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女人似水

第一篇,第十八章 不敢懈怠的中学师生

女人似水 纤纤云子 5414 2022-11-08 15:33

  第十八章不敢懈怠的中学师生

  中学时代究竟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意味着什么?故事中的那代人,多年后回忆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她们的回答应该是“定终生”。

  当然,现在有人提出孩子的成长应始于幼教。人们把一个孩子的人生“起跑线”,已经推到了刚刚学会用半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心意的“学龄”之前。

  但是在故事中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在那个时期进入中学的年轻人,整个中学时代对于他们的意义,实实在在可谓基定了他们的一生!

  正如当年的老师,在课堂上重复着的那句话:“若现在你不抓紧时间读书练习,几年之后你就无法考取大学!”

  正如当年的家长,一再督促孩子的那句话:“你若考不取大学,你的人生和将来就没有任何希望!”

  正如中国人的老祖宗,流传至今的那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了老祖宗留下的那句经典盖论,似乎不再有谁会指责前面的那个定义,又似乎人生除了“少壮”的年纪,其他时期如“青壮”或“中年”或“晚年”时,再努力也将是碌碌无为,将无济于事?

  暂不去考虑这么多了。正好处在改革风口浪尖上的年轻人,个个都懂得珍惜当前的大好机会,个个都把目标定在了参加高考、升入大学这个唯一的行为标准之上。

  除了家中的改变,学生们体会更深的是学校里的变化,特别是老师。

  在孩子们的记忆中,过去几乎没有在乎过诸如:自己的学校是否著名,谁将是他们的班主任,哪位老师会给他们上文化课,这些老师的个人经历和学历怎样等等。可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学生不仅明白了自己应该努力的目标,连老师的聘用和流动都成了学校的热门话题。似乎每个学生的前途在于中学,而每个中学的成败关键,则在于老师。

  以即将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人生的下一个关键点在于全市统考。当时统考的目的已从单纯的晋升高中,而演变成了择优录取跨区入学。考得高分的同学将有机会每天换乘几辆公车,或骑着自行车,去上海各市、区的“重点中学”读书;考分一般的学生可以留在原来的普通中学或区重点中学,升读高中;考试成绩不尽人意的将被剔除出原来的“重点”学校,他们同样必须背着书包,换上几辆车,转入其他的“普通”学校续学。

  “乐民路中学”依照它的师资力量所评选的结果,属于“区重点”一类中学。因此在初中毕业生中的一部分成绩优良的学生,将同样面临留校或转学的选择;而大多数的学生,将得以继续留校读完他们的高中。

  对于这一点,故事中的几位女生不论成绩高下,似乎都确立了一个共同的心愿——不愿离开原校!陈晓晴讲得更为直接:“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好,我不打算每天浪费那么多时间在路上赶来赶去。”

  那天课时,班主任老师拿来了一叠纸张:“同学们,这是大家必须填写的志愿表。请每位同学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成绩以及愿望,选取所喜欢的学校并按着顺序填下志愿。”

  陈晓晴不假思索,在首选中填下了“乐民路中学”。

  那晚回到家,晓晴将填表事宜及选校决定告知父母,不料却引起轩然大波。难得对孩子发脾气的父亲,由于始料不及因而非常生气:“你怎么不同家里商量一下就擅作主张?选校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你的未来,怎可如此草率决定?”

  “不是草率决定的!”晓晴据理力争:“我觉得自己的学校很好,人人都说我们的教师很有实力——留校读书同样可以考上大学的!”

  “你的成绩毫无疑问可以进入市重点的。水往低处流,人应该往上走!”陈父实在是难以释怀:“何况市重点的教学质量无任如何都是有保障的。”

  “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很强呀”,晓晴自信满满如数家珍:“听说一班将由校长亲任数学老师,语文老先生来自某某大学中文系,物理老师曾任‘高考’出题老师,班主任原是外国语大学的高材生。。。。。。”

  “是不错,但爸爸不希望你坐井观天!应该把握机会出去看看,接受一些新鲜事物。”

  “我们的老师不仅有实力,而且有爱心”,女儿据理力争:“你看我们的班主任,每天最早来到学校,最晚离开学校;当其他科目的老师安排加课时,无论是下午和晚上,她总是在办公室等到下课才离开;她心疼我们每天太早上学,太晚午饭,还特地联系学校周围的点心为我们补充营养——考虑得比你们还周到呢。”

  讲到这里,晓晴咽了一下口水,想起了早上的那个一咬一包肉汤的“鲜肉糍毛团”。看父亲没有再坚持,她又补充到:

  “我们的学校离家又是这么近。如果转学的话,浪费在路上的工夫岂不太多了?”

  “还有一些住读的大学附中啊。”对此,陈父不予苟同。

  听到这里,一向夫唱妇随的陈太太不得不帮着女儿说话了:“她这么小,怎么可以出去住读?外头那么乱哄哄的,小囡还有可能集中思想读书吗?”

  木已成舟,陈父最后也只能面对现实:“希望你能把路上‘节省’下来的时间,真正用到学习上头,否则将来一定追悔莫及!”

  “我晓得!”虽然宝贝女儿下了保证,但陈父的脸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愁云密布,怫然不悦。

  入夏的天气竟然一点都不愿帮助辛劳的孩子们,眼见还有两天就是统考了,气候愈来愈热几乎接近四十度。那晚晓晴同刘莲一起在自家复习,突然感到腹部隐隐作痛,而且似乎越来越甚,以至于不得不中断自习。刘莲急忙去喊陈阿姨:“晓晴在喊肚子疼,已经疼得坐不住了!”

  想到后天就是统考,家里所有人急得一团糟。

  “赶快送医院吧。只有尽快确定病情,才能对症用药啊!”陈妈妈总算当机立断,慌乱中帮全家拿了个主意。

  来到医院,医生确诊:陈晓晴患的是急性阑尾炎。

  天那——女儿考试在即,却得了阑尾炎!

  了解到这一特殊的情况,医生急家长所急:“先试试中成药物治疗,争取让孩子捱过考期。”

  只可惜到了第二天中午,陈晓晴委实难以坚持。守在一旁紧张观察的父母,不得不再次急急地把她送入医院。经检查,药物治疗没有见效,必须立刻进行手术切除,否则会造成粘连的危险。

  因此,当所有同学热火朝天参加统考之时,陈晓晴在医院里度过了这段日子。正如之后陈父所叹:“也许是天意吧——孩子最终留在了自己的学校!”

  我们故事中的那些女生,虽然都幸运地留在了自己的地区中学,但以陈晓晴过去的成绩以及周洁统考的结果,只有她们两人顺利地进入以十四个班的最高分数所组成的“提高班”;李媛媛考分不尽人意,因而被分到了普通班;刘莲经过了几个月的发奋努力,获得了进入“二班”的资格,她庆幸之余,对小姐妹依然眼热得很:

  “你们两个,肯定就要成为大学生了!”

  这样的盖棺定论,在当时并非仅仅依据考核成绩,更重要的是基于学校对“提高班”的注重,以及所配备的师资力量。进入“提高班”的学生个个欢欣鼓舞信心倍增,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可以跻身于这个备受关爱的大集体而深感庆幸和自豪。

  然而,那些从小习惯了在校内畏首畏尾,出了校门则无所忌惮甚至胆大妄为的学生们,真的可以将散漫的心,瞬间收回到教室里来吗?

  似乎那些曾经有过的自由,是一种奢侈的索取和多余的挥霍。命中注定作为一名学生,她和他所必须承受的,必定是课堂上的学业,以及被考核和拣选的宿命。

  老师诲人不倦,家长鞍前马后。学生唯有感恩、知足、勤奋!他们昼写夜读,专心致志!

  也许是老天故意要给那些孩子更多的磨难。前些年教育部门将秋季招生改为春季,造成了两届学生合并成一届的局面。致使原来都在六、七个班级的高一年级,平添出一倍的学生。

  再看看刘莲所在的二班,就当前的成绩来说,仅次于“提高班”。但由于大学招生名额并无增加,以及中学的师资力量有限,他们的班级中就将有一些同学只因“生不逢时”,而招致被挤出大学的门槛。前景如此堪忧,学生人人自危,不敢有半点的松懈。

  至于剩下那些普通班级的学生,虽然每天早上和“提高班”的同学一样做操,白天和“提高班”同学一样地上着文化课,晚上与“提高班”同学一样带着厚厚的作业回家——然而在他/她们的心中,却早已明白不过:此生也许只能遗憾地与大学的校门错身而过!

  中学短短的两三年,竟注定了人的一生!

  看似光明的征途,能否造就一番辉煌之建树?

  看似暗淡的前景,是否真会走向失落的人生?

  那些一起长大,相交已久的女孩,终于被分手了。

  在人们的头顶上开始出现白发的那一天,当人们有了空闲的时间,去回看来时走过的路径,他/她们也许会自我询问:假如当时和其他同学对换了一个座位,自己是否可以过得更加幸福?

  中学时代的努力和机遇,也许真的为人们定下了一条人生的必由之路。

  然而无论人们选择和行走的是怎样的一条道路,却不是他们争取和享受幸福的那个途径。

  士途和幸福之间没有等号可以画,但它们却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无数个交叉点。

  人们用尽一生所碌碌寻求的,就是那些固然存在着,却又其实微乎其微的交叉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