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磨刀

第三百二十五章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磨刀 水畔听钟 8686 2022-10-29 14:21

  离开了谢府,谢宝树终于舒了一口气。

  大仇得报,心中却并没有什么高兴的地方。可能是从小,就没跟爹娘接触过吧。谢宝树知道,自己这个爹,费尽心机,也是想逃脱桃源仙境的控制。

  可是他走错了路,觉得梅晋大剑仙,就是顶尖的高手。

  一旁的苏茶看着景宁,然后悄悄来到谢宝树身边:“这是哪来的大姐姐,竟然这么好看。才多久不见,你就给我找了个嫂子,可可以啊。”

  谢宝树摸了摸她的脑袋:“这么久不见,你剑法见长啊,现在这么厉害了,看来五魔前辈真是厉害。”

  身后背着剑匣的五魔说道:“小子,别拍马屁,我不喜欢听这些的。”

  谢宝树愣看了一下,他不是拍马屁,说的是真心话。他是坐传送阵过来的,所以不知道苏茶,现在已经名扬东醒狮州了,问道:“你们出来游玩吗?”

  苏茶摇了摇头:“我是出来找人问剑的。”

  对于剑修来说,想要增长实力,问剑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苏茶有五魔压阵,对付那些高手的时候,能高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本事发挥出来。何况,她还有剑道认可,境界增长迅速在意料之中。

  这世间,实打实修行的,也能迈入高境。

  可更多的,都是一些有奇遇者。

  谢宝树知道五魔前辈自己有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再多说,他看了看景宁,给几人相互介绍一番。景宁倒是挺喜欢苏茶这个小丫头的,跟她说:“什么时候,却天水州玩玩。”

  苏茶自然是非常想去的,但是回头看了看师父的眼神,顿时没了开口的欲望。

  谢宝树时间紧迫,他还有很多事,不能跟苏茶多说了。两人刚相见,就要分别。谢宝树这一次,是借助四顾剑派的传送阵,才过来的,花了不少仙玉。

  除此之外,他还找了个信得过的人,去把欠慕容山庄的钱给还了。这样一来,他的钱袋,顿时瘪了不少。出门在外,差的就是仙玉,谢宝树还有一些事情没做呢。

  分别的时候,苏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不舍,反而还十分激动:“宝哥,等我剑法大成,一定去早点去找你。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谢宝树朝她抱了抱拳:“女侠,我在两界山等你,到时候只希望你御剑飞过两界山。”

  听到谢宝树要去两界山,一直波澜不惊的五魔,终于有些心思了,他说道:“你小子要去两界山?之前真是小看你了,这一次,会不会死在那里?”

  谢宝树摇了摇头。

  这是不知道的意思。

  两界山那么乱,未来的事情,谁能想得通?

  苏茶虽然很担心谢宝树,但还是没有多说。因为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她年纪小,修为也不高,说话没什

  么分量,就等着有一天,剑法大成。

  到那个时候,她想站在谢宝树身边,就没人可以阻拦了。

  于是,刚刚相见的两人,立马又分开了。

  谢宝树带着景宁还有杨山鬼,打算返回四顾剑派,接下来,他打算去一趟长安城。正好,四顾剑派有传送阵。谢宝树在四顾剑派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众多弟子,长老,都认识他。

  借用一下传送阵,也不是什么大事。

  谢宝树临走之前,问了一下杨山鬼:“去长安城,你不介意吧?”

  杨山鬼是前朝皇子,曾经在长安城住过,现在回去,难免会堵物思人。谢宝树觉得,如果他不愿意去的话,可以先回去桃源仙境,不用勉强的。

  杨山鬼却不在意:“反正马上要去两界山了,回去看看也好。”

  谢宝树不再多说,带着二人,进入了传送阵中。

  长安城的景色,很快出现在眼前。这里的传送阵很发达,但是检查十分严格。谢宝树等人,身份都经过严格的盘查,才放出去。那些官兵,查到杨山鬼身份的十分,脸色极为奇怪。

  但是没有说什么,还是放他离开了。

  杨山鬼感觉很神奇,他记得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小时候不管走到哪,人们知道他的身份,都非常惊讶。人们要么想把他抓起来,要么想让他光复大隋。

  这些士兵,很明显,认出了他的身份,为什么没有动作呢?

  杨山鬼百思不得其解,走出传送阵半天,他又回到原地问道:“你们知道我是谁吧。”

  那些将士只是抬了抬眼皮:“杨山鬼,大隋皇子,如今拜无名剑仙为师,久居东海剑仙崖畔。对不对?怎么,你找我们有事啊。”

  “没事。“

  “没事你还不快走?我们很忙的。”

  “我是大隋的皇子诶,你们就不怕我乱来?”

  当杨山鬼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些士兵,不约而同的笑起来。似乎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是事情,其中一位士兵走过来,拍了拍杨山鬼的肩膀:“小老弟,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虽然你很强,但是在长安城内,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确实,虽然现在大唐有些动荡,大家都在为修建万里长城烦透了。

  但是长安城,始终是一道坚固的壁垒,道祖佛陀来了都没用,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杨山鬼?

  所以这些士兵,才不怎么在乎他的身份。如今过去这么久,大隋的那些老臣,死的死,伤的伤。一个皇子而已,能翻起什么浪花?

  杨山鬼自讨没趣,跟在谢宝树身后,离开了这里。

  一个国家的强盛,就是要看人民强不强盛。杨山鬼看在心里,如今大唐的人民,可比当年大隋的要强多了。有底气,有实力,才能

  拥有这种强盛的心情。

  谢宝树走在长安城里,跟上一次,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在这里,他竟然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果然,在一处早餐铺子,谢宝树找到了正在吃早饭的鹿老爷子和江暮云二人。谢宝树很是惊讶,这两人怎么会在一起?

  江暮云也看到了他,很是开心,端着一碗豆浆就跑归来,也不怕洒了。

  几人坐着,才说清楚了事情。谢宝树这才知道,原来江暮云,继承了朱雀阵法。这一切让谢宝树觉得始料未及,长安城大阵,怎么会到了江暮云手里?

  这一切,他想不通。

  不过只要江暮云开心,他就没什么好说的。

  世间的一切好与坏,对与错,都是分别。不要纠缠在影像之中,妄念不息,被影像所束缚。一切的事情没有绝对,要看好自心,时刻要提起正念,修正自心。

  作为一个凡夫,是永远体悟不到圣人的密意。不要用狭小、局限的目光,去对他人的妄言猜测。努力安住自心。透彻影像的束缚。

  不要被他人的歪曲的知见所动摇。努力修行法决,体悟修行的真谛,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是非,而是透彻真相,摆脱是非,让自心得以安住,回归于自我。

  要务实修正,不要学点皮毛、花架子,就班门弄斧,夸夸其谈。真正的智慧没有局限,瞬息万变,随机应变。只要是能够让众亲逃离轮回的苦海为目的。

  静下心态,消除不必要的妄念。关于这个妄念,这个妄念不是要彻底地消除,因为心性本来就是作用,如果把这个妄念断除,就是说诸相断灭。

  如果诸相断灭,心性就自然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诸相不能断灭。诸法不说断灭相,这个断灭指念头的取舍。应用的时候必须要起念,安静的时候念头即可止息。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犹如雁过长空,绝迹无痕。

  为什么说,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悟,就是了解到了事实真相,找到了根本,这样可以站在本体,站在自家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来进行对自心的修正,这个自心指“妄心”。

  如果没有悟到,处于迷茫状态,看不到事相的根本,站在影像中这个角度来看问题,自然就会产生对影像的分别。讲得再多,语言多么巧妙也是妄念。

  修行要有程序,首先要锻炼安住、静止念头,长时间的锻炼,功夫成熟,智慧展现。这时要回过头来,继续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来进行锻炼在影像中不乱于心,不动于情,粘尘而不染尘,这种清净心态。

  谢宝树跟江暮云聊了聊天,随后又说了些好玩的事情。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也知道要发大心、立大愿,发心立愿其实很简单,但要恒持道心却不容易.人

  生无常,世事难料,如果发下大愿却动辄心生退转,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实在太可惜了!发大愿不能太轻易,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定志愿、磨炼耐心、训练毅力,方能度过难关。

  《北斗真经》中说:“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假使得生,正法难遇”。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深山修炼,环境优美,易入静,干扰小,是静修的好环境。正因为干扰少,心性不容易提高。提高心性,是经历再看淡放下,这样多次的磨炼,心性才能放空,道心坚定。因此,深山修炼者,要时刻走进复杂的红尘环境去历练,把心性修扎实,这样,果位才能稳定。

  江暮云如今,来到长安城,就是在红尘中历练,

  吃早饭,喝豆浆,都是一种生活。

  自古以来,邪不胜正,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永远争不过天;恶,永远赢不了善。不与天争,不与人争,

  争来争去落一场空。不做恶人,不做小人,活来活去只剩一人。

  朱雀大阵也有一块令牌,江暮云拿出来给谢宝树看了,上面刻着一只朱雀,还有一个“止”字。

  “止”为独体字,没有繁体,自古而今都是这样,这在汉字中是不多见的。你若对着“止”字细细端详,眼前可能会产生一个影像,形状就像禽鸟的脚印。在甲骨文中,“止”的图像就是脚趾。因为“趾”是后来形成的,所以止与趾被称为古今字。

  止字的本义是足,作副词使用时,意为仅或只。《黔之驴》中的“技止此耳”,意思是“只有这点本事而已”。作动词使用时,主动语态是停住,被动语态是拦阻。也可理解为止息、停当,进而有平静的意思。成语“心如止水”就是心境平静。梵语有“止观”,汉语有“观止”,字序颠倒后,意思大不同。

  “止观”乃佛教修行法门,是指在入定基础上作智慧观照,由念念归一到了了分明;观止乃美妙至极的赞语,是说看到这里到顶了,可以停下来了。

  “止”的词义简单,词性变化也不大,但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却丰富而又深刻。

  隋代有个叫王通的人,对“止学”颇有研究,他的语录经整理出版后,很受今人推崇。“止学”告诉人们,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耍小聪明的人,只会不停谋划;智谋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作为客观规律的天道,不仅没有终极,而且不可抗拒。人们只有顺应天道,方能有所作为。于今来看,凡属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都注定要失败。

  欲望失控必定逾矩,聪明过头就会犯傻。作为个人来说,不谙适可而止之道,同样要付

  出惨重的代价。历史上因贪权好利、争功邀宠而罹祸的例子太多了。范蠡功成身退,三迁皆有荣名;文种恋栈权势,终成刎剑之鬼。因此,要学会止贪欲、止骄纵、止虚妄、止盲动,凡属不可不戒的过激情绪和言行均当遏止。

  私欲膨胀,索取无度,为所欲为,骄奢淫逸,从来不是人间正道。

  在大隋汇编的《悦心集》中,录有无名氏的一首题为“不知足”的打油诗,将贪得无厌者的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有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认清贪欲带来的后果并及时终止,才会获得长久的富足和安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喜欢以“知足常乐”为禅机,为训诫。其实,信奉“知足常乐”的人,心态并不相同。有的人只是在口头上劝慰别人,自己未必就知足。

  有的人则是出于无奈的自我安慰,不见得想通了;只有活明白了、活到点子上的人,才会进退自如,怡然自得。其实,“知足常乐”并非教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奋发有为的人生,应该进取有度,收放自如,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收手。该出手时不出,是懦夫、懒汉;该收手时不收,是贪狼、赌鬼。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宗教都会有一种精神,或者一种宗旨,可以把这个理解为她的魂。道门也不例外,《度人经》里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一直以来这种思想被道教奉为宗旨,指引道教徒来学道、修道、行道。

  从字义来看,“仙道贵生”,就是神仙之道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千百年来众多仙家、道众以此探索,尝试,践行修身、养生之术,从而留下了大量的养生经验。然而,贵生虽然有重自我生命的意思,但并不等同就是只看重自我的生命或者身体,应当理解为尊重,爱惜一切生命。就是告诉我们,神仙之道是爱惜一切众生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无量度人”,无量是指多的不可数。度人,个人感觉并不能狭隘的指人,可以理解为四生、六道等一切生命体。意思就是帮助无量多的一切众生觉醒、开悟,脱离苦海跳出轮回。因此,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欲修神仙之道,当有一种宽广能容、视一切众生为自我的大悲心境。这和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相通的。

  另外,还要有一种为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而不辞

  劳苦的精神,这也与老子的“万物作焉而不辞”、吕祖“度尽一切众生”的宏愿是一致的。很显然,“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是一种大乘思想,道教也是一个大乘的宗教。任何一种高尚的行为都需要或都有一种高尚博大的思想做指导。

  江暮云读书多,虽然不是道门的修士,但是说起道经来,一点也不落人后面。

  谢宝树来长安城,本来是想看看苏茶的身世,然后顺路回去找江暮云。在这里找到,那更好。江暮云在长安城,肯定受不了欺负。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江暮云。

  现在好了,不用自己操心。

  可以毫无顾虑的去两界山了。

  谢宝树很是开心,长到这么大,他终于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