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习《草船借箭》了,板书课题后,我道:“现在我想提一些问题,当然,我提问题的前提是,你们已经预习过了这篇课文了。”
“我们已经预习过了。”他们齐声道。
“那好,我开始问了,从最简单的开始,这篇课文选自哪本书?”
“《三国演义》!”
“好!我们先来弄清楚三国是哪三国。”
“魏国、蜀国、吴国。”
我拿起粉笔,做板书状:“你们觉得哪国写在最前面?”
“魏国。”
“为什么?”
“因为魏国最强大。”
“那么,谁写在第二位?”
“吴国。”
“为什么?”
“因为吴国比蜀国灭得晚。”
“嗯,你们同意这样排列吗?”
“同意!“
“那你们能不能把书中出现的人物分别归到这三国里去?”
“曹操,魏国;周瑜、鲁肃,吴国;诸葛亮,蜀国。”他们边说,我边写。
“看这里,”我指着板书,“你们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
他们盯着黑板看了一阵子,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道:“啊?那么多双眼睛,愣是没看出问题来啊?好,我有一个问题,蜀国的诸葛亮怎么和吴国的周瑜混在一起了呢?”
他们恍然大悟:“喔,对哦!”
“想想,为什么呢?”
小坤发表观点:“因为魏国最厉害嘛,吴国一个人打不过它,蜀国也打不过它,所以,他们两家要联合起来和它打,所以,诸葛亮和周瑜就在一块儿了。”
“你们觉得对么?”
“对!”
“小坤讲得对。现在,我想问一下,你们认为这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否真实?”
小天道:“我认为是假的,因为《三国演义》是本历史小说,七分真实,三分虚构。”
小逸马上发表反对意见:“那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在七分真实里面?”
“好!非常好!有不同的观点碰撞了,那么,怎样辨别这借箭是真是假,我建议你们去查一些资料,比如,《三国志》,这是记载历史的书,不是演义。”
“老师!”小坤道,“我在《品三国》中看到,历史上的周瑜并没有妒忌诸葛亮。”
“哦,你读过《品三国》,很棒!我只是浏览过《品三国》,没有仔细地读过。不过,这也只是一家之言。你们读的时候,也要动脑思考,他讲得是否有理。”
“我觉得周瑜不用妒忌诸葛亮,他们又不是同一国的,诸葛亮的才能又妨碍不到他。”小涵不解。
“嗯,建议你去读一读原著,这里面有周瑜的心理描写,读了你会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妒忌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