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十一章京都新报(2)
“没了,今日的菜卖完了,希望各位客官谅解,明日再来。”一名伙计在门口磨破嘴皮子说着。
众食客不依不饶,“你们是不是做买卖的,就备这点料也想开饭馆。”“是啊,是啊,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去。”
伙计没法只得道:“鱼生还有,我们已经有伙计去买鱼了,可是蜜汁叉烧和琼脂甘露却真的没了。各位客官如果想去吃鱼生倒可以继续等位子。”
一个老倌鼻子一番,哼了一声:“那不行,吃完鱼生总得吃两个热菜,酒足饭饱如果没有琼脂甘露漱漱口,那怎么能吃得舒坦。”“对,对!”身后已经有人跟着抗议起来,不过有两人已经一闪身钻进饭馆,嘟囔着,“唉,能有鱼生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看着“张生记”门口熙熙攘攘闹成一团,李琙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唤过老板老张生。老头现在对李琙简直奉若神明,已经将他当成送财童子,连忙屁颠屁颠跑上楼来。李琙问:“你们家一日可以最多做多少斤叉烧?”李琙琢磨着这买卖的大小,鱼生是现宰现卖,只要有鱼就行,但这叉烧工序繁琐,可不能先做现卖。
老张生想了想道:“可以做五十斤。”李琙点点头将他召到跟前,在他耳朵边嘀咕了一阵,老张生半信半疑地看着李琙,李琙点点头:“照我说的去做吧,保准成。”
不一会。在门口竖起一个牌子:“鱼生每日五十条,叉烧五十盘,琼脂甘露二百碗,售完即止。”张生记上下两层堂吃,雅间总共二十张桌子不到,这个数目也就是算上中晚各一轮地用量。
这个牌子一竖起来,立刻引起更多议论。门口群情汹涌,老张生连忙解释着:“客官。客官,听我讲啊,本店人手吾够,整吾到甘多,多多包涵,多多包涵。”食客们又是一阵扰攘,“你说的什么鸟语啊。听不明白……”不过,今日好歹吃不上了,大家才恋恋不舍逐渐散去。
赵衡之嘿嘿一笑:“好毒的计策,如此一来,老张生的菜肴不就洛阳纸贵了吗?是不是过一段等买卖稳定下来了,这个牌子可以揭走?”
李琙举杯同样狡诘一笑:“什么都逃不过大舅哥的眼睛,不过小弟倒不认为牌子要揭走,日后买卖好了。可以增加限量,但这个可以作为一种特色,让所有食客都惦记着每天就这么点嚼裹,肯定争先恐后来吃。”
当初李琙说要办报纸的时候,赵衡之并不看好,不过人家妹夫终归是外人。也不好拦着。后来李琙提出了做广告的概念,赵衡之甚至耻笑于他,李琙于是跟他打了个赌,说报纸发行之后,张生记生意会好起来,如果赵衡之输了就把他那套双马拉地四轮马车输给李琙,如果李琙输了,就要把皇帝御赐的玉佩给姐夫。结果赵衡之非常痛快地讲马车输给了李琙,其实赵衡之早就想着把马车给妹妹,她身怀六甲出入不方便。李琙还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倒是程爵笑口常开。本来他对做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和谁一起做事,程爵信任李琙。所以问都不问就加入了报纸。现在效果立竿见影,他高兴得不行。特地命印刷坊多印了五十份送朋友去了。
第二期报纸,也就是七天之后,李琙又是一篇应天地美食行记,介绍的是一家福建来的专门做江鲜的馆子。这天一大早,报童们就等在印坊门外,一千份报纸被一分而光。接下来就是各个酒楼茶馆里的客官们,大家眼巴巴看着门外,那些背着布袋手中挥扬着报纸的孩童一出现,大家立刻蜂拥而上。不过李琙给报童定了规矩,必须得认字的人才发,不然发给一个文盲,最多作为开屁股纸,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河虾炒韭菜,带皮河虾油炸至金黄,下锅爆炒,加入韭菜,料酒、佐料,入口味道鲜美,是下酒地极品……佛跳墙,听说在莆田少林寺,罗汉闻到这道菜也会跳墙而出……”东角门内皇宫之中,一名小太监正给坐在龙床之上的朱遵锡读着报纸。对于街面上的新鲜事物,游手好闲的皇帝总是十分乐于接受。他闭着眼睛听得摇头晃脑,津津有味。虽然旁边两名半露的宫女不时剥开个葡萄送到他的嘴里,可是朱遵锡依然不时吞两口唾沫。
当听到“里面放了鲍鱼、海参、鸡、鸭、羊肉、猪肚、鸽蛋等若干材料,煨烧两个时辰以上……”朱遵锡突然起身对下面道:“快,换便服。”
晚饭时分,一名富家公子带着一个小厮,在四名彪形大汉的簇拥下出现在“聚福馆”,门前早就排着一堆食客,不少人手里挥舞着“京都新报”,富家公子看看排得很长的人群,不禁皱皱眉头。手下大汉一看公子神情,立刻挥挥手挤到前面,一名伙计伸手拦着:“大家都在排队,你往里面挤什么?”
为首大汉刚要发作,后面公子伸手拦着,满脸堆笑对伙计道:“怎么今天人那么多啊。”
伙计看了一眼小厮手中拿着地报纸,努了努嘴:“喏,你们不也是看了这个来的吗?客官要不到后头排队吧。”公子笑笑,挥挥手带着随从朝后面排队过去。
第二期报纸面世后,李琙同样坐在二楼检查“聚福馆”的效果,他一眼从几个人中认出了皇帝朱遵锡,乖乖不得了啊,连皇帝老儿都微服出行了。他赶紧想找馆子老板来,可是突然又看到排队之中有两人对皇帝指手画脚。李琙按下念头,继续观察。
两个中年人交头接耳了一阵,其中一个走到朱遵锡跟前,作揖行礼,说了两句什么,然后把朱遵锡引到自己的位置上,朱遵锡对着那人微笑示意。李琙一把拉过魏星,跟他点了点皇帝:“你不是会画画吗?赶紧将这个情形画下来。”魏星叫过伙计,拿来笔墨纸砚,那个时候,饭店里时常有些骚人墨客一时兴起题诗赋画,伙计很快送了上来。魏星对着楼下模样描了起来,李琙特地让他将朱遵锡的模样描得大些清晰些。排队的食客中又有人仿佛认识皇帝,又为他让了个位置。就这么让着,让着,皇帝很快进了酒楼。
朱遵锡看了报纸来“聚福馆”微服吃饭地消息很快传遍京城,连皇帝老儿都出来吃馆子。普通市民中对“京都新报”又有了一份期盼,做到第三期的时候,好事者甚至开始琢磨,下一个馆子是哪里,在第二期到第三期之间的七天,城中酒楼茶馆最令人关注的话题就是下一间美食纪行是哪家。
结果当第三期报纸准备面世的时候,门口除了原来二十个报童,还有十数名特别馋的食客一同等在“新报坊”门外,报纸一出街,顿时被一抢而空,当知道等到以西北菜为主的“阳关故人”出现在报纸之上的时候,全城竟然一传十十传百,一时洛阳纸贵。“阳关故人”的酒旗下聚集了上百人,而且此时不过是辰时,饭馆还不到开门的时候。
而且最具轰动效应地是,标题下地题图“贵不可言也来品尝”,讲得是上一期报纸发行之后,“贵不可言”也一起排队等候尝试,那么“贵不可言”是谁,大家都知道!
李琙微笑着坐在雅间里,他相信经过三期美食的调动,大家对“京都新报”也会产生了深刻地印像。
……
张曜十分不明白为什么李琙盘下作坊竟然是为了出什么报纸,每期报纸算上纸张油墨,工人的工钱,铺子的租金,需要十个重宝,一个月得四期,就是四十个重宝,一年下来就得五百个重宝。这样耗下去,东家有多少本钱耗得起啊?!
张曜愁眉苦脸地去“万通行”进印刷纸。一想起这个张曜最为头疼,纸啊纸,才是最贵的东西,因为这些报纸要给大家拿在手里看,所以纸张质量不能太差,要求尽量白皙。张曜当初找了三天才在“万通行”找到了一种产自江西的赣纸,这种纸比一般宣纸要厚,一般是给大户商人做账本用的。价格自然不菲,一千张要五个重宝,乖乖,每期一千张就出去了,上次一次订下的四千张眼看就用完了,他手里拿着五十个重宝,还要去进,这次东家让他进一万张,说是多进一些可以要个更低的价格。
“万通行”的李掌柜招呼着人给他点纸装车,看着张曜愁眉苦脸的样子,李掌柜拍拍他:“小张哥,有什么心事啊?”
张曜人虽小,但心思细密,听李掌柜这么一说,立刻展颜一笑:“没什么,就是铺子里没那么多地方放,正琢磨着怎么办呢。”
李掌柜一听立刻道:“这还不容易,没地方先放我这,你什么时候要,随时跟我说一声,立马给你送过去就行。”
张曜连忙致谢,李掌柜眼珠一转又道:“小张哥,有个事不知道能否帮个忙?”
PS:文中关于佛跳墙的叙述与历史时间不符,不过小说就是小说,大家没必要穷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