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万年牢》这篇课文时,我说:“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课题时,以为这万年牢用了夸张的手法,指的是坐了一万年的牢。”
“是的是的!”小蓉马上附和,“我也这样认为的。”
小坤抢着说:“我看了这题目,以为这牢房已经有一万年了,现在是古董了。”
“如果是一万年的房子,那真的是非常稀罕的文物了。”我道,“我觉得有点奇怪,‘牢’其实还有‘牢固’的意思,为什么我们都觉得这里是牢房的意思呢?”
“因为这里有个‘年’字呀,坐牢都是讲几年几年的。”小坤反应很快。
“这其实也给了一个我们启示,不能望文生义。”
小兮举手:“老师,什么叫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嘛——”我思索了一下,“就是,根据字面想当然地认为是什么意思。我们读了这篇课文,知道这万年牢其实是——”
“质量很好的意思。”
“老师,我有个问题。”小玥道。
我最喜欢题问题的学生,便笑着问:“什么问题?”
“这里‘上好的阳光’是什么意思啊?”她一脸的疑惑。
“上好的阳光?”我听着也疑惑起来,“课文中有这样写的吗?”
“有的,在这里——”
“老师老师!不是的!”小兮急着打断她,“课文中不是这样写的,小玥漏了一个字!”
“嗯?”
“课文中是这样写的: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她漏了一个‘在’字。”
小玥平时阅读、做题经常要漏题。这一次,正好是一个机会,我道:“小玥,你认真读一下,是不是这样?”
小玥读了一下,小声道:“是的。”
“阅读要仔细一点,漏了一个字,你就有可能读不懂——还有问题吗?”
“有!”小雪举手,“课文里说父亲受过清代宫廷里做糖货师傅的传授,可我看作者介绍,作者生于1927年,清朝的人的孩子怎么会生于1927年?”
她虽然没有表达清楚,但我知道她的意思。我小的时候,认为所有的朝代都是离我们很远很远的,都是longlonglongago的。小雪的意思是生活在那么遥远的清朝的父亲,女儿怎么可能是1927年出生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是这么想的呢?便问:“你们是否认为有皇帝的时代都是离我们很远的?”
“是的,我觉得有一千年吧。”
“我觉得不止的,现在是2016年,大概两千多年前了。”
“我觉得皇帝都是在世纪前的。”
…………
啊?比我小时候想的还要遥远啊?
我道:“同学们,你们应该都知道,清朝离我们现代最近。其实,清朝就在一百年前啊。”
“啊?”这下轮到他们集体惊呆了,一个个把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
“是的,辛亥革命把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赶下台,辛亥革命就发生在1911年。你们算一下,是不是一百年稍微多一点?”
“2016减1911——真的只有105年哎!”
“原来那么近啊!”
我马上把话题拉回课文:“所以,作者生于1927年,有一个清代的父亲,符不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