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挑拨离间(上)
“咚!”
外面传来一声闷响,似是什么东西打到门柱上的声音。
太子府中半夜巡逻的侍卫,被这响声吸引,有人大喊一声:“谁?”
除了他们手中举着的火把,四周黑乎乎的一片,那队侍卫中的首领匆匆地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门柱上,一道银光反着光芒,他顿时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指着离他最近的一个侍卫,大声吩咐道:“你速速去通知其他人,太子府里面进了刺客。剩下的人分成三队,分头去寻找,一定看仔细了有没有可疑人士。”
巡逻的侍卫们齐齐点应了一声,井然有序地分散成三拨,分别四散冲进了黑夜之中,只剩下侍卫首领留在原地,他慢慢地走向那道异常的门柱。接着明亮的火光,红漆柱面上赫然插着一支羽箭,刚才那反光的银色正是这羽箭锋利的箭头,箭头没入木头柱子大约一寸,可见那射箭之人的内力雄厚。
侍卫首领伸手用力将那羽箭拔出,取下羽箭细杆子上穿插着的信。从外面看信封上干干净净,没有带着一点信息,他仔细地查看了信封的封口,已经被人封住,要想知道信的内容,非得撕开这信封不开。
太子府中进了刺客的事情已经传播开来,四处都响起杂乱地脚步声,一瞬间整个太子府的黑夜被火把照亮,太子守卫们全员出动,寻找那藏在暗处的刺客。
那侍卫首领一手拿着那支羽箭和上面匿名的信件,一手扶在腰间的佩刀上,健步如飞地朝着前殿走去。
自袁衍江当上太子之后,除了刚开始的几天夜夜欢饮,已经很少有像现在这样大肆地宴请朝廷官员了。今天这场宴会,完全是因为白天定德帝那一道将殷嵩斩首的圣旨,太子袁衍江和安国公府的爪牙们得意忘形,又齐齐聚首在太子府,歌舞升平把酒言欢。
这个时候,袁衍江还不知道太子府中方才发生的事情,坐在大殿正中的椅子上,因着刚才有人讲了个笑话,他便伏在面前的桌案上不顾形象的捧腹大笑,眼角都笑出了点点湿意。
大殿中间,穿着妖娆打扮靓丽的舞姬们,扭动着不盈一握的纤腰,跳着性感撩人的舞步,频频地朝着在座的官员抛媚眼。有些喝得醉醺醺的官员,情-色当头,直接起身混进了舞姬的队伍中,大胆地拉着他看中的舞姬坐到了他的小桌旁边,将那温香软玉般的身子往怀里一搂,上下其手引起那舞姬阵阵娇笑。
安国公刘强是这群官员中身份最为显赫的,如今的他不仅仅是位列三公,还是太子亲舅天龙国未来的国舅爷,所以他紧邻着太子袁衍江,坐在他左手靠下的地方。一曲舞罢,方才的舞姬大都坐到了殿中官员的身边陪酒迎笑,只剩下刘强和袁衍江的身边空空如也。
如果说袁衍江是因为顾及在太子府中,有两位太子妃在场,那刘强可是太子府的贵客,这对比之下,刘强显得有些不高兴了,拈酸道:“太子殿下,这歌舞虽好,可舅舅我却觉得不尽兴啊。”
袁衍江与太子妃段萍敏微微一对视,似乎表达了对她安排的不满,就听段萍敏饱含歉意地解释道:“舅舅不必心急,好看的还在后面呢!”
段萍敏的话刻意加重了“好看的”三个字,刘强再愚笨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立刻就消了气,满脸的期待,两眼放光地看着即将上场的舞姬。
随着音乐的变幻,悠扬的古筝声音袅袅升起,一群穿着粉红色纱裙的舞姬团成了一个圆圈,莲步缓缓地出现在了大殿之中,她们轻盈地舞动着胳膊上缠着的丝带,就像是一朵朵含露绽放的桃花,一会儿弯腰,一会儿仰首,却始终团在一起不分开。
不仅仅是刘强,在听了太子妃段萍敏的话后,袁衍江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殿中的舞姬,她们虽然艳丽曼妙,却如方才那一批没多少区别,脸上不禁有些失望。
就在这时,古筝的琴音骤然停止,一声高亢清扬的笛声充满了整个大殿,悠扬的曲调转而化成急促的笛声,而殿中那团抱在一起的舞姬突然四散开来,呈花瓣状坐到红毯上。
舞姬中间的一抹亮黄色,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那女子不停地旋转,裙摆被甩成了伞状,她茕茕独立就如花瓣中娇羞的花蕊,舞步的节奏与笛声相合,不差分离。直到笛音渐弱,古筝琴音又起,她才停止了转动,优雅地与众位舞姬共舞。
动作慢下来之后,众人才看清楚那女子的容貌,嫩白无瑕的肌肉如白玉一般,灵动妖冶的眸子随意地一个眼神都勾动着众人的心魂,黄色纱裙下的身材凹凸有致,曼妙非常,可以说这是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也可以说这是一个魅惑人心的祸水。
刘强两眼早就看得发直,赞赏地看了太子妃段萍敏一眼,便起身走了下去,双目之中的色-欲不加掩饰,恨不能即刻将那女子一亲芳泽,压在身下好好地品尝一番才好。他的闯入,让那些舞姬纷纷让出了一条路,而殿中舞动的身影也渐渐地停了下来,款款含情地迎了上去。
刘强迫不及待地将她带入怀中,笑得合不拢嘴,嘴角都能够到耳朵了。殿中的其他官员瞅瞅自己身边的舞姬,也觉得索然无味,可除了对着安国公刘强投去艳羡的目光之外,别无他法。
刘强拉着那女子走出了舞圈,坐回到自己的桌案旁边,剩下的舞姬又开始卖力地舞动着腰肢,就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一般。
“太子妃真是贤良大度一片孝心,竟为舅舅我安排了如此美姬,真是甚合我意啊。”刘强一边紧了紧怀中的女子,一边不忘像太子妃段萍敏表示赞赏。
段萍敏端庄地一笑,谦逊地回道:“舅舅太客气了,您可是殿下唯一的舅舅,为了殿下的皇位鞠躬尽瘁,殿下和萍敏都对舅舅铭感在心,萍敏不孝顺您老可孝顺谁去?看到舅舅您喜欢啊,萍敏就没白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