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数学课不叫数学课,叫算术课——大概是关于算的术科,不似现在是关于数的学科。
给我们上算术课的老师是一个正在接受改造的什么“分子”,或许他不太凶,淘气的男生就不怕他,在课堂上吵。我们的班主任有时会搬个椅子,放在后门口,然后站在椅子上,从气窗外向里张望,看谁在课堂里吵,抓现行。后来这些男生知道班主任的这一招,上算术课就识趣了许多。
算术课学的无非是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之类。
计算我是极棒的,文字题我勉强能对付,但是,碰到应用题我很害怕。
我现在知道,“应用题”是算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题目。但是,过去,我根本不懂“应用题”是什么意思,老师从来没有讲过,大概别的同学也不甚明白。我只知道文字加数字的题目就是应用题,当然,前提是要比文字题长一些,文字题一般只有半行,应用题大概有两三行。应用题里的学校、大队的名字很有时代特色,像“dongfang红大队”啊,“光明小学”啊,“向阳小学”啊,等等。
一碰到应用题,我马上蔫掉。我大概是后知后觉者,那时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应用题中的条件关系,所以,我总拿不准这应用题该用加减乘除中的什么法。老师讲好课,照例是作业时间。作业之前,照例是要把应用题的算法统一一下——读一道题,然后问我们,这里应该用加减还是乘除。同学们这时候活跃起来,开始猜:“加法?”
“不对!”
“那就减法。”
“不对!”
“那就乘法。”
如果老师把乘法也否定掉了,那同学们就开心起来:“那就是除法了。”就这样,应用题被我们一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