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山寺杏花之寻亲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全国巡回宣讲团(一)

山寺杏花之寻亲 玉在匣中 10685 2022-11-04 19:54

  这本大法一经呈上,皇帝只觉得眼前一亮。

  按照叶枫的建议,既然黄色代表皇家和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红色就代表禁止和强制,具有一定的威严,因此,这本几人呕心沥血制定出来的法的封面是大红色的,上面用黑色的字体书写着“打拐大法”四个字。

  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的,正是之前皇帝自己确定的那四句话共十六个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不知道的为什么,原本这大法和之前的大法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条条款款,以及相应的惩处措施,但是,这一本却让皇帝陛下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看着看着,他的面上便露出了罕见的微笑。

  这一微笑看得下面的朝臣面面相觑。这是什么大法,能让他们如此挑剔的皇帝陛下如此满意?说白了,不过是一部律法而已,向来都是很枯燥的。

  当然,也有人在想,狗日的姓白的又要得到嘉奖了。要说他最近的流年肯定很好,要不然,怎么次次都能拍到马的屁股上。

  而他们这群人,起早贪黑的,就在前几天,还有人不过因为去年说错了就被打了板子。

  果不其然,翻了几翻,随意看了些内容,半响,皇帝陛下这才说道:“甚好,甚好啊!可以预见的是,这大法一出,想来无论是花子还是被拐婴孩数量都会大大减少甚至绝迹。这样一来,国力也会增强的。白卿家,为了这次的事,你们辛苦了。接下来。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不得不说,这一次,皇帝问到了关键问题。现在,大法是出了,可也仅仅是出了而已。要知道,一般来说,律法离一般人的生活还是很遥远的。

  就拿现代来说,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都不强,更遑论这个时空。对于大部分来说,吃饱穿暖才是首要任务。至于国家制定了什么律法,他们是不关心的。

  “皇上,这大法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首先要感谢明尚书给我派了几个得力的助手。这一次,如果没有明尚书的帮忙,我们是不会这么快制定出这部大法的。其次是这几位年轻人,他们对我朝的律法十分熟悉,迅速地将以往关于如何处理花子的律法用极短的时间全部剃了出来,结合微臣的建议和先行的工作实际,提出了新的建议。”

  将自己想表扬的人大力推荐了一番,白知县这才继续说。

  “当然,也要感谢户部,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所和一应所需物品。下一步,微臣准备带着这几位去到各州县,将志愿者集中起来,集中宣讲这大法。同时,将大法的精神以张贴告示、举办讲座的形式广而告之,务必使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件事。所以,微臣恳请陛下允许微臣带着这几个人一起去往全国宣讲。”

  “好啊,说的好!这次这部大法之所以可以这么快出台,跟白卿家和几位爱卿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刑部也出了大力。等这项工作全部结束,朕再论功行赏。”

  听到白知县提到自己,明尚书原本是可以假装没有听到的,只是,白知县明显地是在表扬自己,为自己出头。至于阴尚书,呵呵,简直是经不起对比和推敲啊。

  打拐司设在户部,按理说其实就是户部的一项工作,理应由阴尚书亲自过问并提供大力支持。现在倒好,白知县虽未明说,但大伙都听得出来,是刑部在大力支持,而户部,不过是提供了办公场所而已。

  明时上前一步,对皇帝行礼道:“陛下,老臣能力有限,所以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你们啊,都应该向明尚书学习学习,自己做不到的事,不但不会退缩,反而以这种方式提供支持,既不抢功,又谦虚,这才是为臣的本分。”

  说到这里,皇帝突然话锋一转,问白知县道:“白卿家,何为宣讲,何为讲座?”

  从字面意思来看,他倒是能懂一些。只是,具体怎么做,他还是听听白知县的建议。

  白知县赶忙上前道:“陛下,是这么回事。微臣还在青山县任知县的时候,但凡朝廷有什么新的政策和旨意下来,微臣便会在第一时间将朝廷的新政熟读,做到字面意思吃透,心中领会其精神,充分领会陛下的意图和新政的精神实质。”

  此言一出,各位大臣的眼前一亮。天啊,饶是他们在朝堂这么多年,拍马屁的见得多了,拍的这样清新脱俗的却是第一次听到。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都是叶枫教的。

  “待到做完这些,微臣便会将各路官员召集在一起,集中向他们讲解这些新政的含义,然后,再有他们去自己的所辖地进行讲解。这样一来,人民理解起来就方便多了。”

  “只是,这一次的打拐大法是个新事物,想来各地的官员根本理解不了,或者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所以微臣斗胆提议,请陛下恩准我带着这几位年轻人一起钻研这部律法,我们先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律法分解成四个部分,他们四人一人负责一个部分。同时,力求将这些律法语言转化成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话语。”

  “嗯,不错不错,听着就很好。”

  “做好这些后,他们就跟着我一起下往各州县,将各州县的官员和志愿者组织起来,集中讲授,务必使各个官员和志愿者第一时间掌握这部大法的精神。在这之后,每个地方再组织一次集中会议,现场回答老百姓的问题。”

  说完,白知县便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皇帝显然是在思考着什么,一时间,大殿上安静极了。

  其实,白知县的话一出,大伙便知道,这个建议是极好的,只是,他们怎么想不到呢?要说这种方式实在是讨巧,又科学合理,没有理由不答应。

  闻言,那几个年轻人更是高兴的跟什么似的,拼命压下了兴奋,这才表现出正常又不在乎的样子。只是,上扬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们,怎么看怎么兴奋,怎么看怎么春分得意。

  要是陛下准了,他们岂不是可以跟着到处去转转?

  想了想,明时第一个站了出来,沉吟道:“陛下,古之学者必有师,虽然他们四个的确年轻了些,但在律法方面,老臣可以担保,他们却是全国最精通律法的人。所以,不必在意年龄问题。”

  另一人也道:“孔圣人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又有圣人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我同意明尚书的话,如果单单是为这个担忧,大可不必。”

  如果叶枫在场,肯定会恍然大悟。

  作为现代人,他是不会介意这种事的,且听听讲座很是正常。谁说学生就一定不如老师,老师就一定高于弟子呢?

  但是,古人既讲究师承关系,又最是讲究论资排辈,更是说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要让他们虚心听几个年轻人讲话,实在是有些抵触。

  但是,白知县那会作为青山县最大的领导,自然是可以充当当地官员的老师的。

  至于这几人,倒真的是有点问题。

  “陛下,不可啊,千万不可,此举实在是有违圣人之道啊。他们几个怎么可以充当天下人的老师呢?”阴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表达了否定的观点。

  不管赞不赞同,他就是要旗帜鲜明的反对。

  “是啊,是啊,这怎么可以啊?老臣不是质疑他们的学术水平,而是此举大大的不妥啊!”

  皇帝陛下还未发话,下面倒是争论了起来。一时间,整个朝堂闹哄哄的,争论不休。

  持支持意见的觉得反对派顽固不化,思维固化,吃反对意见的觉得正方不顾正统,侮辱先师。吵着吵着,口水都要溅到对方身上了。

  可以说,朝廷之上,好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讨论了。以前,有什么问题,大家都是放在心里,不过是让皇帝自己做决定。而今天这个论题彻底点燃了他们心中的辩论欲望。

  见状,阴尚书更是得意至极,仿佛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这个计划会胎死腹中。

  哼,谁叫这个姓白的一味进取,却忽略了现实问题。

  原本,白知县是不想提这个建议的。

  因为他基本上也是持反对意见,觉得这件事建议难以施行。但是,叶枫极力劝解道:“凡事都要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想了想叶枫的建议,白知县又觉得他说得对。反正就算是皇帝陛下不支持,总有其他的办法解决。但是,万一皇帝支持呢?

  要知道,若是支持,不管皇帝宣不宣旨,他的地位都相当于钦差大臣。而且,这一去就是全国各地,正是结交各路官员的好机会啊。

  所以,白知县最后选择了叶枫的建议,将之提了出来。但其实,他在青山县的时候根本没有这样做过。不过也不怕皇帝询问甚至是实地考察,他在叶枫为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的时候便现场讲过话,象征性地为他们授过课。

  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看着朝臣们争论不休,争的面红耳赤,皇帝不怒反喜。说实话,他自己也记不起来了,上一次出现这样的场面是何时了。

  古人都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也一直努力想实现这个梦想,可惜,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他们已经不想更加不敢这样做了。

  这样的后果就是朝臣思维僵化。

  很多时候,出现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是全靠他拿主意。他虽是天子,但也是肉体凡胎,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啊。

  阴尚书一边煽风点火,一边注意观察皇帝的脸色和表情,却见皇帝微微笑着,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别人兴许是以为皇帝在思索怎么办,但他心里知道,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而且是支持这个想法的。

  想到这里,阴尚书在内心叹了口气。

  他在朝堂为官几十年,自然是有过人之处的。以往,他总是能捎到这位皇帝的痒处,从而得到大力支持。但是,自从这个姓白的来了之后,他倒是看不懂了。

  这一次,倒是他失算了。

  果然,只见皇帝摆了摆手,便有太监上前大声说道:“肃静!各位大人肃静!”

  众人一听,赶忙各回各位,安静了下来。

  半响,只听皇帝说道:“刚刚大伙的讨论我也听到了。你们说的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但圣人也说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况且,这次的宣讲,不过是替朕去传达打拐大法的精髓,而非讲学,又怎能与师父搭得上边?”

  众人一听,特别是那些反对派,倒也觉得有道理。他们也不是真的要反对,只要不与老师二字搭上边就行了。

  对,是宣讲而已。

  “便是师父又怎么了?就如明尚书所言,这四位卿家可以说是全国最懂律法的人了,这样的人给你们当老师,你们就偷着乐吧。不过,你们愿不愿意称之为师,朕不强求。但是,若是觉得他们不够资格,朕就给他们足够的资格。”

  这是什么意思,卧槽!

  此话一出,明尚书兴奋,阴尚书心道不好,白知县和四位年轻人兴奋。他们知道,他们要的结局来了,只是,这结局原本他们想象的还要好。

  “你们几位听令,朕命白卿家为钦差大臣,带着几位前往全国各县宣讲大法。各州县必须听从宣讲团安排,并将打拐大法作为明年官员大考的内容之一。此外,以后每个州县的失踪婴孩数量以及当年的打拐成绩一并纳入当地官员年终考核绩效,并视情况论功行赏。”

  说完这些,像是怕有些反对似的,又加了一句:“朕累了,今天处理了不少事情。好了,退朝!”

  说完,皇帝陛下宣布了退朝,自己先走了。

  今天他着实高兴,不但看见了久违的大讨论,还解决了一件事,那便是只要白知县成功了,那么以后国家的人口便会增长许多。且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又会大大上升。

  白知县做事,他还是很放心的。

  要说这人知道分寸,又会适当宣传朝廷的为民政策,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样的好事,他自然是要去与吴贵妃分享。

  白知县一听,简直像是被雷劈了一般。

  原本这个建议能够被同意已经是他最高的预期了。顾老爷也给他分析过,觉得最多便是以折中的方式去施行。哪知,皇帝不但按照他的建议进行了原封不动的采纳,还直接封他为钦差大臣。

  这倒也罢了,他真正震惊的是皇帝最后的那几句话,即会将打拐功绩纳入官员年度考核之中。这样的建议,叶枫也曾经提到过。

  他还记得,叶枫当时的原话是:“官员们最在乎什么?升职和发财。发财不能靠朝廷,但也不能过分,但是升迁却与朝廷的决定有关。反观现在,有些县的失踪婴孩数量居高不下,究其本质,就是当地官员不作为、不关心所致。若是能够引入考评机制,将各县的打拐成效与升迁挂勾,那么,不愁他们不努力的。”

  叶枫的话还犹在耳,现在,皇帝陛下就亲自宣布了这个政策。顾老爷就曾说这个政策看似激励,其实是很得罪人的。所以,他一直忍着没有提出来。

  现在倒好,皇帝陛下亲自提了出来,金口玉言,不得不执行下去了。

  只是,叶枫这孩子,身上还有多少宝藏是自己不知道的?看来,这次去全国宣讲,路过青山县的时候,一定要和他再聊聊啊。

  打定主意后,白知县便见很多人上前来恭贺他。

  那几个年轻人也一样,已经被同僚团团围住了。特别是刑部的那些自诩精通律法的人,此刻心里实在是不是滋味。当初明时也曾暗示过他们,这件事做好了肯定是有好处的。

  但是,他们想的却是这件事若是做的不好,坏处也不小。于是,便推辞了。

  现在看来,自己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加几天班又怎么了,熬几天爷又如何?这可是皇帝钦定的全国宣讲团,是要跟着钦差大臣去全国的。

  一旦成功归来,不但全国官员都认识他们,可谓是名满天下。关键是,他们还是那些官员名义上的老师啊。

  就这份荣耀,多少人一辈子都得不到啊。

  于是,同四人讲话的时候,有酸的,有讽刺的,也有真心祝福的。更有那懂律法的痴,直接说道:“你们马上就要进行律法分解了,刚好我也懂这个。若是有什么需要,一定要说一声,我一定帮忙,随叫随到。”

  顾家自然是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好消息,顾老爷更是直叹顾家的机会来了。因此,白知县回家的时候,受到了顾家前所未有的热情招待。

  顾老爷又给他支了招,这才放他回去工作了。

  那四人回家也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有些人家甚至立刻开了先庙,带着自家子孙去给祖先上香,感谢他们的庇佑。他们哪里知道,这一次,祖先有没有帮忙还是未知,但是这次的荣誉却一定是他们的孩子加班加点熬夜得来的。

  这四人分别叫严肃、李慈、宋徽和张亭,都是京城中的大户人家。奈何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他们的后人才学了律法,进了刑部,而不是其他有油水或者有形象的部门。

  这几人在刑部多年,一直郁郁不得志,律法倒是精通得很,只是,又有何用?像这样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就是说出来唬人罢了。

  若是人家不犯法,他们也就没有用武之地的。

  现在好了,他们因为白知县的缘故一下子得了皇帝的青眼,前途不可限量。他们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皇帝亲自说的那句“待此事结束后再论功行赏”。

  等他们回来,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奖赏呢?

  顾惜惜听说了这件事,也是十分的开心。因为,自从她来了京城,等家里安置妥当,便开始试着与京城的贵妇圈开始接触。

  有先前打的基础,又有沈家的帮忙牵线,加上顾惜惜还是全国第一个丽群会的主席,她的接触之路非常顺利,很快便融入了京城的贵妇圈。

  说起丽群会,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顾惜惜要随白知县迁去京城的消息一传出来,青山县的各个夫人们又忙了起来,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关心谁会接任这个丽群会主席的位置。

  顾惜惜自然知道大伙的用意,不着痕迹地观察了一阵子,这才定下了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辞了主席的位置,京城的丽群会一开始并未注意到顾惜惜,实在是白知县的品级太低,而顾惜惜再出众,资格也是不够的。

  因此,今年的五个新会员名额,除了沈家,简直没有一个人推荐顾惜惜,实在是凄凉得很。

  哪知,白知县接连在朝廷上打了几次胜仗,先是成功成立了单独的部门打拐司,接着又靠着一部打拐大法脱颖而出。现在更是获皇帝亲封为钦差大臣,即将前往全国各州各县巡回宣讲。

  按照这种势头,想来再过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便是户部尚书也是做得的。

  现在这位陛下哪里是按照规矩出牌的人?他要高兴啊,连升几级都是可以的。想当初,白知县从青山县来京城不就是连升三级么?

  若是他这次回来再升三级,那便真的是称得上京城奇景了。连升六级,这速度实在是要吓死人。

  所以,顾惜惜便跟着水涨船高,一下子变得炽手可热起来。虽然她的竞争者实力不俗,但是,哪里有钦差大臣的夫人抢手?而且啊,这钦差大臣还是新鲜出炉的,关键是还要维持几乎大半年时间。

  更为关键的是,皇帝说了,今年的年终考核要新增一项内容,那就是打拐的成效。

  而这打拐的成效如何,还不是白知县的打拐司说了算啊。

  想想自家那不争气的弟弟或者妹夫又或者远房亲戚还在下面的县里锻炼,若是攀上了钦差大臣的路子,那么今年的考核是不是就稳妥了?

  一时间,顾惜惜直接从会员候选人一百二十一位上升到了前三名,速度比白知县有过之无不及。慢慢地,来顾家拜访的人也越来越多。

  经历了前几代的颓势,顾家终于再次强势出现在了京城权贵的眼中,隐隐有崛起之势。

  秦氏自然是开心的,这种既有实惠又有面子的事,她最是喜欢了。说起来啊,这还是她第一次享女婿的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