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我的语文一直不太好。记忆中的语文课是这样上的:老师先介绍时代背景,接着让我们给课文分段,写段落大意,然后概括主要内容,再思考写作特点,最后写中心思想。
每篇课文都是如此流程,概莫能外,所以留在我脑中的印象异常清晰,至今不忘。
我觉得我小时候的领悟能力极差,说来惭愧,
“时代背景”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我都不懂,常常不知老师所云;段落我不会分,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这几段要分为一段,那几段要合成一段,作者为什么不把一个内容写在一段里,这样岂不是大家都省事?
段落大意我更不会,说实话,我小时候根本不知道
“大意”为何物,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去归纳这
“大意”,段落大意不会,那么主要内容肯定也不会,中心思想就更别谈了。
写作特点?直接不懂。所以,当时的语文学习,我是一片茫然,上课我从来不敢发言,一是我胆子小,二是我确实不知道。
唉!我能做的,就是乖乖地坐着,迷茫地听着。那时的语文学习,就这样在时代背景和中心思想之间不断地流转,以至于我认为语文学习的模式就是这个样子的。
不记得当时是否有单元考试,反正很奇怪的,每次语文考试,我的成绩都是不差的——现在想来我都很是不解,上课的每一个环节我都不太懂,怎么会考出理想的成绩来?
——当然,虽然成绩不差,但我的书面表达一塌糊涂,所以我一直觉得我读书的时候语文是很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