(xìng)而言是装备>战技>心理素质的配置,当然,这个并不绝对,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慌得一批,连武器都拿不稳,战技和心理素质低于平均水平,那基本就是符合这个定律的。
打个比方,即使是让韩幸脱了盔甲,打着赤膊,拿着草叉去对抗一名全甲骑士,韩幸心里也得虚不是?
因此一(shēn)上好的装备甚至比你的勇气和战斗技巧更重要。你就是再勇敢,战技再高超,让你拿着一把生锈的菜刀去剁全甲骑士那也是作死行为啊!所以说装备第一,战技第二,心里素质第三。
而在现代战争中,则是战技>心理素质>装备的配置,这里的战技不再是指剑术、马术,而是指武器的熟练度,(shè)击精度,还有本人的反应能力、体能等。在现代战争中,玩的就是遭遇战,看的就是战斗素质、反应能力,所以战斗技巧最重要,否则哪来的精兵一说哪?
而装备反而退居三线,反正任何人被枪打都会死翘翘,装备什么的意义也就淡了,被冲锋枪扫和被突击步枪扫的区别其实也不大了,反正都是死!
同样的,心理素质只需要趋于正常水平,别影响战斗力发挥就行,小心谨慎,最重要还是反应要快。反之,你的心理素质再强,反(shè)弧太长也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这点玩过CS,CF的朋友大概都懂!反(shè)弧是硬伤啊!
而在排枪时代中,却是心理素质>战技>装备的配置,这就是为什么说排枪时代是属于男人的浪漫的原因。在这个年代,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而不是其他的外物,坚强、勇敢、无畏、毅力、冷静,这些东西才是考验排枪时代士兵的核心标准!
因为这个时代,火枪拥有和现代战争一样的意义,再也不会有打不穿的目标了,只要是个人,一枪打中,他就得受伤,运气不要就当场狗带!装备意义自然不大咯····
换一个年代,美国民兵一群新兵蛋子,能跟英军精锐打擂台?冷兵器时代让美国民兵拿着草叉去对抗英格兰长弓手和骑士试试啊!那简直是单方面大屠杀!
现代战争让美国民兵拿着手枪、霰弹枪和老式猎枪去对抗英军的机枪、坦克、大炮和飞机试试啊!简直是修罗地狱好不好,机枪扫起他们来简直像是“割韭菜”!也只有排枪时代,才会给一群新兵蛋子提供和正规军打擂台的机会!
而战斗技巧的意义也在排枪时代被极限弱化,诚然,老兵装填比新兵快,(shè)击技巧比新兵高,可是火枪本就是容易学习的东西,只要你勤加练习,几个月就可以轻松达到老兵的高度,而搁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农民试图通过几个月的强化训练就能挑战苦练十几年的骑士了?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说,排枪时代是属于男人的浪漫,那浪漫就在于,你可以靠着勇气去对抗敌人,踩着鼓点,哼着《胜利属于我们》、《弗里德里希德皇颂》或者《掷弹兵进行曲》,甚至《杨基杜德尔》亦或是《迪克西的土地》去和敌人拼死拼活,毕竟,有几个时代战场是能自带背景音乐的哪?
听着耳边子弹呼啸而过发出的声音,看着(shēn)边的倒霉蛋被击中,(xiōng)膛上溅(shè)出一朵朵血花,看着步步(bī)近的敌人,然后拿起手中的火枪,蹲下来或者站着,朝着对方(shè)出致命的子弹。接着继续淡定的装填,然后在指挥官的号令下再次(shè)击,这就是排枪时代。
它的魅力在于,它让你有了一个和别人公平战斗的机会,你也许瘦弱、你也许矮小,对方也许高大(说实话,在排枪时代,长得高是一种罪过······目标大,哈哈哈!),也许英俊,可是你们是平等的,子弹不会因为你弱小就张了眼似的朝你飞过来,也不会因为对方张了一张英俊、漂亮的脸蛋就对他手下留(qíng)。
在排枪时代的战场上,真正考验的是你的精神素质,考验的是你是否冷静,是否勇敢,是否能在敌人子弹和怕火的轰击下保持淡定的态度,顺利的完成状态呢和(shè)击,拒绝让恐惧支配自己!
每一个排枪时代战场上幸存下来的老兵都是拥有真勇气的人!排枪时代的战场摒弃了人类外表、**、体能等外物带来的区别,直击灵魂深处!
这,就是排枪时代的魅力所在!这也是其他任何时代的战争无法企及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