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已经是大年二十九了,还有一天就是除夕了。
有那分了家的家庭,照例是要团年的。至于那些兄弟多又分家了的,早于前几天就开始团年了。
团年是青山县附近的规矩和习俗,重点是“团”这个字。也就是说,分了家的人家临近过年的前几天,每一家轮流着互相请客,表示虽然分家了,但仍然是一家人。
自然,出嫁的女儿是不在此列的。过年前回不回来送礼,完全是看其心意和经济条件。但过了除夕,正月里却是一定要回来的。
陈继兴家三兄弟,也算得上人丁兴旺。虽然目前就他一个人分了出来,但也算是分了家,毕竟已经不再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
因此,他们也是要团年的。
老宅因为有刘老太太在,这个家当之无愧的核心。就算是以后不在了,还有陈继兴的大哥在。所谓长兄如父,不管他是否能担得起这个称谓,兄长就是兄长。
因此,每年二十九或者更早几乎都是这样,叶氏叫上朱氏帮忙,做上一大桌子菜,请了老宅一大堆人过来吃饭。等到大年三十,中午的时候,老宅也会回请陈继兴一家。
大年三十晚上则是各过各的,家家户户都不能出门。
一大早,叶氏跟着牛车去了县里,购置年货。毕竟要请老宅的人团年,她今年又开始做乡厨,所以样样都不能寒酸。
倒不是她想显摆,而是老宅那几人实在是都不是好相与的。要是吃得差了,黄氏第一个会站起来闹。大过年的,她可不想因此而被变得不高兴。
舍财就能换来自在,又能堵住黄氏的嘴,她觉得不亏。
因此,叶氏在购买年货的时候便有些“大手大脚”,无论是新鲜的菜蔬,大块的猪肉,喷香的卤肉,还是色香味俱全的糕点,以及十里飘香的美酒,她每样都采购了些。
此外,像白面、大米、糯米什么的她也买了不少。自然,这些东西除了供自己家和老宅吃,叶氏还给娘家那边买了一份备着。
既然这么多年都没回去,现在有了一点银子,自然是补上的。
总之,叶氏今天买了一大堆年货,搞得大牛妈口瞪目呆的。等牛车回到村里的时候,大牛妈刻意照顾叶氏,让陈继万将车直接赶到了叶氏家门口,又帮着她将东西一一搬了下车,这才往回走。
回到家,叶氏简单弄了一顿午饭,大家吃了就赶紧将院子里收拾了一下,又按照昨日的样子将案板摆了出来。
按照约定,一会儿朱氏就该要来帮忙了。
至于黄氏,人家不善厨事,十指纤纤的。来是一定会来的,但不是来帮忙,而是在旁边各种聒噪,外加帮忙品尝菜品是否熟了。
这么多年了,大家都习惯了。
今年的菜品这样丰盛,黄氏是一定会来的。不但可以跟着孩子们一起吃糕点嗑瓜子,还可以进厨房吃菜吃卤肉,这样的日子她还是很开心的。
等叶枫和千言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陈继兴把水缸也灌满了,大约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朱氏和黄氏果然来了。
不同的是,朱氏穿着家常的衣服,还带着自家的围裙,一看就是要帮忙做厨的架势。黄氏则我行我素,穿得整整齐齐、描眉抹脂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在走亲戚呢。
又或者,她一直没把陈继兴当亲人?谁知道呢。
见到案板上放置齐整的鸡和鱼、猪肉、卤菜及各色菜蔬,黄氏立刻就眼红起来。虽然老宅也置办了年货,有鸡也有鱼的,但显然没有这么丰富。
就案板上这些菜,足够做好几顿丰盛的席面了。
这老三家的可真是发了。
朱氏则是饶有兴趣地看着案板问道:“弟妹,这是什么呀,看着怪好看的,做菜什么的也挺方便的。”
她也是做惯了厨事的,自然是行家看门道,一眼就看出这案板的方便之处来。一会儿,做菜的人只消围着这案板,晒晒太阳,聊聊天,择菜切菜切肉都行。
厨房里烟火缭绕的,还晒不到太阳,自然不如在这个案板上做事自在。
“这个啊,我们叫案板,是前几日大牛爹刚做出来的,准备拿来做厨的时候用。”叶氏说道。
朱氏一听,心道大牛妈和叶氏向来交好,这下倒是走运了。鸭鸭乡厨那几个人,除了陈千山是因为会搭灶、算得上技术入股,其余的,哪个不是与叶氏交好的?
想到这里,朱氏暗暗在心里下了决心,以后一定向着叶氏行事。至于刘老太太和黄氏,她迟早是要建议分家的,到时候各过各的日子,谁也碍不着谁。
千言和叶枫见几人在聊天,便进去泡了薄荷茶端出来。
虽然她不喜欢黄氏和朱氏这两位婶子,薄荷茶也不适合这个季节喝,但是家里并无什么其他茶叶可招待的,她又舍不得拿糕点什么的,就泡了茶出来。
接过茶杯,朱氏浅浅喝了一口,又放在了案板上,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案板了。
倒是黄氏,一口喝了,见千言不在,茶壶就在旁边的案板上,又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握在手里,顿时有了温暖的感觉。
像是才发现案板下的凳子不一样似的,黄氏说道:“弟妹,这凳子为什么这么奇怪,竟这么高,怎么坐啊?是不是只拿来放这个案板,而不是拿来坐人的?”
“这叫高板凳,坐人放东西都行的。堂屋里面有高的桌子来配它,晚上吃饭咱们就坐在上面吃,到时候你就看见了。”叶氏不疾不徐地说道,并未耽搁手上的功夫。
对付黄氏,她现在越来越有心得了。
黄氏听了也不以为然,一边喝茶一边象征性地帮忙择菜。虽然这茶不咋地,但是她爱极了这种感觉。
不得不说,拿碗喝茶太不方便了,再小的碗也不好拿捏,而且还有股饭菜的味道。想着想着便有些心不在焉的,眼睛也在屋子里瞟来瞟去的,嫩嫩的韭菜被她掐的不剩下些什么,看得叶氏直皱眉头。
想要说点什么,想了想,叶氏又觉得还是算了,左右不过是一顿饭,熬过去,下次就是一年后了。
想到这里,也就由着她去了。
等叶氏把今天需要炒的肉按照不同的菜色切了丝、块和片,又见菜蔬也洗净了,这才让朱氏跟着自己进了灶间。
等叶枫把油辣子端去厨房的时候,就见着朱氏正准备炒菜。
不得不说,朱氏这个人虽然讨厌,但做菜还是不错的。叶氏炒了几个肉菜,素菜基本上都交给了朱氏。
她也不扭捏,接过来就开始炒。叶氏见她动作娴熟,又不推脱,心里高兴。倒是叶枫,总觉得朱氏这样显得有些刻意,又像是在显摆自己会做菜。
略微想了一下,叶枫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不得不说,这朱氏还真是个妙人。说的好听就是识时务,说的难听就是见风使舵。
看了看在外面偷吃红烧肉的黄氏,又看了看忙着炒菜的朱氏,叶枫忽然心生一计。既然朱氏这么想加入鸭鸭乡厨,那么下次缺人的时候就先考虑她好了。
一来她是陈继兴的二嫂,若是叶氏提出接纳朱氏进乡厨,陈继兴自然会无比开心,连带着刘老太太也开心。第二,有人开心,自然就有人不开心。
这个人,就是黄氏。
刘老太太的生日宴上,黄氏当众给叶氏难堪,别人忘了,但叶枫却是忘不了。既然能一举两得,那这件事算起来也挺值得的。
叶氏见朱氏开始炒素菜,便想着让叶枫和千言去叫老宅的人过来吃饭了。那些炒好的肉菜虽然用陶碗盖着,但还是不经冷。现在这种天气,菜一出锅基本上就凉了。
而且,贪吃的黄氏还时不时揭开碗去夹肉吃。就她这样做,这菜只怕凉得更快了。
哪知道,叶氏刚走出灶房,就见刘老太太在众人的簇拥下走来了。
叶氏赶忙迎了出去,亲自将刘老太太扶了进来。这才又招呼着叶枫和三个侄儿将两张高桌子高板凳在堂屋里摆好了,又安置众人坐下,这才去厨房准备上菜。
结果,和黄氏一样,众人都被这高高的凳子和桌子迷住了,先是好奇,待到坐下,又觉得挺舒服的。坐矮凳子的时候腿是弯曲的,束缚着,但是坐在这个凳子上就正好,双腿像是解放了一般。
刘老太太更是喜欢这个桌子和凳子。她的腰腿都不好,要不是为了礼仪她都想站着吃饭。但是坐在这个凳子和桌子上却仿佛暂时没有了困扰,她甚至状似无意地在桌底摇晃了一下腿。
当朱氏将最后一个菜倒入锅中的时候,叶氏便开始上菜。土豆烧排骨、红烧肉、韭菜炒鸡蛋、红烧鱼、各色卤菜等肉菜就这样一碗一碗地端上了桌。
这些菜搭配的十分好,五颜六色的,单是看着就很有食欲。
“老三家果然是越过越好啊”,刘老太太心道。看到这些变化,她自然是高兴的。
陈继兴虽然分了出来,但依旧是她最小的儿子,她心尖上的人。叶氏再讨厌,总归是带着陈继兴将日子过了起来,且前段时间还买了十亩地。要是再生一个儿子,那这日子也就完满了。
这一点,她承叶氏的情。
要是现在这个家过得乌烟瘴气的,刘老太太怕是会做主休了叶氏。
不一会儿,朱氏便把几个素菜炒好了,也端上了桌。
等菜上齐了,陈继兴和两个哥哥并几个侄儿坐了一桌,刘老太太带着朱氏、黄氏、陈五妹,叶氏带了叶枫、千言,大家共坐一桌。
菜色都是相同的,一式两份。
唯一不同的是,男人那一桌的凉拌卤菜更多一些,而且女人这一桌没有酒。
但这一桌有一壶薄荷茶,反正今天大鱼大肉的,吃完之后喝一杯茶也是不错的。
这顿饭吃的倒是挺开心的,没有人闹矛盾。毕竟好酒好菜的,再闹那就真的是不识抬举了。
黄氏虽然不喝酒,但是对那盘凉拌卤菜情有独钟,借口给刘老太太夹菜不方便,暗暗地将碗端到了自己面前。叶氏见她爱吃,倒也不介意。
这菜做厨的时候她经常吃,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惊艳的感觉。
“弟妹这日子算是过出来了,以后啊,可得记得你大嫂我啊,我就等着你提携呢。”黄氏打了个饱嗝,一开口说话就让人极度不舒服。她这样说,倒像是她现在过得水深火热一般,就等着叶氏去解救她了。
“大嫂说笑了,我们也就是因为今年的猪和鸡鸭养得好,多得了几个钱。又想着大过年的,总不能亏待大伙的肚子吧,这才做得丰盛了些。要是大嫂觉得我太浪费了,明年团年的时候我酌情减少一些就是了。”
见大伙都不说话,叶氏几句话便把黄氏顶了回去。
闻言,黄氏有些目瞪口呆,觉得叶氏是真的变了。
以前只有自己说她的份,哪里有她还嘴的时候。可是,她却始终不明白,以前的叶氏不过是尊重她、不想与她一般见识罢了,她倒好,觉得人家是怕了她,不如她。
“就是这屋子破了些,我觉得你们还是找个时间修补修补。你看那条缝,可真够大的,从外面都能伸进一只手进来吧。不过,也没关系,你就千言一个丫头,想来也用不着住什么大房子……”
“够了,吃饱了是吧?那就是洗碗刷锅。”
刘老太太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严格说起来,她这个当婆婆的都不介意,真不知道黄氏作为大嫂在介意什么。不就是叶枫上次当面让她出丑了么,也不至于介意到现在啊。
关键时刻,厚脸皮还是很有用的。
闻言,黄氏笑着说道:“娘,你这么大声干嘛,我不就是给弟妹提提建议么。你看这墙缝是不是有这么大,漏风漏雨不说,也不安全是吧。好了,我今天吃得有点多,要去院子里走走,娘,你去不去,要不要我扶你?”
刘老太太自然是拒绝的,见状,黄氏便道:“那行,我自己去走走。”
说着,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她,自顾自起身去了院子里溜圈。这话倒是不假,由于菜色新颖,味道又好,她还真是吃了不少。
原本已经吃饱了的她,因为那倒土豆炖排骨的味儿好,她愣是拿了一个馍掰开,沾着汤汁吃完了。
朱氏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于是主动帮忙收拾碗筷,又收纳了剩菜剩饭,和叶氏去灶房洗刷。
刘老太太见叶氏去灶房洗碗去了,便趁机问陈继兴道:“儿啊,你家这桌子凳子倒是有趣,我坐着也舒服,这腿都不疼了。这是在哪里买的?”
比起叶氏,她更相信憨厚实诚的亲生儿子。
陈继兴吸取上次的经验,这次不敢喝多了,且他的两个哥哥与他一向不怎么亲密,倒不如陈继万和陈继勤,两人又是伺弄庄稼,非常有话题。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题多,自然喝的也就多了。遇到两个哥哥这样的,陈继兴自然便没多大兴趣喝,不过是吃菜。
陈继兴听刘老太太问话,赶紧答道:“娘,这桌子和凳子可没有地方买,这是陈继万自己打造的。这不,前几天送了我一副,另一副是我去他家里借的。”
陈继兴这话一半对一半错。
这桌子的确是陈继万打造出来的,现在集市上并没有卖的。不过,这是在叶枫的指导下做出来的,这两套桌子凳子也都是陈继万送给陈继兴家的,并没有借这种说法。
叶氏有先见之明,就怕老宅的人要一套走,所以事先嘱咐了。
叶枫在旁边听着,在心里为陈继兴点赞。若陈继兴说这桌子都是自家的,刘老太太开口要一套回去,他也只能给的。
不过叶枫却是不知道,陈继兴想的却是,等有时间了,给上一定银钱央陈继万再打造一套,送去老宅就行了。
灶间的事做完,按理说陈继兴应该带头送刘老太太回家去了。黄氏一向是走在中间甚至前面,她是不愿意在这里的。
但是,这一次黄氏走到了最后,突然说道:“弟妹,能给我盛一碗土豆烧排骨回去吗?你侄儿爱吃个夜食,今天吃的早,晚上要饿的。”
要说今晚的菜她都爱吃,但最爱的却是这土豆炖排骨。且她刚刚可是看见了,还剩下了不少,拿回去当宵夜正好。
闻言,叶氏便道:“可以的,你既然爱吃就盛些回去。”说完便拿碗捡了一碗,递给黄氏。反正今天的饭菜量足,都有剩的。
黄氏见叶氏这么好说话,便更加开心了。今天这顿饭她吃的很满意。又趁叶氏给她装菜的时候,拿了两个馍。
不过叶氏接下来的一句话倒是让她有些不开心起来:“大嫂,吃完了就把碗洗一下,明天我们过来吃饭的时候我好带回来。”
叶氏这样说是什么意思,摆明了不相信她。
不过事实却是,她的确以这种方式讹了好几只碗了。
第二天,大年三十,朱氏主厨,陈五妹打下手,黄氏照样的这里一下那里一下,磨洋工。陈五妹虽然是个能干的,但到底比不了叶氏,一时间,朱氏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往年的团年她并不在意的,但今年刘老太太发话了,“要好好做”,于是她便有些挣不住了。
好在叶氏来的及时,麻利地帮忙切肉、切菜,连千言也是个能帮得上忙的,和叶枫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择菜。这样一比,老宅的女孩子就有些不够看了。
不得不说,这一顿饭是叶枫在老宅吃的最顺心的一顿饭了,不仅饭菜质量好,最重要的是面上的一团和气。
黄氏不知道是不是得了什么吩咐或者警告,一顿饭老老实实的只顾着吃,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时不时找叶氏的茬。
叶氏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年团年,黄氏事先将凳子藏了一只,只说是凳子不够,叶氏还站着吃完了饭。
鉴于上次朱氏的表现,吃完饭,叶氏也主动挽起袖子,帮着朱氏收拾。两桌子的残羹冷炙,加上灶房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个人做起来的确会很累。
看着叶氏这样,朱氏的心似乎被什么击中了。又想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一直看不起的人,却是一直在支持她。
等厨房的事做得差不多了,叶氏想了想,便找黄氏要了昨天晚上那只碗,这才和一家人回去了。
回家后,叶氏又是一顿忙活,赶在天黑前将年夜饭做好了。一家人围在桌子前,热热闹闹的开始吃年夜饭。
叶枫之前便有些好奇,问叶氏和陈继兴为什么陈家村的年夜饭要在大晚上的时候吃。两人都不知道原因。叶枫想了想,倒是觉得很有可能是因为不想被打扰。
且农家生活不易,一年到头也就这一晚吃的最好,大晚上的吃饭,也避免了人来敲门。
初一的时候,一家人又是全家总动员,包了一顿白面饺子,个个都吃的极饱;初二的时候,叶氏拿着点心、布料以及之前杀好处理好的鸡肉,带着一家人回娘家去了。
陈继兴自然是愿意的,这还是他和叶氏成亲后叶氏第一次主动要求回娘家。
也许是之前就感受到了叶氏的善意和冰封瓦解的信号,初二这天,当叶氏一家回到叶家村的时候,全家人都在,看来是预备好了她要回来。
陈继兴给几个小姨子一人发了五百个钱的压岁钱,然后便和叶老爹喝酒去了。
倒是叶氏,看着在灶房里收拾的林氏,看着她时不时就捶一下腿揉揉肩,眼眶有些湿润。林氏养了她们姐妹五个,一辈子不受公婆和爹待见。
这种滋味,她也是做娘的了,自然比谁都清楚。
她的确是苦,可再苦,也苦不过林氏。
想到这里,挣扎了半日,叶氏主动上前从背后搂了林氏,叫了声娘。这声娘,她出嫁了多少年,便有多少年没叫出口了。
林氏身子一僵,任由叶氏从后面抱着她,并不挣脱,眼泪却是忍不住的掉了下来。
她最亏欠的就是这个大女儿。
出嫁前吃的那些苦就算了,嫁去陈家居然受了那么多磋磨,说起来都是她腰杆不够硬,做不了任何决定。明明婚前便知道刘老太太是个不好相与的,但却阻止不了叶老爹的决定。
眼看着日子渐渐过起来了,她只在心里求着菩萨,希望以后四个女儿的婚事,一定要顺心顺意的。
不知道是林氏的苦还是和叶氏的母女情感动了菩萨,从叶二妹开始,她的四个女儿果然都过得顺心顺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